据不完全统计,近年国内已有20余座城市出台了建设博物馆之城的目标或规划,一些城市已经启动实践并取得了初步成效。而最应该向博物馆之城方向努力的,首先是那些历史文化名城。
城市中的有形和无形遗产在快速文化遗产化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城市形态和内涵,包括一些构成要素和功能需求等,都会发生新的变化;但是人与财富等资源的聚集程度总体来说是在不断提高,不仅古今荟萃,而且物品交换、内涵更新和人员流动等也越来越快,功能与意义不断拓展,很多财富已不完全是为了生活与管理等日常行为之需,更多是为了交换交流,包括传播人类文明的信息与价值观念,塑造社会的意识形态——因此,城市中的有形和无形遗产在快速文化遗产化,将一些城市定名为历史文化名城,即意味着人们对于城市遗产的文化自觉,意味着要在保存、传承、弘扬基础上支撑城市继续创新发展。这正是博物馆作为重要手段和工具可以发挥作用的领域。
“博物馆之城”不仅意味着在一个城市里建设更多的博物馆……
博物馆不仅收藏、保存人类遗产,而且也越来越重视以真、美、善的形式与符合时代要求的价值导向,来对各类遗产进行保存、诠释、展示、传播,组织其与人的交互体验等。博物馆不仅重视传统的可移动文物的收藏保管和展览,也越来越重视和社区、所在地及周边环境的整合兼容以及整体视觉与认同形象的经营。社区、生态、户外博物馆等已经成为博物馆大家庭中的新类型。因此,在经济社会转型和城市发展升级过程中,国内外都有一些遗产资源富集的城市明确提出建设博物馆之城的目标,自然有其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合理性。
改革开放尤其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博物馆虽然经历了快速发展,但仅从人均数量来看,仍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更为重要的是,博物馆之城不仅是在一个城市里建设更多的博物馆,而且要把提升博物馆质量、完善博物馆体系摆到更高的位置,使博物馆结构合理、布局完善、运行良好,从而实现和城市生活、生产等更普遍而紧密的关联。这样的城市,自然也应该包括博物馆建筑之外的城市其他视觉资源,尤其是文化遗产资源的博物馆化处理与管理。如此才能真正算得上名副其实的博物馆之城。
这一点,其实和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利用及可持续发展需求是相契合的。
探索在社会空间里构建涵盖古往今来的物人关系
遗产资源丰富,可移动文物当然应以各类博物馆为最佳归宿并规划适当的博物馆体系;历史文化名城中往往古建筑多,古建筑本身就是现成的视觉文化符号,然而有些建筑的传统功能已经消失,需要进行新功能探索,博物馆也往往是较好选择,博物馆化的古建筑,正可以实现里里外外的保护、诠释和展示;还有历史文化名城中集中连片分布的历史街区、名胜景区等,往往需要有整体性保护和展示诠释,可以将一座博物馆作为其窗口或其中的点睛之作,和其整体风貌融为一体,并提升公众对其认知和欣赏。
历史文化名城日常生活生产中积淀的文化素质非常丰厚,包括非遗等,都可以和社区博物馆、生态博物馆、非遗馆等结合起来开展保护传承工作。此外,历史文化名城也往往旅游需求比较旺盛,外来游客较多,当然也可以据此为其提供更多品类的博物馆文化供给和服务,比如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结合博物馆之城建设规划建设自然、科技、科学、艺术、美术类的现代博物馆等,将其作为发挥现代城市提高公众素质、发展城市文化产业的抓手。
城市的发展一方面隔开了人与物尤其是自然之物的距离,另一方面也在集成性空间里富集了更多不同类型的物与人,因此,建设博物馆之城,不仅是简单的建设更多的博物馆,而应是文化遗产、资源和城市形象整体性的视觉规划与管理以及价值提升和呈现关联,以探索在新的社会空间里构建涵盖古往今来的新型合理的物人关系。遗产的博物馆化既意味着包括具体而丰富的内容,也应该有从整体到细节的合理定位、提升、呈现和管理运行,以期实现继承中的创新发展以及文化、经济和社会等效益的最大化。
(作者为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
延伸阅读
自1982年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制度启动以来,国务院已经先后公布了136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一些省市也公布了自己的历史文化名城。这些名城因历史文化遗产而得名,各种遗产资源自然相对而言非常丰富,包括整体格局、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历史遗迹等等,并常有大量相关可移动文物和无形文化遗产散存各处。尽管人们以普遍意识到其重要性,但它们在快速发展的现代城市建设中有时候被当成包袱,常常面临损毁消失的危险。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