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硕炫 于 2021-5-5 12:47 编辑
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孩子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家庭的未来。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德育大纲第一句话就明确指出:“德育即政治、思想、道德与心理健康教育。”明确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前社会上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比率逐年增加,据新闻媒体报道的中小学生抑郁自闭、离家出走、沉溺网络、校园欺凌(暴力)、甚至自杀的事件层出不穷。因此,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引发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为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需要切实做好下面的工作。 1.加强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围。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教育工作者改变思想观念,切实摆脱应试教育的思想束缚,要敢于面对学校教育的现实情况,勇于承认学生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教育主管部门应教育引导广大教师改变思想观念,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引起重视,愿意去研究学生的内在心理机制,掌握心理学知识,关心学生的心理变化。同时,全社会都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积极参与到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来。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学校应该按照上级文件要求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教育工作者要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技能。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配备专职的心理健康教师,如因编制有限,则应选派现任教师学习心理健康知识,考取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为学校开设心理教育课程提供师资保障。 3.学校应设立心理咨询室,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学校应设立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信箱、心理咨询热线,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让学生通过咨询、倾吐和宣泄等方式,释放心理压力、解决心理困惑和思想矛盾,使学生的心理疾病得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学校还要定期或者不定期举办“挫折教育”、“情绪如何自我调节”、“人际交往、青春期心理”等专题心理健康讲座,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及时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把脉开方,帮助学生塑造健康人格。 4.加强家校合作,设立家长学校。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需要良好的家庭的教育和培养。学校应设立家长学校,加强与学生家庭的配合,教师要与学生家长加强沟通,时刻关注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通过家长学校对家长给予适当的指导,对学生给予及时的心理疏导。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包括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等。这就需要学校各部门的密切配合,更需要得到家庭和社会的支持、配合,各方面形成合力,才能取得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共同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写于5月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