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蒙蒙亮,家住海丰公平镇的吴伟就起了床,刷牙洗脸,背上装着二胡的袋子,把摩托车推出门,向着海城方向开去……
为音乐 四面八方汇集
只要没有刮风下雨,每天早上,吴伟都会骑着摩托车早早从公平出发,赶到海城烈士陵园。那里,有一群人,他们和吴伟一样,也是一大早便背着自己的乐器,从四面八方,汇集到烈士陵园里面的小亭旁。
这是一个2010年10月才组建的中老年人以娱乐健身为主的小团体,他们驻足在广场上,自娱自乐,弹奏、歌唱、跳舞,他们给自己的小团体起了个“海丰县城欢乐广场歌咏队”的名字。
歌咏队刚开始成立的时候只有8个人,他们每天早上在烈士陵园里拉曲唱歌,自弹自唱,红歌、西秦、白字……吸引了不少人的围观,不断有人要求加入,并且在口口相传中,有朋友的朋友、同事的朋友、亲戚的朋友参加进来,现已发展到了50多人。
黄大略是已经定居在香港的海丰人,自从退休后,觉得日子过得平淡无味。一次回海丰,跟着朋友一起到烈士陵园闲逛,适逢歌咏队在弹唱。队员们欢快的音乐弹唱吸引了从小喜欢音乐的黄大略。
“我已经有四个月没回香港了。”所有家人均居住在香港的黄大略伸出了四个手指,“我现在每天早上步行过来,我住得比较远,步行的时间要比吴伟从公平开摩托车来的时间还长呢,你看我身体很好吧。”他挺直着腰身,很自豪的样子,引得围在旁边的人都开心的笑了起来。
学音乐 各种形式练习
在歌咏队里,蔡小健是所有队员都会提起的人,他退休前是一名行局的局长,酷爱音乐,基本所有的乐器他都会弹奏。对每一首新曲子,他都会一遍又一遍地练习演奏,并不厌其烦地指导队员。他还自学成才地自己编快板、三句半等,做一些应时应景的表演。
当介绍刘杏芳是位老师时,记者直接就问:“您是音乐老师?”刘老师笑了笑,说她在后门中心小学任教,那时的老师是什么都要会教的,她在四十多岁的时候,还在给学生上体育课。那时也教音乐课,为了让学生有兴趣,就必须自己不断地学习,在学习中,她深深的喜欢上了音乐。
看记者在访问刘老师,旁边的人都七嘴八舌地介绍,说刘老师是队里的舞蹈指导,她不但自己的舞跳得好,还能根据需要演出的音乐编排新的舞蹈。“刘老师的水平很高呢。能跳能编,能唱能弹。”有人比出了大姆指。刘老师有点害羞,她说自己又不打麻将什么的,只爱文娱,退休后加入歌咏队,不但发挥了自己所长,更重要的是丰富了自己的生活。
和其他人的自学不一样,吴伟从小跟随与父亲同在彭湃中学任教的马思宫学二胡。马思宫是马思聪的族亲,对学生很严格,教学很正规。后来吴伟下乡去了公平,二胡就是他生活里最重要的陪伴。
爱音乐 奏老人新生活
据歌咏队的队长江如棉介绍,为了歌咏队,这一年多来他们集资4万多元购置了音响乐器等大型的物件。他们每天早上有时是各人买了东西一起吃,有时是互相请客去喝茶。“我们就象兄弟姐妹一样,有什么事情大家都会互相帮忙。”
歌咏队的宗旨是:让自己的快乐感染身边的人。在现场,记者看到他们唱歌,跳舞,脸上都洋溢着快乐幸福的笑容。
“人老了,最怕的就是孤独寂寞了。”有队员说,曾有一位队员,未加入歌咏队前曾经因为丈夫去世心情不好,终日呆在家中不出来,人很压抑,性格也变得有些古怪。后来被朋友拉来参加活动之后不但性格开朗了,连人都变年轻了。还有的丈夫带动妻子,妻子带动丈夫,夫妻俩一起参加活动。“我们队里有9对夫妻呢。”有队员给记者指出其中的几对,他们基本都是并肩而立而坐,小声交流,认真弹唱。
“我们还去揭西、惠州、龙门、罗浮山等地旅游。”队员们说,每次出游,他们都是带着乐器,从上车就开始弹曲唱歌,一直弹唱到下车。
自歌咏队成立以来,他们参加了多次文艺表演。建党90周年海丰县文化馆有他们的专场演出;正月十三闹元宵的舞龙队里有他们的身影;“三八”妇女节县妇联组织的健身活动有他们的舞姿……他们还获得了海丰县文化局颁发的“七一”建党90周年群众文化活动周优秀奖。(记者 陈剑虹)
时间:2012-04-05 文章来源:汕尾日报
该贴已经同步到 小阳光的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