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查看: 36668|回复: 0

[论汕尾] 一部党史教育学习活动的生动教材一一一大型红色经典音乐剧《少年彭士禄》观后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5-29 14:31: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微信图片_20210529143035.jpg
罗勇岐教授

一部党史教育学习活动的生动教材一一一大型红色经典音乐剧《少年彭士禄》观后感
撰稿:罗勇岐

        在党史教育学习活动中,人们热议的一个话题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大型红色经典音乐剧《少年彭士禄》的 成功首演,生动回答了“百年大党为什么能”的世纪之问!   


    “彭剧”的公演,开创了“乡土党史教材”的先河。学党史首先要解决“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要把地方、单位发展、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和党的命运紧密地结合在起来,联系实际学才有针对性。为了学习而学习,应景式的学,没有意义。广东是全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区、排头兵。广东是出“经验”的地方。改革开放“东方风来满眼春“,党的创立时期、大革命时期的农民运动,黄埔军校,北伐战争的起点等都是广东开历史之先。彭湃领导的海陆丰农民运动是全国农民运动的策源地;全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在广东出现。在广东开展学习党史教育活动,就地取材,得天独厚。

       “彭剧”的公演,给广东发展再出发注入了“强心剂”。滚滚东江水,日夜向南流。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全国注目!如今的粤东怎样了?潮汕怎样了?汕尾怎样了?同样是世纪之问!

“彭剧”自始至终贯穿着一条主线,那就是党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剧情说的是少年彭士禄吃百家饭穿百家衣,实质上讴歌的是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一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取决于党风民风和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作风及其社会风气。

“彭剧”是一首励志的歌,一面催征的旗。党史学习教育要解决的是“学史力行”问题。通过学习教育,对标对表,每个党员干部乃至全民,都能从“彭剧”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答案。

(作者原是广西教育学院副巡视员、教授)
2021、5、23            

      


楼主热帖
[三唯论点] 汕尾市民网创办人周坚镇祝贺汕尾市海陆新风慈
[三唯论点] 为优秀乡贤点赞
[文化天地] 林永纯:《此情可待成追忆》
[城事报料] 【海丰人物】革命老战士:永远难忘的记忆
[图看汕尾] “贺中秋 迎国庆”翁氏书画展 海丰县城东镇推
[三唯论点] 莲花赋——莲花山祭祀百姓公,即兴作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