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日作夜息的村庄,它的骨头里一定流淌着生生不息的文化之血,有流出有流入,永远保持着新鲜与动力,如果只是不停地流出,村庄是会虚脱的,没有血色,没有活力。
这种虚脱在过去是可以自愈的,在历史上这剂自愈的良药就是告老还乡。那时的乡村,文化之血并不是一个单向的输出,而是始终在循环往复。这个循环就是很多人年轻时走出乡村,在外为官,从军,经商,而年老时又叶落归根,回归乡村。
这些人中很多既有品德,又有才学,人谓之乡贤。这些乡贤的回流,既是他们安放自我灵魂的最佳方式,也是他们回报乡村的最好办法。
这些人回到乡村,不仅带回了财富,更主要的是带回了知识、经验和见识。这些人在乡村,就是一个个活动的人文标杆,他们的为人之法,处事之道,慢慢地净化着乡村,教化着乡邻。
如此,因为乡村有了这些乡贤,不仅拉近了与城市的距离,亦提升了乡村自身的文化底蕴。这时的乡村,与其说是村民自治,不如说是乡贤治理。
一个没有乡贤的乡村是没有灵魂的,乡贤文化乃是乡村文化的灵魂之所在。我们的诸多历史文化名村,无不是乡贤治理的成功之作。
在这里,无需举什么例子了,因为无论我们何时走进何地的稍有些名气的古村落,只要翻开他们的族谱,或进入他们的祠堂,或与他们村中的年长者闲聊几句,我们就能大致地验证出我此言不虚。
历史上的乡村需要乡贤,我们今天的乡村也同样需要乡贤。今天的乡村,虽然很多依然是缺资金,缺资源,但在基础设施的总体水平上已经有了质的飞跃,有些居住条件甚至比城里还要好得多。
只是,今天的很多乡村总让那些从乡村出来的人感觉没有了原来那种固有的味道。为何?缺文化,缺人才,缺乡贤。这样的乡村怎么挺得起腰杆,怎么能散发出自身的传统气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