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4056|回复: 1

[戏曲] 新编西秦戏《留取丹心照汗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7 10:48: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汕尾市海丰县西秦戏剧团原为庆寿年剧团,成立于1952年。剧团历代名伶辈出,建团以来一面挖掘传统剧目和表演艺术,不断培育新人,先后创作、移植、改编上演了一批优秀剧目。该团在全国“天下第一团”展演、第四届广东省艺术节等国家、省、市多次重大艺术汇演和重大赛事中屡获嘉奖,取得了可喜成绩。近年来每年演出200多场,2007年应邀赴香港演出受到了观众的赞许。
  西秦戏是由外地流入粤东后在海陆丰安家落户的剧种,用官话演唱,属板式变化体声腔系统。主要唱腔有正线、西皮二簧等。正线是其主要声腔,是正宗曲调;西皮二簧和粤剧、汉剧基本相同,是后来吸收的。 
  西秦戏的剧目,分文戏(也叫曲戏)、武戏(提纲戏)两大类,共1000多个。文戏长短剧目400多个;武戏剧目700多出。文戏中以真功夫见称的有四大弓马、三十六本头、七十二提纲之说。武戏即提纲戏,演的是列国、封神、隋唐、扫北、征东、征西、水浒等演义及传奇故事。
  西秦戏流入粤东确切年代无可考。清道光年间海丰举人黄宗道有“梨园最好是西秦”的竹枝词;咸丰年间潮州重修田元帅庙时有西秦戏参加的勒石碑记。潮州城乡清未有西秦曲馆。民国时期西秦戏仍在潮汕广为演出,但只有海丰有西秦戏专业剧团,其他地区已不见。海丰西秦戏,是我省历史悠久的稀有
剧种之一。据西秦戏艺人向来传说,海丰
的西秦戏已有三百多年历史。现西秦剧团
五十多岁的红净严昌辉说,他曾见到老艺
人严忠(即现在剧团演员兼作曲人员严木
田的父亲),有一手抄的西秦剧本,里面
抄有《秋江》《剪郭槐》《别徐庶》《阳华堂
卖马》等剧。封面写明乾隆三年抄本。严
昌辉,严木田等人还说,解放后,陆丰
碣石镇北关戏台的正檐上,还保存有丙子
年顺太源西秦班演出的《打金枝》《锦香亭》
《贵妃醉酒》等剧名以及剧中角色的艺人姓
名。当时海丰庆寿年西秦剧团中那些六十
多岁的老艺人,对顺太源班那些艺人姓
名,均不认识。现西秦剧团艺人周四妹
(七十岁)说,顺太源是西秦戏的名班,这
些剧目过去庆寿年西秦剧团也常演出。查
丙子年是清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856年),
这就表明,起码清乾隆初年,海、陆丰已
有西秦戏了。“清乾隆四十五年江西巡抚
郝硕复奏查办戏曲”中有云:“……再查昆
腔之外,尚有石牌腔、秦腔、弋阳腔、楚
腔等项,江、广、闽、浙、云、贵等省,
皆所盛行。”又云:“惟九江、广信、饶州
赣州、南安等府,界连江、广、闽、濒
如前项石牌腔、秦腔、楚腔,时来时去。”
从这段史料中,可以肯定清乾隆年代,秦
腔在江西、广东、□=ā⒄憬?仁。?严嗟□
流行。至于清代流行于广东的秦腔,是否
就是现在的海丰西秦戏,我们不妨根据历
史资料和演出情况加以探讨,根据《燕兰
小谱》云:“蜀伶新出琴腔,即甘肃调,名
西秦腔,其乐不用笙笛,以胡琴为主,
琴副之。”按琴腔即秦腔之另名,《金台残
泪记》云:“甘肃调又名琴腔或西秦腔。”这
说明,清代已把秦腔称为西秦腔了。(乾
隆三十五年选编的《缀白裘》中,就选有西
秦戏《搬场拐妻》一出。有的史书还把西
秦戏简称为西部或西班。
    一九五九年十二月,陕西省秦腔剧团
来广州演出时,省文化局曾通知海丰西秦
剧团来广州向秦腔剧团学习,并组织两个
剧团互相观摩、互相交流,共同探索两个
剧团在源流上的关系,当时彼此交流旧剧
目及座谈的时间均不多,但双方均认为一
些剧目不论在音乐、腔调、表演等方面,
已有不少是共通的,甚至是一致的。(见
《广东戏曲资料》第三辑·剧协广东分会资
料组整理的《西秦戏与陕西秦腔》一文。)
这说明海丰的西秦戏,应属秦腔系统的剧
种。清代广东盛行西秦班,遍及粤、潮语地
区,并植根于海、陆丰,一直流传到现在。
    据海丰西秦戏艺人回忆,七十年前,
海、陆丰、潮汕各地,曾有三十多个西秦
戏剧团,抗日战争期间还有十二个剧团,
现在尚能数出班名的有:老顺太平班、新
顺太平班、祝寿年班、人寿年班、和天乐
班、顺太源班、顺太元班(这个班俗叫跷
脚顺太元,以与顺太源别)、乐升平班、
@台春班、庆丰年班、荣和春班、红鸾禧
班、庆寿年班、振东亚班、满园春班等。
(□=ㄒ苍??泄??杼ā⒋笪杼?礁鑫□
秦班,潮安、揭阳新圩等地也曾有过西秦
戏班。)  解放前,西秦戏流行地区,国外远至
南洋群岛,如:苏门答腊、暹罗、越南、
柬埔寨、新加坡、马六甲;国内远至福
建;省内则流行于惠阳及潮汕各县□=夥□
前,也常到广州和香港演出。目前香港还
有两个西秦剧团,一名海陆丰秦剧团,一
名海陆丰剧团。  除此,民间还有不少业余西秦曲班的
组织,汕尾镇的“高阳斋”西秦曲班,历史
悠久,较为出名,也能演出一些西秦传统
剧目。惠阳、陆丰、惠来、普宁等县的若
干农村,解放前也曾有过西秦曲班的组织
和活动。
  西秦戏传统剧目有《龚克己》、《三官堂》、《宝珠串》、《贩马记》等“四大弓马”,有《打李凤》、《棋盘会》等“三十六本头”,还有《斩郑恩》等“七十二提纲”。上世纪50年代后海丰西秦戏剧团曾整理70多出上演,《回窑》、《斩郑恩》、《徐棠打李凤》及潮州地方故事的《剪月容》、《审冯旭》等剧颇受欢迎。新编西秦戏《留取丹心照汗青》在2012年3月20日19时47分在中央电视台十一频道九州大戏台播出,在全国最权威的媒体上进一步展现古老西秦戏的独特韵味,开创了县级剧团登上中央电视台的历史。

楼主热帖
[站务管理] 再见了,汕尾市民网
[休闲生活] 这怪物是什么名堂呢?
[文化天地] 正字戏(剌梁驥)
[文化天地] 正字戏张飞归家
[文化天地] 正字戏-司马师带剑上朝
[文化天地] 正字戏-刘备投荆州

 楼主| 发表于 2012-4-7 10:53:32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进入微信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