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国家组织医药耗材联合采购平台网站发布消息称:近期有媒体报道集采后中选支架短缺,使用“以前没钱做手术,现在有钱没支架”的误导性标题。“困局”“危机”“断供”等字眼时常出现在一些媒体关于药品、医药耗材的报道标题中。在国家组织医药耗材联合采购平台发布的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以下简称联采办)的回应中认为,这类报道使公众很难了解全局的实际情况。联采办对相关报道中的问题进行了一一回应。
个别现象放大VS全面数据和盘托出
记者搜索相关报道显示,报道中对安徽、广州等地医院面临的支架短缺现象进行了采访,一些医院表示与企业联系后“一直没货”,报道对“点”上的缺货现象进行了充分报道。
联采办回应时指出,“心脏支架没货”的情况是目前“个别型号支架出现临时性紧缺”,其原因是集中带量采购改变了原有的流通模式,需要生产、配送、使用等各方加强协作,改变长期形成的习惯,而目前,正处于供应链上各相关方的衔接适应的磨合阶段。
在回应中,国家组织医药耗材联合采购平台给出了全国的整体情况:2021年1—8月,中选企业已出厂供应中选支架198万个,达全年协议采购量的1.8倍以上,为医院实际使用量的1.8倍。
也就是说,总体看,供应的支架数量高于实际使用量,从全国来看,各种规格的支架均有库存供应充足。总体上不存在支架“供应不上”的状况。
随叫随到VS深挖背后利益链条
相关报道中特别描写了这样的细节:“此前医院少了哪种型号的支架,只要打个电话,立马就有人送过来”,传递出在改革之前物流便利的表面现象。
但稍微了解医用耗材行业的人会从表面现象看出背后的利益支撑,即便不了解的人也可以向现象背后深入思索一下:“打个电话就有人送”的人力成本、时间成本等是由谁来买单?
在回应中,国家组织医药耗材联合采购平台一语道破:集采前支架价格虚高,支撑了配送企业提供“随叫随到”、随时补货加赠送的“保姆式”服务。
可见,之前的“保姆式服务”是由患者以高出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虚高”价格进行的隐性买单。
而集中采购的改革,正是要将一些利益获取方的这些隐性灰色收入从医药耗材的名义下剥离出来。对公众而言,是让患者不再稀里糊涂地买单;对市场而言,则是治理价格虚高,净化流通环节,优化营商环境。
出现问题不回避
回应同时也直面新的改革措施落地后产生的新问题。
对中选支架供应问题,联采办一直在会同相关部门、企业和医疗机构努力解决,已经取得明显改善。下一步,联采办将协同各方进一步强化中选产品生产、配送能力,并会同省级采购机构密切监测中选产品采购、配送和使用等情况,要求中选企业严格履约,适应需求调整产能,压实中选企业供应配送责任。
此外,集中采购带来的物流阶段成本的大幅缩减,需要通过提高效率、增加精准性等现代技术“消化”。回应中指出,新的机制要求配送企业利用现代物流和信息技术提升货源投放效率和精准性,也要求医院加强院内耗材备货、使用、盘货、补货等环节的精细化管理。为此,联采办将会同相关部门指导医疗机构加强采购和库存管理能力建设,提升信息传递和采购运转效率。
非正常现象将加强监管
相关部门也关注到了市场上的一些非正常动态。例如,集采实施使得心脏支架价格从上万元下调至数百元之后,另一种替代产品高价药物球囊在部分医院使用快速增长。
相关监测发现,冠脉支架降价后,药物球囊虽然使用总量不大,但增长速度很快,这其中有临床发展的合理增长的因素,但考虑到药物球囊价格在2万元左右,分析认为,也不排除其他非正常因素导致。
针对这一问题,回应指出,联采办将会同相关部门规范药物球囊使用,推动地方开展药物球囊集采,对药物球囊使用非正常增长的医疗机构加强监管力度,必要时函询约谈。
来源:科技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