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银行
查看: 19424|回复: 0

[保健] 不要用我们的成见把医生困在手术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0-16 21:36: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冠肺炎疫情阴影仍然笼罩世界,人们对医护人员尤其充满敬意与依赖。对于医生,你知道最让我动容的剪影是什么吗?不只是他们在手术室与死神争分夺秒,也不只是手术后累得瘫倒在墙角,还有几个学霸医生的一段MV,唱出了专治各种疑难杂症和不服,更唱出这个群体“不屈的信仰”。

  在由新华社“声在中国”出品的一支MV中,“青光眼乐队”四个博士医生联手友情出镜的医生朋友,用他们特有的民谣方式唱出了医者仁心,唱出了这一代医生对医学的热爱:我要加快速度,厘清千头万绪,只为那件纯白衣服。视触叩听,直击病因的出处。穿针引线,编织健康的纹路。时刻守护,对抗疾病的反扑。心跳在线,热泪盈眶。一起战斗,托起生命的重量。我有歌,你有病,这个民谣乐队,以“腰椎间盘突出症”“良性前列腺增生”“全麻”等把病唱给你听的趣味科普方式,风靡网络,王思斯、曲音音等为医学吸粉无数。

  这个MV瞬间冲上10万+,见证了人心的共鸣和公众对医师的敬意。听着MV,好几次跟着一起哼唱起来。特别喜欢他们的欢快和清新,让人们看到了医生作为普通人的一面。他们不只是穿着白大褂,不只是厚厚隔离服后的模糊面孔和给人抚慰的天使。穿上白衣就是战士,脱下后,也如你我一样有着各种爱好:追星,狼人杀,迷恋音乐,热衷吐槽,常说yyds,喜欢追剧,爱美颜。有时逗比,常常拖延,总是爱“干饭”。这才是医生的生命世界,这种有血有肉热气腾腾的形象,一样让我们感到亲切。是的,不要用我们的刻板成见把可爱的医生困在手术室。

  每次看到医护“全副武装”疲惫不堪的媒介形象时,都特别心疼。前几天网上一段视频,看哭了很多人,我也没忍住泪水。武汉一处核酸检测点,穿着厚厚防护服的医护人员低着头一声不吭,排队的市民以为她在休息,大家都没去打扰她,想让她休息一会儿。可她一直低着头,直到有人过来叫她,才发现她是中暑晕倒了——这种形象在媒体呈现中很有代表性,见证了医护的伟大。有时特别害怕这种自私的“感动”仅仅是自我感动,会变成一种对他者悲情的消费。应该呼吁让他们去休息啊,多些保护,而不是在某种歌颂中把他们架在岗位上,困在手术室和隔离服里,只露出一双眼睛,喘不过气来。

  这群弹着吉他唱着歌的年轻医生,包括几个友情客串者,虽然没有去武汉抗疫前线,但之前参加过抗击SARS、汶川地震救灾,以及在后方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参加核酸检测等。脱下白大褂后玩乐队,这些85后医学博士以写歌的方式做医学科普,唱宫外孕、癌症、精神分裂,让更多“对疾病如青光眼般模糊”的人了解疾病的真相,尊重生命的过程,也学会理解医生。这些手术室外的努力,很酷很有趣的音乐形式,让这个职业跟公众离得更近。他们用忙于救人的双手灵巧地玩转着各种乐器,让公众看到一个更饱满立体的医生形象。

  舆论呼吁过,不要把骑手困在系统中,不要把大学生困在绩点中。其实,人们被困在不同的系统中,比如,媒介和传播就把医生形象困在手术室中:手术室和隔离服成了他们的标准媒介形象,只露出一双眼睛,这种形象成为他们无法卸下的重负。完美人设甚至让他们受到攻击,急救车上吃个香蕉、手术室里喝瓶葡萄糖、穿个贵点的羽绒服都会被喷。

  想起年仅27岁的王倬榕医生,突发脑意外与世长辞,他捐献的器官挽救了5名危重症患者的生命,让两名双目失明的患者重见光明。媒体标题多如《泪目!27岁清华医生最后的奉献!》《这次,是这位清华医生最后一次救人》。一家媒体的标题是《一个喜欢听周杰伦的年轻人去世了 27岁清华医生最后的奉献》。我的一个学生说,这篇文章尤其让她感动,因为它揭开了医生那“闪着魔法光芒的白色战袍”,让人看到王倬榕的立体形象——他就像我们身边的一位老朋友或是好师兄,喜欢追剧,也喜欢读古诗词,还是周杰伦的铁粉。

  医生其实有很多形象,他们的工作不仅在手术室,无论是拿着手术刀还是弹着吉他,医生们在不同的岗位治愈、帮助、安慰着患者。不见不散,不放开牵你的手。电话铃声响起,一秒就会冲向战场。都听听这首MV吧,在医生的歌声心声中感受这个职业的了不起!

  来源:中国青年报


楼主热帖
[看大杂烩] 这种单眼皮双眼皮能切换到的叫贼眼皮!别问我
[看大杂烩] 求此刻女车主的心里阴影!没准还偷着乐呢,哈
[看大杂烩] 看到他这样,我好像发现了什么秘密
[休闲生活] “黄牛”代抢 诈骗频发 宫颈癌疫苗市场乱象丛
[休闲生活] 适老化服务让银行更有温度
[休闲生活] 国家卫健委:12月30日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