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丰农民武装的建立及每次更名的历史背景
作者:戴镜兵
海丰农民武装始建于1925年3月16日,“海丰农民自卫军”是这支武装的名称。李劳工任总队长,吴振民、陈烈、宛旦平任教官,人数六十余人,驻地城东祖祠。从事训练后,一排驻汕尾,一排驻海城。
海丰农民武装的建立是彭湃领导农民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彭湃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体现,同时也是斗争的需要。
1923年7月26日至8月5日,海陆丰两次遭强台风袭击,农民收成惨遭损失。彭湃主持召开农民代表大会,讨论早造交租问题,决定至多按三成交租。遂遭到县长和豪绅的反对,县署于8月16日(农历七月初五)派军警镇压,张贴布告取缔农会。这次事件被称为“七五农潮”。“七五农潮”发生后,“农民要求武装甚迫切”,他们问彭湃:“你有枪没有枪耳?别的可不用说。”彭湃深感农民要夺取政权,只有政治、经济斗争和自卫远远不够,最重要的是要进行武装斗争。
1924年7月3日,开学的第一届广东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时间40多天,彭湃安排学员到黄埔军校接受军事训练10天,以后军事训练成为历届定制。8日,广东组建农民自卫军。
彭湃在广州,多次强调要武装农民,1924年12月,他赴广宁支持农民反抗地主斗争,给区委的报告指出:“不建立农民的武装队伍,不把好的武装发给他们,我们的工作就得不到必要的结果,从我抵达广州的第一天起我就对此深信不疑,而现在我仍然坚持这个观点。”
1925年,彭湃在一封信中写道:“当此镇压反革命之时,农民非有武装不成,而且农民协会之根本问题亦非农民有武装不成,所以农会现已决定扩充农民自卫军100名,训练3个月养成下级干部人才,同时并组织农民运动讲习所约四五十人。”
1926年2月,彭湃代表省农民协会慰问反抗地主取得胜利的普宁农民,要求他们:“加紧努力,购买枪弹,不要忘记了团结和武装的自卫。”
1927年8月17日晚,彭湃代表省农民协会慰问海丰农民自卫军,他在《慰劳农军词》中强调:“我们要革命,一定要武装起来!农民必须有了武装,然后革命才能成功。因为我们的敌人,也是有武装的。我们要打倒敌人,就要先武装自己。”同时提出:“要使各省各县都要有农军组织,使全国的农民都武装起来,以求得真正的解放。”据以彭湃对农民武装的思想,海丰农民自卫军得以组建。1927年在彭湃指导下,海丰第二次农民代表大会作出了扩充200名农民自卫军义勇队的决定,海丰农军的力量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
翻开史书,我们会发现,海丰农民自卫军经过了多次的更名,其每次更名都是为了斗争的需要。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変,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宣告失败。4月20日,国民党广东特别委员会打电报给海丰农民自卫军大队长吴振民(国民党误认为吴振民是国民党右派),要他在海陆丰“清党”。吴振民向中共海陆丰地委报告国民党右派发动反革命政变的消息。地委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准备武装起义。由吴振民采取缓兵之计,电告广州李济深、惠州胡谦表示拥护“清党”,阻止驻惠州第十八师胡谦部来海陆丰。地委则加紧准备起义,为了与各县联系,地委自行成立中共东江特委以指挥各县的斗争;同时成立海陆丰救党委员会,作为公开指挥起义机关;农民自卫军改称为农工救党军。
1927年9月初,中共海陆丰改组为中共海陆丰县委。书记张善铭,组织委员郑志云,军事委员林道文,经济委员陈子岐,农运委员杨其珊。在此前后,农工救党军改称为工农讨逆军。
1927年10月中旬,海丰工农救党军根据省委的指示,改编为工农革命军团队,团队长林道文。
1927年11月下旬,各区乡农会接管政权,成立区苏维埃政府,农军改称赤卫队。工农革命军和群众组织重新改造。改造后,海丰县工农革命军团队长林道文,(12月,林道文调往惠阳,由彭桂接任),海丰县赤卫队长黄强。
1929年10月初在海丰黄羌朝面山成立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第十七师四十九团,大部分成员就是来自工农革命军或赤卫队。
☆本文参阅了林泽民所著《彭湃》一文,
☆本文参阅了《中共海丰党史大事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