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心无挂碍 于 2021-12-30 11:02 编辑
当前,我国所处的外部环境复杂,逆全球化的思潮汹涌,民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以及疫情蔓延等等。“共同富裕”仍然要寻求发展,维持在合理水平的增长,将可供分配的“饼”做大,并继续在发展中化解风险,提供更为有利的、稳定的宏观环境。
唯有继续做大蛋糕,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保持经济增速在合理区间。如能在2035年左右实现中等收入人群翻番、低收入人群减半、人均GDP达到2.5万美元,共同富裕就有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做大蛋糕”的过程中,政策需要关注低收入群体,为这部分群体提供教育、就业培训、技能提升的条件,助力低收入群体获得中等收入群体应有的劳动素质和能力,让低收入群体成为“做大蛋糕”的有生力量,而不是成为“拿蛋糕”的力量。
而在“分好蛋糕”的过程中,需要通过二次分配和三次分配来更好地调节收入落差。他以三次分配中的捐赠方式举例称,针对企业的捐赠行为,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对其给予合适的税收和财政政策。
企业通过慈善参与共同富裕建设,对自身也有益处。从长远看,企业通过展现社会责任担当,能为自己树立正面的社会形象,赢得商誉。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鼓励企业参与共同富裕建设,政府需要进一步提升相关政策的透明度和公正性,引导企业在法治的轨道上一起推进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并不意味着“平均主义”。官方也多次强调,不会要求企业等社会主体强制捐赠,更不会在推进共同富裕过程中搞“杀富济贫”。共同富裕并不会导致高收入阶层收入的必然减少。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高层收入者收入出现增量调节是必然现象,但只要收入合法合规,无需对此多虑。相比收入,大家实质上更加关注政策最终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以及个体将迎来何种发展机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