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空心化是村庄空间形态上空心分布的状况。记忆里,曾经农村的热闹程度一点也不比都市差。虽然地方小了点,但是大街小巷会有很多人,有赶去农忙的、有走街串巷的、有坐街聊天的、还有嬉戏玩耍的孩子们……到了赶集的时候,那真的是十里八乡的人都来,做买卖的能把街道摆满,甚至摆到了小道上都没有地儿;赶集的人们看戏、看商品,妇女们看有什么时兴的衣服和饰品,男人们喜欢聚集在手表、五金、农具摊旁,棉花糖、玩具枪、套圈游戏等则对孩子们格外有吸引力,戏台边坐满了老人们,还不时的对出来的那个大花脸指点一番。那导致农村空心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导致农村空心化的主要原因是城乡收入差距大。随着城镇化推进,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水平有着比较大的差距,导致农村劳动力到城市务工、经商,从而出现农村出现空心化现象。
归根到底,形成空心化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农业吸引力走弱,主要特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就业竞争力弱,二是农户参与整治权益少,三是文化缺乏载体。
关于就业竞争力弱这个特征,上述两个方面已经诠释了竞争力走低的主要原因,同时还需要关注的是,在企业参与规划经营活动的基础上,农户自身开展经验活动的规模相比之下就非常之小了,这就直接导致了竞争力的偏低。
至于第二个特征,农户参与整治土地的权益偏少,主要原因是乡村规划的不足,对于善用政策运用理解不到位,让农户没有能真正的参与到乡村规划和土地治理上,未能引起农户的自觉行为。
第三个方面,就是文化缺乏载体。在新时代传媒市场的导向之下,外部文化对于乡村文化的冲击力度是很大的。相较于外部文化(城镇文化),乡村文化的组织结构单一,使得居住在乡村的人们自然会在文化上作出比较和对比,下意识会“遗弃”乡土文化,这一点对于年轻人的影响是最大的,这也是导致人口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