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日报记者  陈晓铭 春节期间,我市累计下发排查的35355条涉疫线索,全部已排查;截至目前收集处理网格事件34万多起;2019年、2020年、2021年排查调处化解基层矛盾纠纷数分别为1965起、3021起、4352起……这是我市“田字型”基层治理体系中,大数据与网格化管理协同作战交出的一份答卷。 近年来,我市围绕“打造全省最安全稳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的目标,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立牢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四梁八柱”,以持续推进基层基础建设为重点,以创造性研发推出“民情地图”基层治理信息化平台为支撑,重构重塑横向为“镇、村、组”三级基层治理架构、纵向为“大数据+网格化+群众路线”运行机制的“田字型”基层治理体系,构建完善共治、善治、法治、德治、自治“五治一体”基层治理新模式。 坚持党建引领 开启“共治”新格局 高效组织离不开坚实堡垒。从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出发,我市把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作为紧迫任务,将党组织有机嵌入到基层组织治理体系中,将党建工作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事项中,不断健全完善各级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把方向、作决策、统资源、强服务的制度机制,层层压实责任,形成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在构建“市县镇村组”五级联动机制上,由市级主抓统筹,以“民情地图”智能化工作平台为载体,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成立“民情地图”应用推广工作领导小组,并组建实体化工作专班。县级着重指导,在县镇两级均建成民情地图联勤指挥中心并实体化运作,充分感知基层社会治理问题;镇级注重管理,56个镇(街场区)均成立综合治理委员会。村、组两级分别以中、小网格为单位,负责具体的网格化终端管理工作,同时着力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和对村民小组的有效管理,全面落实农村各类组织向党组织报告工作制度,向231个重点村派驻第一书记,规范村民小组日常运行,推动实现4293个村(居)民小组党支部和党小组100%覆盖,推动基层党组织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 提升智治效能 激发治理新动力 建立数据整合共享、业务闭环协同、全面动态掌控、精准综合治理的“民情地图”工作平台是我市推进“田字型”基层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该平台分“善美民情”“善美网格”“善美村居”三大版块,汇集了31个党政部门351类数据,初步建成“人、事、地、物、组织”的汕尾民情数据库,目前已有13类35个应用场景上线运行,为全市基层治理提供了一套务实、有力、高效的工具,有效促进各层级部门间的信息汇集与共享,推动基层治理由被动处置型向主动发现型转变、由经验判断型向数据预测型转变。 在此基础上,我市结合实时热点开发相应的场景应用,如“疫情防控”场景,先后上线涉疫排查、核酸检测、隔离管理、疫苗接种、哨点监测、冷库排查等功能,以全面、及时、精准的措施提升疫情防控智能化水平。特别是我市针对今年春节人流返程高峰,对“涉疫线索排查”功能进行升级优化,群众和工作人员只需在手机上轻松一点,就能实现涉疫数据快速收集、研判、分发,实现了涉疫线索排查更加“广、快、准、易、实”,以及排查结果在“民情地图”图层上的全面汇聚和多维度、多层次的展现。各级领导通过浏览图层上呈现的数据信息,能够迅速跟进涉疫线索的落地排查工作,进一步提升决策管理的前瞻性、科学性。据统计,春节期间我市累计下发的35355条涉疫线索排查率100%。 此外,我市将数字化转型和改革思维延伸至便民服务和阳光政务等群众最关心的领域,聚焦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在全市推广应用“善美村居”群众端小程序,提供监督评议、疫情防控、村务公开、技能培训、融资信息、补贴申领等热点民生事项。截至目前,“善美村居”平台累计发布信息155764条,注册用户数691000人,访问人数807333人,访问次数约6586万人次,收集群众意见1039条、居民议事1067项、居民投票948项。在补贴申领方面,提供10项高频补贴服务,共发放各类补贴达到159975人次,方便群众“一站式”“指尖”办理。 创新综治模式 实施“善治”贴民心 维护社会大局平安稳定、促进人民群众和谐相处,是基层治理的重要目标。面对矛盾纠纷,能否做到“早发现、早干预、快处置”,是对基层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水平的极大考验。 2021年3月初,陆丰市博美镇赤坑村网格员在巡查中发现村民围着一施工队在激烈争吵,矛盾一触即发。该镇指挥中心接报后,迅速将这一情况转给镇综治办处置。工作人员先稳定双方情绪,并通过实地走访察看、耐心细致协调,最终双方达成赔偿协议,纠纷顺利解决。这是我市“田字型”治理体系引领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的生动实践。 去年以来,我市积极探索多元治理、和谐治理的新路径,以乡镇街道体制改革为契机,在全面整合镇街综治力量的基础上,创新打造基层综合治理“一中心两平台”新模式,全方位排查各种矛盾风险,推动各地各部门及时将隐患化解在基层萌芽状态,全面落实管理人性化和管理服务化。以综合治理办公室为主阵地,打造综合治理工作平台“一厅五室”新模式(以下简称“综治中心”),全面整合信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等多个平台信息,推动综治中心与镇(街)职能部门、村(社区)、网格之间信息联通、力量联合、工作联动。同时,我市引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职能部门进驻中心,创新“5+X”联调模式,健全诉调、检调、警调、专调、访调“五调联动”工作体系,打造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终点站”,着力实现老百姓在处理矛盾纠纷时“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 “全科网格”是最贴近百姓的治理服务体系。我市以镇、村、组三级网格管理模式为基础,在全市划分大网格56个、中网格868个、小网格4555个。围绕18类重点人员、重点场所对象,推动15个行政部门18项服务管理对象入格。依托现有资源,落实一格至少一基础网格员配备标准,将统编入格的各类行政专业队伍与专职网格队伍、由村“两委”干部等党员干部兼任的兼职网格队伍,捆绑组队,组团服务,实现对9000多人的网格队伍力量系统优化配置。网格员手机终端应用逐渐常态化,网格事件闭环管理机制日渐成熟,群众通过线上“网”和线下“访”反映问题,及时将隐患化解在基层萌芽状态。截至目前,共收集处理网格事件34万多起,2019年、2020年、2021年排查调处化解基层矛盾纠纷数分别为1965起、3021起、4352起,排查化解成效逐年提升。全市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向好,社会综合治理水平显著提高,实现重大敏感节点“零非访”,刑事治安总警情和刑事犯罪率保持低位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