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疮、暗沉、皱纹……
听说刷酸是万能焕肤大法! 赶紧买来刷一刷! 但问题是……真有那么神吗? 不当刷酸有风险 近几年,网络上的“刷酸攻略”“新手刷酸教程”盛行,仿佛面部问题都可以通过刷酸来解决。但不同的酸、不同浓度、不同的治疗停留时间,对组织损伤的程度均不同,不当刷酸导致“烂脸”的患者在医院皮肤科门诊屡见不鲜。 较高浓度的酸对皮肤具有一定的刺激和破坏作用。随着“酸”浓度的增加、停留时间的延长,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风险知多少 1.若选择化学剥脱剂浓度过高,停留时间过长、术后强行脱痂,可能会出现严重的红斑和色沉。 2.刷酸过频会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当护理不当发生感染时,甚至可导致瘢痕。 3.自行刷酸,若操作不当,可能出现暂时性红斑、肿胀、刺痛、灼热等。另外,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灼伤、糜烂、渗出、色素异常、反应性痤疮、接触性荨麻疹等。 注意!刷酸一定要由专业人士操作。科学刷酸,不要上网查攻略后自行开展。 下列人群谨慎刷酸 1.对刷酸效果抱有不切实际预期的患者、精神病患者、皮肤敏感和对酸过敏者。 2.妊娠和哺乳期女性。 3.近3个月接受过激光、冷冻及皮肤磨削术者。 4.面部有未愈合的创面者以及施术部位患有接触性皮炎、湿疹等过敏性皮肤病或活动性单纯疱疹、脓疱疮等感染性皮肤病患者。 5.术后不能严格防晒者。
6.瘢痕疙瘩病史者及近期口服维甲酸类药物者,请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涂酸≠刷酸 涂酸是指自行使用含酸类成分的化妆品,从而达到美容的目的。适合添加在化妆品中使用的酸,主要是羟基酸,包括果酸和水杨酸。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果酸和水杨酸在化妆品中的添加浓度上限分别是6%和2%。 果酸浓度在3%时,可以起到保湿的作用。当它的浓度上升到4%时,能起到剥落角质的作用,令皮肤光滑细腻。若长期使用,对细纹,浅痘坑有一定修复作用。因水杨酸具有脂溶性及其他诸多特点,因此能疏通毛孔,抑制油脂分泌。对油性皮肤的人来说,改善是比较全面的。
但是,护肤品中的化学剥脱剂浓度较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剥脱效果,所以常常无法达到刷酸的明显效果。涂酸虽无严重的安全隐患,但当皮肤处于敏感状态时,建议先修复皮肤的屏障功能,否则难以耐受。 酸不同,特点不同 刷酸,医学专业术语称为“化学剥脱术、化学焕肤术”,是指化学物质作用在皮肤表层,通过引起不同深度、不同程度的可控性损伤,诱导表皮和真皮的重建,刺激胶原蛋白增生重组,从而达到治疗某些特定皮肤病和医学美容的效果。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化学剥脱剂主要有以下三种: α羟酸 又称果酸,顾名思义是从水果及乳制品中提炼而来的。常用的有甘醇酸(甘蔗)、扁桃酸(苦杏仁)、柠檬酸(柠檬和柑橘)。因甘醇酸分子量最小,渗透性最好,目前运用最为广泛,常用浓度为20%、35%、50%、70%。 β羟酸 如水杨酸。水杨酸提取自白桦、冬青叶和柳树皮,具有抑制皮脂、温和镇痛、抗炎和溶解角质的作用,安全性高。常用浓度为10%~30%。 复合酸 复合酸是将不同类型的两种及两种以上的单酸组合在一起,不同的单酸作用机制互相弥补,能够多层、多靶点、缓慢持续释放酸,以增强疗效。目前,市面上的复合酸品牌较多,组合及浓度各有差异,不同品牌复合酸的治疗方法也不同。 果酸、水杨酸如何选 果酸是目前常用的焕肤剂。我们一般说的果酸焕肤就是甘醇酸焕肤。甘醇酸可以溶解表皮细胞的连接物质,引起皮肤表皮的松解,帮助坏死及老化的角质层脱落,清除毛孔阻塞,对痤疮粉刺、角化过度、色素增加类皮肤病有较好疗效。 高浓度的果酸还可以启动皮肤损伤修复的重建机能,激活真皮内层纤维细胞的合成和分泌功能,使胶原蛋白增多、弹性纤维重新排列、皮肤厚度增加,并使皮肤重新变得紧实有弹性,从而达到除皱及减少皱纹产生的作用。 另外,甘醇酸对较浅的痘坑也有一定修复作用。因果酸具有水溶性特点,对皮脂腺的渗入不深,所以对炎性红肿痘痘的效果一般。 水杨酸具有脂溶性的特点,因此水杨酸焕肤比果酸焕肤更适合油性皮肤。同时,水杨酸具有抗炎杀菌、双向调理角质以及美白和吸光的作用,因此可以深入毛囊皮脂腺,解决毛孔堵塞的问题,对炎性和非炎性痤疮,都具有很好的效果。另外,水杨酸还具有抑制酪氨酸酶的作用,适合痤疮色沉的剥脱。此外水杨酸焕肤还可以辅助治疗玫瑰痤疮、黄褐斑。 要强调的是,患者在术后要加强护理,注意保湿及防晒。 防晒小贴士 可以使用有效阻隔UVA/UVB/可见光的广谱防晒霜,物理防晒剂比化学防晒剂相对更安全。此外,肤色较深的患者,应当使用抗氧化、预防色素沉着的产品,以防出现炎性色沉,可以选择的成分包括传明酸、烟酰胺、熊果素等。 总之,刷酸是一把双刃剑,正确使用能够达到美容的效果,若使用不当不仅会耽误病情,还可能给患者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来源:健康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