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9185|回复: 0

[人物] 天啟進士姚恭之仕宦及其生卒年新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5-6 21: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外廬生。 于 2022-5-6 21:21 编辑

天啟進士姚恭之仕宦及其生卒年新探

香港 黃山

2021年12月定稿

  姚恭,字心翼,號允之,廣東海豐人,祖籍福建連城,是明朝天啟二年壬戌科進士,入清後官至山西潞安兵備道。目前關於姚恭的研究,有吳福欽《海陸豐科舉功名錄》[1]、〈海豐姚氏人文歷史初探〉[2]、葉良方及張裕斌〈姚恭、姚敬事略〉[3]、姚恩健(筆名楊柳岸)〈明天啟二年進士姚恭祖籍考〉[4]等。不過在姚恭的仕宦經歷方面,卻依然存在着較大的分歧,分別有吳氏主張的殉國說及葉、張二氏主張的隨洪承疇降清說。究其因由,皆因乾隆《海豐縣志.姚恭傳》對其晚景語焉未詳所致。筆者將嘗試藉着正史實錄、存世的明清檔案、科舉錄、方志及譜牒等,對姚恭的仕歷作出訂補。

一、《履歷》中的搢紳記錄
  在現存的科舉錄中,與姚恭科年相關的有《天啟二年會試錄》、《天啟壬戌科進士同年序齒錄》及《天啟二年壬戌科進士履歷》。雖然葉、張二氏曾利用了由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建置的「內閣大庫檔案資料庫」及「人名權威人物傳記資料庫」對姚恭仕歷作了不少補充,但《履歷》在這方面又為我們提供了一份更為完整的記錄。馬鏞指出這類「同年齒錄以其履歷內容的詳細豐富,優於登科錄;以其重訂本內容的修訂增加,勝過硃卷履歷」[5]。《履歷》所載姚恭的搢紳履歷如下:
    「姚恭,曾祖文興、祖祖善,鄉賓、父應明,冠帶善士。心翼,書三房,丙申正月初十日生,海豐人。戊午五十一名,會二百一十三名,三甲六十八名。吏部政,本年授浙江歸安知縣。戊辰,補應天府教授。辛未,改順天武學授。壬申,升國子監博士;升禮部儀制司事,教習駙馬。乙亥,升員外。丙子,升郎中。丁丑,降江西布政司簡較。己卯,升河間府推官。庚辰,升山東僉事,懷來道。辛巳,升宣府監軍道。壬午,調永平道。癸未,考察。甲申,補山西潞安道,付【副】使。丙戌,升浙江右參政,溫處道。」[6]
履歷圖.png


二、從外派官吏到陞任禮部
  姚恭在萬曆四十六年(1618)以國子監生的身份參與了戊午科廣東鄉試,並以《尚書》中式第五十一名舉人。至天啟二年(1622),又參與了壬戌科會試,並以第二百一十三名中式貢士,接着又在廷試中式三甲第六十八名進士。明太祖在洪武十八年(1385)廷試後,即設立觀政進士與庶吉士制度,「俾之觀政於諸司,給以所出身祿米,俟其諳練政體,然後擢任之」[7]。姚恭被分派到吏部觀政,同年再外派到浙江,選授歸安知縣。

  最早的〈姚恭傳〉是見於其姪孫姚世英有份參與編修的乾隆《海豐縣志》,而民國34年由姚務科重修的《海豐縣姚氏族譜》中有關於姚恭的部份亦明顯承襲了該〈傳〉的內容。該〈傳〉載姚恭在歸安任內「創學田,備荒政,剔蠹釐奸,政清刑簡」[8],但上述事迹並不見載於歷次所修的《歸安縣志》,相反卻與其父姚應明的事迹雷同。按〈姚應明傳〉始見於崇禎《惠州府志》,該〈傳〉載其「長男初任歸安,公課之簡刑釐蠹。創學田,救歲荒,民頌大父」[9]。《姚氏族譜》亦載姚應明「樂善好施,賑濟惠潮梅饑民,邑感戴」[10],又《履歷》載其為「冠帶善士」。邱仲麟指出「壽官」制度在明神宗登基後出現了一些改變,只要「德行著聞,為鄉里所敬服者」,就可以獲賜冠帶。這類「壽官」對地方上都有一定的貢獻,其中就包括了施捨錢財、救濟災荒。[11]因此,筆者有理由相信〈姚恭傳〉中的「創學田,備荒政」,其實是羼入了其父姚應明的事迹。

  天啟六年(1626),姚恭通過考察奏績,封授散階為文林郎。崇禎元年(1628),他從歸安知縣轉補為應天府教授,然而姚應明卻在同年三月逝世,於是他未赴任即徒步返鄉奔喪。丁憂過後,他即於崇禎四年(1631)改任順天府京衛武學教授。五年(1632),他陞任為國子監博士,並在同年再陞任為禮部儀制清吏司主事,專職教習駙馬。八年(1635),他陞任為禮部員外郎,至九年(1636)再陞任為禮部郎中,期間曾受命冊封益世子朱慈��為益王。崇禎十年(1637),他因為「少發欽賞」而被「降三級,赴部候補」[12],最終降任為江西布政司簡較。按簡較即檢校,因避明熹宗及明威宗名諱而改。

三、外駐邊鎮及松錦之役的疑雲
  崇禎十二年(1639),姚恭調陞為宣府鎮理刑。乾隆《宣化府志》引康熙《續宣府鎮志》載,《履歷》上的河間府推官實為該職的列銜。[13]十三年(1640),他陞任為懷隆兵備道,列銜為山東按察使司僉事。該職駐於懷來,所以又稱為懷來道,分理東北二路城堡倉場邊務。[14]姚恭在任內「陵後修濬,捐助千金」,宣府巡撫劉永祚在題本中建議明威宗「俯念前勞,俟姚恭補官之日,准其復級推用」。兵部郎中張若麒亦認為姚恭「歷任未幾而實心做事,且察捐千金以助修濬,一股急公之誼恐亦恆情所難及。察本官以別案降級離任,該撫念其清勤,于補官日量復原請職」。但明威宗則認為姚恭「奉旨降用,何得遽復原職,應否量敘,着吏部察明具奏」。[15]最後姚恭「各復原降一級」,在十四年(1641)初陞任為懷標監軍道(列銜如前),即隨軍東援遼東,並在二月抵達撫寧。[16]同年松錦之役爆發,而關於這場戰役的經過,可參閱陳生璽的〈論明清松錦之戰與洪承疇援遼的失敗〉[17]。

  《明史.曹變蛟傳》載︰「至明年二月,副將夏成德為內應,松山遂破。承疇、變蛟、廷臣及巡撫丘民仰,故總兵祖大樂,兵備道張斗、姚恭、王之楨,副將江翥、饒勳、朱文德,參將以下百餘人皆被執見殺,獨承疇與大樂獲免」[18],《明史稿》416卷本[19]、310卷本[20]所載相同。據《清太宗實錄》載,清廷在崇德七年(1642)二月二十一日收到來自前線的奏報,內容提及清軍在二月十八日在松山「生擒明總督洪承疇、巡撫邱民仰,總兵王廷臣、曹變蛟、祖大樂,遊擊祖大名、祖大成,總兵白廣恩之子白良弼等。其兵道一員,副將十員,遊擊、都司、守備、紅旗千總、把總等官百餘員,兵三千六十三名,盡戮之」[21],《東華錄》所載亦同。[22]值得注意的是,當時被殺的道員只有一名,而非三名。那麼姚恭在松山殉國一說到底是從何而來?

  《清太宗實錄》收錄了崇德六年(1641)八月二十九日的一份敕諭:「其被我軍圍於松山者,總督洪承疇、巡撫邱民仰,兵道張斗、姚恭、王之禎,通判袁國棟、朱廷榭,同知張為民、嚴繼賢,總兵王廷臣、曹變蛟與祖大樂等,士卒不過萬餘。」[23]這份敕書的原件,李光濤指出即《明清史料.丙編》裏所收錄的崇德六年(1641)九月初三日的敕書殘件。[24]而在松山失守後,據《清太宗實錄》崇德七年(1642)三月十二日的王公羣臣賀表載︰「又收克松山,明總督洪承疇、巡撫邱民仰,兵道張斗、姚恭、王之禎,總兵祖大樂、曹變蛟、王廷臣,副將十員及眾末弁,俱生擒之。」[25]另外,在四月二十日[26]、七月八日[27]、九月初七日[28]的王公羣臣賀表等都有相類似的內容。《清初內國史院滿文檔案譯編》繙譯了滿文崇德七年檔冊,清太宗在四月二十八日給朝鮮仁祖的敕諭[29],〈朝鮮國王表賀錦松杏塔四城降清事〉引錄了其漢文文本,當中更提到「其逆命官員巡撫丘民仰,監軍道張斗、姚恭、王之禎,總兵曹變蛟、王廷臣及副將十員,併所屬官兵人等,盡誅之」。[30]

  李新達在〈對明清松錦決戰中一件史實的考證〉中指出,「《清太宗實錄》說姚恭與洪承疇一起被清軍圍困於松山,這是錯誤的。姚恭在寫給崇禎皇帝的題本中回憶說︰薊遼總督洪承疇於『八月二十一日申時傳令撤兵就餉,酉時起行。臣親帶印信,將敕書付親信家人謝茂捧帶隨行。值夜間衝殺出圍,家人竟爾迷散。至寧遠察訪,始知謝茂尚在松山』」。[31]可惜葉、張二氏誤解了這份題本的內容,因而以為姚恭是在松山被俘後隨洪承疇降清。而除了姚恭外,山永東協監軍道王之禎當時亦不在松山。據兵部章奏,他曾在崇禎十五年(1642)四月回奏明威宗有關「東師潰敗堪憂等事」。[32]由於受到清廷那些敕諭及賀表的影響,從《明史稿》到後來的《明史》及《御批歷代通鑑輯覽》等在編修時都產生了一定的誤會,致使清高宗在下旨編修《欽定勝朝殉節諸臣錄》時,姚恭、王之禎獲賜諡「節愍」,吳氏又因之而認為姚恭是在松錦之役中死難。

  在緊急突圍的過程中,姚恭亦因下屬走失而遺失了部份的官兵賞銀,宣大總督張福臻認為「難責該道以認陪【賠】」,因而題請開銷。[33]崇禎十五年(1642)初,姚恭調任為永平監軍兵備道(列銜如前),兼管燕河、建昌二路馬政、屯田、督餉。[34]他於同年冬季入京,在十六年(1643)參與了三年一次的朝覲考察。據康熙二年《永平府志》載,朱國梓是在十六年(1643)接替姚恭為永平監軍兵備道。[35]在清廷入關前,姚恭的去向如何,史料暫缺。

四、出仕新朝及其下場
  《清世祖實錄》載,順治元年(1644)九月一日「調永平道僉事姚恭為山西按察使司副使,潞安兵備道」[36]。據同月的吏部章奏,吏部是在九月初九日題「姚恭補山西按察司副使,潞安兵備。由進士,廣東惠州府海豐縣人,原任永平道僉事」[37]。潞安兵備道又兼任分巡冀南道,所以又稱為冀南兵巡道、潞安道、冀南道或巡南道,兼管潞安、汾州二府,遼、沁、澤三州屯田、水利。[38]二年(1645)十二月十九日,山西巡撫馬國柱上奏了一份關於遴選山西按察使司的題本,他推薦了三位資歷豐富的道臣,其中對姚恭的評語為「老成持重,事□□□□□之僻」。[39]最終,清廷在三年(1646)四月八日陞婁惺伯為山西按察使司副使,管按察使事;姚恭則陞任為分守溫處道,列銜為浙江布政使司參政。[40]

  清廷早在順治三年(1646)二月二十九日任命貝勒博洛為征南大將軍,領兵南下攻取浙東及福建。清軍在五月二十日抵達杭州,並在六月渡過錢塘江。到了八月中旬,浙東全境皆為清軍佔據。姚恭並沒有赴任,清廷在全面控制浙江後,便在九月一日改任魯近暹為分守溫處道。[41]至於姚恭的去向,筆者從乾隆《鳳臺縣志》中找到了線索。當時明軍與清軍在南方的戰事仍然持續,所以姚恭便與家人在山西鳳臺暫居。五年(1649)十二月初三日,大同總兵姜瓖宣佈反正,並奉明朝永曆年號,而附近十一座城亦相繼響應抗清。六年(1649)六月,姜瓖部下張斗光收復澤州府。據乾隆《鳳臺縣志.姚恭傳》載,張斗光希望姚恭一同反正,他因為不肯依從而被殺害。從此,姚恭的家人便在鳳臺落地生根。[42]而相關的傳記,可參閱乾隆《鳳臺縣志.陳氏(姚安中妻)傳》[43]。

五、生卒年
  有關姚恭的生卒年,《姚氏族譜》載他於「明萬曆庚寅年三月十五日生……順治四年卒於山東,享壽五十八歲」[44],然而《履歷》卻載他生於萬曆二十四年(1596)正月初十日。這裏顯然涉及到了官年與實年的問題。陳長文在〈明代科舉中的「官年」現象〉中指出,「隨着科舉制度的形成與完善,士子們為了尋求功名,躋身仕途,使這一現象進一步惡化」。他比較了一百多種明代的年譜、譜牒、存世科舉錄及《明人傳記資料索引》,得出官年問題在嘉靖後期至明末較為嚴重,而科舉錄中所言的生年也未必是實年。[45]因此,筆者認為姚恭的生年應以《姚氏族譜》為準。

  至於姚恭的卒年,前文已述。《姚氏族譜》與乾隆《鳳臺縣志.姚恭傳》中所出現的誤差,可能是由於當時南北戰事持續,通訊不便,致使姚氏族人未能清楚核實。所以在卒年方面,當以乾隆《鳳臺縣志.姚恭傳》為準。即姚恭是生於萬曆十八年(1590),卒於順治六年(1649),享年六十歲。

六、結語
  通過上文,我們對姚恭的仕歷已有了較深入的了解,一直以來的爭議亦可以畫上句號。他既不是於松錦之役中殉國,亦不是在被俘後隨洪承疇降清。他經歷了明朝在軍事上的慘敗,顛沛的駐邊生涯無疑就是他的人生高峰點。對於朝代變革之際的人來說,他們只不過是在大時代裏被擺渡的人。在明威宗殉國以後,他轉而出仕國之大敵的清廷,成為了效忠兩朝的貳臣。「節愍」一諡對他而言並不光彩,反倒成了後世在無意間的一大諷刺。


[1] 吳福欽,《海陸豐科舉功名錄》(北京:中國詩詞楹聯出版社,2019),頁7-10。該書增修前題為《海陸豐歷代進士舉人貢生錄》(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6),頁3-4。

[2] 吳福欽,〈海豐姚氏人文歷史初探〉,《海豐文史》,特輯(2017年3月),頁239-254。

[3] 葉良方,《山海探蹤》(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12),頁187-193。該文與張裕斌合作,修訂前題為〈明清名臣──姚氏雙傑〉,見《海豐史誌》,第12期(2009年12月),頁37-39。

[4] 楊柳岸,〈明天啟二年進士姚恭祖籍考〉,《閩南日報》,2019年12月3日,第10版。

[5] 馬鏞,《清代鄉會試同年齒錄研究》(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3),頁25。

[6] 《天啟二年壬戌科進士履歷》,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清刊本,頁41上。

[7] 〔明〕夏原吉等纂,《明太祖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2年景印北平圖書館校印紅格鈔本微捲),卷172,頁2627。

[8] 〔清〕于卜熊等纂,乾隆《海豐縣志》(臺北︰新高美印製有限公司,1970年景印民國20年黃菊虎整理本),頁37下。

[9] 〔明〕梁招孟等纂,崇禎《惠州府志》(廣州︰嶺南美術出版社,2009年《廣東歷代方志集成》惠州府部第2冊景印清鈔本),卷17,頁659。

[10] 姚務科撰編,《海豐縣姚氏族譜》(1996年翻印本),〈序〉。

[11] 邱仲麟,〈耆年冠帶──關於明代「壽官」的考察〉,《臺大歷史學報》,第26期(2000年12月),頁247。

[12] 國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編,《明清史料丁編》(上海︰商務印書館,1951),第7冊,〈兵科抄出山東按察司僉事姚恭題本〉,頁675上。

[13] 〔清〕王者輔等纂,乾隆《宣化府志》(上海︰上海書店,2006年《中國地方志集成》河北府縣志輯第11冊景印乾隆二十二年刊本),卷19,〈職官〉,頁336。

[14] 《崇禎十五年縉紳便覽》,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洪氏剞刷齋刊本,卷3,頁12上。

[15] 金毓黻編,《明清內閣大庫史料第一輯》(瀋陽︰東北圖書館,1949),上冊,卷6,〈兵部為欽奉敕諭事〉,頁365-367。

[16] 國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編,《明清史料丁編》,第7冊,〈兵科抄出山東按察司僉事姚恭題本〉,頁675上。

[17] 陳生璽,《明清易代史獨見》(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頁1-32。

[18] 〔清〕張廷玉等纂,《明史》(臺北︰國防研究院,1962),卷272,〈曹變蛟傳〉。

[19] 〔清〕萬斯同等纂,《明史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續修四庫全書》第330冊景印清鈔本),卷374,〈曹變蛟傳〉,頁600。

[20] 〔清〕王鴻緒等纂,《明史稿》(臺北︰文海出版社,1962年景印敬慎堂刊本),第5冊,卷234,〈曹變蛟傳〉,頁259。

[21] 《清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太宗文皇帝實錄》卷49至卷65景印一史館大紅綾本),第2冊,卷59,頁799。

[22] 〔清〕蔣良騏撰,《東華錄》(濟南︰齊魯書社,2005年鮑思陶、西原點校本),卷4,頁48

[23] 《清實錄》,第2冊,卷59,頁776-777。

[24] 李光濤,《明清檔案論文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6),〈論建州與流賊相因亡明〉,頁153。該份敕書見國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編,《明清史料丙編》(上海︰商務印書館,民國25年),第1冊,〈崇德六年敕書殘件〉,頁76上。

[25] 《清實錄》,第2冊,卷59,頁802。

[26] 《清實錄》,第2冊,卷60,頁821。及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清初內國史院滿文檔案譯編》(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89),上冊,頁471。

[27] 《清實錄》,第2冊,卷61,頁841。

[28] 《清實錄》,第2冊,卷62,頁854。及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清初內國史院滿文檔案譯編》,上冊,頁480-482。及國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編,《明清史料丙編》,第1冊,〈對印居子國等賀松錦大捷表〉,頁84上。按《清實錄》並未收錄該表,其內容見於《清初內國史院滿文檔案譯編》,漢文文本則收錄於《明清史料丙編》。漢文景印原件見李光濤編,《明清檔案存真選輯初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59),〈圖版伍拾柒〉,頁106。

[29]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清初內國史院滿文檔案譯編》,上冊,頁476。

[30] 張存武、葉泉宏編,《清入關前與朝鮮往來國書彙編1619-1643》(臺北︰國史館,2000),頁484-486。

[31] 李新達,〈對明清松錦決戰中一件史實的考證〉,《清史研究通訊》,1989年第1期,頁33。

[32] 國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編,《明清史料乙編》(上海︰商務印書館,民國25年),第5冊,〈兵部題「彙報奉旨章奏行訖」殘稿〉,頁417上。

[33] 國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編,《明清史料乙編》,第4冊,〈兵部行「兵科抄出宣大總督張福臻奏」稿〉,頁374上。

[34] 《崇禎十五年縉紳便覽》,卷2,頁10下。

[35] 〔清〕宋琬等纂,康熙二年《永平府志》(北京︰中國審計出版社,2001年《秦皇島歷代志書校注》點校本),卷15,〈朱國梓傳〉,頁382。

[36] 《清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世祖章皇帝實錄》景印故宮小紅綾本),第3冊,卷8,頁83。

[37] 〈三曹章奏〉,《中國學報》,第2期(民國元年12月),頁11-12。

[38] 《順治十八年縉紳冊》,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洪氏剞刷齋刊本,頁69下。

[39] 張偉仁主編,《明清檔案》(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6),第3冊,〈山西巡撫馬國柱揭請遴補臬司〉,頁B1485-B1486。

[40] 《清實錄》,第3冊,卷25,頁214。

[41] 《清實錄》,第3冊,卷28,頁234。

[42] 〔清〕林荔等纂,乾隆《鳳臺縣志》(南京︰鳳凰出版社,2005年《中國地方志集成》山西府縣志輯第37冊景印乾隆四十九年刊本),卷9,〈姚恭傳〉,頁179。

[43] 〔清〕林荔等纂,乾隆《鳳臺縣志》,卷11,〈陳氏(姚安中妻)傳〉,頁204。

[44] 姚務科撰編,《海豐縣姚氏族譜》,〈十五世祖考恭公〉。

[45] 陳長文,《明代科舉文獻研究》(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8),〈明代科舉中的「官年」現象〉,頁203-204。




楼主热帖
[文化天地] 明代以前海豐縣地方長官名錄訂補
[文化天地] 讀〈京官黃守謙反清殉難的說法不合史實〉後記
[文化天地] 對〈海豐明代第一位進士李實新考〉之商榷
[文化天地] 姚恭遺文輯存
[文化天地] 天啟進士姚恭之仕宦及其生卒年新探
[文化天地] 晚清海豐縣知縣名錄訂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