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3735|回复: 0

[文学] 目睹唐乾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5-17 09:31: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冬藏 于 2022-5-17 09:34 编辑

唐乾陵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与其夫唐高宗的合葬墓。唐乾陵创建了一个围绕山峰整体安置灵寝的自然效果,奠定了唐代“依山为陵”葬制的基本模式,它包括内外两重城墙、两组双阙楼、两个碑亭、一条神道、成组石雕和石雕群等,整个设计是为了适应230万平方米地带中变化的地形,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谐地融为一体。


历史15.png


远远望去,只见梁山北峰,树木蓊翳葱翠,秀丽飘逸。蓝天白云下的乾陵,恰似一位横卧的睡美人。进入园区,就见到一条铺着青石的神道,一直延伸至梁山北峰。神道两旁现有华表1对,翼马、鸵鸟各1对,石马5对,翁仲10对,石碑2道。东为无字碑,西为述圣记碑。有王宾像61尊,石狮1对。

历史24.png


在神道东侧,耸立着闻名于世的武则天无字碑。它通身取材于一块完整的巨石,高7.53米,宽2.1米,厚1.49米,总重量约有100吨,凝重厚实,浑然一体。它历经千年的风雨侵蚀,已不复当年风采,甚至有点破旧。只是石碑上雕刻的螭龙依稀可辨。伫足碑前,只觉它和想象中的样子大相径庭,要不是碑下附着说明,真不敢相信这就是著名的无字碑。


历史18.png


据记载,当年碑上不但刻有非常精美的螭龙,而且碑座阳面还有线刻的狮马图及许多花草纹饰。宋金以后,开始有游人在碑上题字,使无字碑成为有字碑。西边与之相呼应的一通是唐高宗的金字“述圣记”碑。它是女皇武则天为高宗歌功颂德而立的纪念碑,碑高6.30米,宽1.86米。武则天亲自撰文,碑文约5600余字,中宗李显书丹,笔画初刻填以金屑,现今个别字的金迹尚在。


历史14.png


乾陵特别引人注目的是神道东西两侧,分布着两组石人群像,整齐恭敬地排列于陵前。西侧32尊,东侧29尊,共61尊。这些石人残像大小和真人差不多。他们穿着打扮各不相同,有袍服束腰的,也有翻领紫袖的。他们双双并立,两手前拱,姿态极为谦恭,仿佛在这里列队恭迎皇帝的到来。但最为奇怪的是,这些石像都是没有头部的。关于石像没有头部的原因,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中一种说法,是这些石像的头部是被明朝的百姓砍掉的。

历史23.png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是八国联军侵华时,看见唐乾陵前面立着外国使臣的群像,感到有辱他们的脸面,于是就把石像的头部给砍掉了。但这种说法是毫无根据的,因为据历史学家考证,当时的八国联军并没有来到乾陵这个地方。这些石像虽已遭到毁坏,但还是可以从他们的形象中发现大唐盛世的景象。


历史22.png


更为神奇的是,唐乾陵也是唯一历经千年未被盗掘的唐代帝王陵。这并非没有盗墓贼觊觎乾陵。它曾有几次遭到盗挖,但都没有成功。据文献记载,唐末声势浩大的黄巢农民起义,曾动用40万将士盗挖乾陵,直挖出一条40余米深的大沟,也没有找到墓道口,后因官军追剿,黄巢才不得不悻悻撤兵。


历史21.png


至今在梁山主峰西侧仍有一条深沟被称为“黄巢沟”。民国初年,军阀混战,盗掘古墓成风。国民党将领孙连仲以保护乾陵为幌子,率部下驻扎乾陵,用真枪真炮演习的办法掩护一个师的兵力盗掘乾陵。士兵们用炸药炸了许多地方,却没能找到墓道口。后来,当士兵们盲目挖掘时,忽然雷雨大作,数日不歇,军中一时传言四起,称武则天显灵了云云……盗掘不成,孙连仲只好匆匆率部离开了乾陵。


历史20.png


俱往矣!不论是开启了“文景”之治的汉景帝,抑或雄才大略的汉武帝,还是女中豪杰武则天,都静静地躺在静寂的陵墓下。他们的功过是非后人自有评说,但历史不会忘记他们,毕竟他们曾在厚重的史册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而昔日威严的皇家陵园,如今已成了寻常百姓的游览胜地。这是他们当初所始料不及的!



楼主热帖
[文化天地] 仁者寿
[文化天地] 立冬
[文化天地] 校长带队跑操
[文化天地] 后悔
[文化天地] 又见针灸的神奇
[文化天地] 七绝两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