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查看: 30718|回复: 0

[议政] 粮食生产任何时候都不能轻言过关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7-15 17:47:17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应当说,我国粮食连续十七年丰产丰收的局面确实来之不易,这是在积极应对自然灾害频发、资源约束趋紧、生产成本攀升、疫情冲击等诸多挑战的形势下取得的。今后一个时期,粮食问题并非“高枕无忧”,而是“稳中有忧”,新老矛盾问题叠加、近忧远虑交织错杂、挑战更加复杂多元,我国粮食安全基础仍不稳固,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农民种粮和地方抓粮积极性下降,部分粮食品种产需形势已出现逆转倾向,粮食生产任何时候都不能轻言过关了。

从粮食安全框架体系看,必须着眼长远持续保障粮食供需总量动态平衡,这是实现粮食安全的基本前提。实际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过程,是一个在动态中实现供求平衡的过程,历经由供不足需的短缺性失衡状态,到相对低水平的供求均衡状态,再到相对高水平的供求均衡状态的转变。

几十年来,我们粮食供求形势由过去供给短缺,转变为阶段性“总量大体平衡,丰年有余”的格局,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粮食需求日益大幅刚性增长,中长期粮食供求形势“紧平衡”的格局依然不会改变,保障粮食安全的压力依然巨大。

历史经验表明,只有保持粮食供求的基本平衡,才能具备持续保障粮食安全的物质基础,较长一段时期的供过于求和供不足需两种失衡状态都会直接或潜在危及粮食安全。

如果粮食供给水平明显低于消费需求水平,则存在粮食短缺风险,“米贵伤民”影响低收入群体的粮食可及性,甚至有可能逐渐演变成全局性的粮食不安全问题;如果粮食供给水平明显高于消费需求水平,则存在粮食过剩风险,“谷贱伤农”挫伤农民种粮积极性,有可能加速粮食供给周期性下行拐点的来临,从而对粮食安全埋下潜在的威胁因素。

应要看到,这些年我国粮食消费增长的速度明显快于产量的增长速度,粮食供需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不断实现新的动态平衡。近年来,口粮产需相对平稳,小麦产需平衡有余、稻谷产大于需较多,玉米和大豆持续出现产需缺口,尤其是大豆主要依靠进口满足国内食用油消费和饲料加工需求。

2020年国内大豆产量已经增加到1960万吨的历史最高水平,但与以大豆压榨为绝对消费主体的上亿吨消费量级相比,仍然存在巨大的产需缺口,常年进口已经增加到1亿吨以上。

2005—2018年全国玉米产量从1.39亿吨快速增加到2.57亿吨,接近翻了一番,但玉米消费规模更加快速增加到2.7亿吨,近几年持续出现产需缺口。

总体看,我国水稻、小麦完全能够保障自给,但优质专用型品种长期供不应求,越来越不适应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我国大豆生产自给满足食用消费是可以实现的,但是随着大豆压榨需求量继续高位攀升,油用大豆仍将是粮食供给中的突出短板。

目前玉米产需受饲用和加工需求快速增加影响,国内产需形势逆转之后缺口进一步扩大,对保障谷物自给水平将造成较大压力。

楼主热帖
[三唯论点] 发展高质量汕尾教育,必须把教师放在第一位
[三唯论点] 汕尾教师,敎学生学会学习,至关重要
[三唯论点] 汕尾年轻人,简化你的圈子,让自己做千里马和
[三唯论点] 重阳话敬老
[三唯论点] 汕尾人,稳住,沉住气
[三唯论点] 汕尾教育还要卷到什么时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