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245|回复: 1

[文学] 唐风宋月原创散文《古老的鱼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11 20:01: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老的鱼罾
一架村外的小石桥。一个老人。一张古老的鱼罾。一直家乡的小河。
家乡的村畔,有一道由北而南向,流淌无声的小河。家乡人叫他“港仔”。
溪水是家乡和邻村背靠着的起于东而西走的山脉上的水,汇聚而成三、四米宽的摸样。岸边有芦苇,芦苇有鸟唱,河边有 “土蕾”(淡水生贝壳类,个肥大,壳青黛或黑色,肉美味),还有鲤鱼、鲫鱼、塘虱等野生鱼以及淡水虾——那时水足,农田也少施农药。乡人也常有人下河而捕鱼、捞虾、挖“土蕾”,以作为贫困日子吃稀饭、咽芳薯的佐料
那时候河水很满,河里还有头尖、身长、宽一米多的木船,联系着家乡和梅陇镇。每当墟日,木船往返于梅陇镇和我的家乡。家乡的大米、番薯等农产品,山上割下的草木,还有乡亲饲养的小猪、鸡、鸭、鹅,在木船里坐着,大清早悠悠于小河,一两个小时而到热闹的圩镇。这些自家劳作而得的物产换成的农业物质、生活用品,下午又在夕照里,乘着木船而回到家乡。
船上还有一些体力较弱、年纪较大而要“投墟”的乡亲,也是乘坐木船而往返。——因为家乡和梅陇镇隔着一座长长高高的“狮头山”(我今天则称之为“恐龙山”——外形极像北而南向奔跑后趴睡着的“恐龙”)。家乡在山之东麓,梅陇镇在山之西麓。乡亲若要到梅陇镇赶集,就得翻山越岭。
家乡的小河是一道水上之要道,沟通着家乡与城镇,沟通着乡村生活的简单、淳朴与市井生活的热闹、繁华。
木船从村西边的河埠头出来之后,一定要经过这座村外的小石桥。石材是从家乡山上采来的长长的石板,三十多厘米宽的,三块并拢而组成这座一米多宽的石桥。
每当春水盛而小河涨,小石桥边就有一个时年近六十岁的徐姓名福的老人,一顶大斗笠,一张小木凳,一副古老的鱼罾,在河里一起一落的打捞着鱼虾。
记不清当时他的摸样,但他的双手肯定是瘦而有力的,他高瘦的身躯也几分弓形,才能把罾及时举起,而不致入于罾的鱼虾随四流的水而逃逸。
他和我爷爷的年龄相仿,也是好朋友,都喜欢在闲暇时候侍弄青菜,种烟叶,吸这种味道很冲的“土烟”。那时候,我还是懵懂的少年。那时我到乡村外的田野或者小河岸放牛,在雨中、雨后肯定感受不到翠绿原野里蕴含的诗意。但是看到徐福公在桥边坐着,一起一落的收获着鱼虾,偶尔也会走近之,或者远远地看着乡村桥头这一副图,则是感觉到很美,他很悠闲。
毕竟这鱼罾也是家乡唯一的一副,也只有这位老人才爱侍弄。我那时也没有远离家乡,甚至极少到镇里、城里,当然在别处也不可能有机会看到。因而这张罾和它的主人,在少年的我的记忆中尤为印象深刻,和小桥一起,深深记忆。
后来读初中了,才在课文里知道,早在汉代司马迁的《陈涉世家》中,就提到“罾”这种古老的捕鱼工具。后来也在学校附近的河边,也看见有人以“罾”捕鱼虾。那时想到,两支长长的竹竿交叉而弯曲之,撑起一张四方形的宽大的网,就是一个“罾”。材料简单易得——竹子在家乡是很常见的物事,而且不需要任何机械的辅助,只要你耐心,只要你想着捞点鱼虾而调剂家中盘餐,就可以在溪流,尤其是在春水涨两岸的时候,凭气力而原始作业捕鱼捞虾。
这些已经是三十多年前的事情了。老人们也都故去,家乡的小河也被水葫芦堵塞得行不了小木船。小木船在家乡也寻而不见了。家乡人往梅陇也不必再翻山越岭,过半岭庵徒步于蜿蜒小路而下梅陇——家乡与梅陇与县城都有宽敞的水泥路而沟通。何况,二三十年前热热闹闹的村庄,也显得几分冷清,不少家乡人到梅陇镇或者县城卖屋聚住或者租屋。
今天想来,村外的小石桥,一个老人,一张古老的鱼罾,在山之豪雨初歇,溪流涨水之时,一个老人,一道石桥,一副举起的古老的罾,还有罾里活蹦乱跳的鱼虾,在细雨中,在村庄之外,在田野之前,就是一副很是广袤而又主体突出的田园风景画。只不过小时候不懂得欣赏,今天才有几分体味。或者是人到中年,犹是喜欢回忆点小时候的趣事,家乡里的古人。
如果那时知道与举罾的老人聊聊,还可以多少了解其苦处、其乐趣。只可惜昨日已经不能重来,老人也早已步入草木青山处而轮回了。
前段子在靠近三江水闸的那段海丰绿道,又看到一张撑起在河道上硕大的罾。自然就想起往事:村外的小石桥边,一个老人,一张古老的鱼罾。
2012-4-11中午十二时许

楼主热帖
[文化天地] 黄羌龙潭行 文/唐风宋月
[文化天地] 蝉,禅 文/唐风宋月
[三唯论点] 学校:打造自己的“文化”名片 文/唐风宋
[文化天地] 桑拿天 文/唐风宋月
[文化天地] 面具 文/唐风宋月
[文化天地] 大东门之游 文/唐风宋月

 楼主| 发表于 2012-4-12 20:28:25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进入微信
陈年往事。年长了,才知道滋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