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心无挂碍 于 2022-8-8 09:39 编辑
8月3日,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发布《广东省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协调指引》对省内五大都市圈的规划范围、空间格局、生态系统与农业空间领域协调、交通系统领域协调、公服设施领域协调、产业领域协调等予以指引。相较此前的规划,一个最为重大的变化是,深圳都市圈的范围缩小,惠州龙门县、河源、汕尾(深汕合作区除外)等均未纳入其中。
于是,一些汕尾资深网民,一时间怒形于色:闻汕尾被踢出“深圳都市圈” ,深圳都市圈已不见汕尾踪影,一时让汕尾人迷惘,听说政府部门将相关信息公布后又撤下来。汕尾因为“引狼”入室,再次被边缘化这也是情理之中。
根据此前广东省“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内容,深圳都市圈包括深圳、东莞、惠州全域和河源、汕尾等两市的都市区部分。而《指引》中,深圳都市圈的范围调整为,深圳市(含深汕合作区)、东莞市全域,以及惠州市的惠城区、惠阳区、惠东县、博罗县。最新调整后的深圳都市圈总面积为13977平方公里,比之前少了近3000平方公里。
深圳都市圈为何越来越小?新方案中,深圳都市圈缩小了,相比之前的方案更加精准,避免了“小马拉大车”的局面。如果把河源、汕尾都纳入深圳都市圈,那其实是城乡一体化的一个空间,不符合都市圈的概念,不利于都市圈内部各市资源整合,不利于发挥深圳作为都市圈核心城市的地位和作用。
城市群是由临近城市构成的地域全包的概念,相对于都市圈是一个更泛化的概念,它的内在凝聚力没有都市圈这么高。都市圈是明确以一个大都市为中心,其他城市来配合,强化规划、互动和资源互补。深圳、东莞、惠州、河源和汕尾,作为城市群去理解是没有问题的,但作为都市圈就不够精准。
作为“山海湖城”“红色圣地”“活力湾区”的汕尾,虽然没有纳入深圳都市圈,并不是被踢出“深圳都市圈”,依然要紧紧抓住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的历史机遇,向西全面接轨深圳、融入“双区”,向东全面对接汕头、携手汕潮揭,在东承西接中实现振兴发展。
汕尾区位优势独特,西邻珠三角、东接汕潮揭,随着深圳+汕头的“核+副中心”动力机制逐步建立,深圳、汕头两个经济特区和深圳、汕潮揭两个都市圈将更好地实现联动发展,汕尾具有同时接受东西两个特区、两个都市圈的辐射带动之利,东承西接的作用更加凸显。汕尾将牢牢把握深圳与汕潮揭两个都市圈联动发展重大契机,着力塑造发展新优势、拓展发展新空间。
汕尾地处珠三角外溢辐射第一圈层,毗邻粤港澳大湾区,特区就在家门口。水陆交通四通八达,厦深铁路、潮惠高速、深汕高速以及谋划在建的广汕高铁、汕汕高铁、深汕高铁、龙汕铁路贯通全境,一小时可达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同时,汕尾进一步强化与汕潮揭都市圈互联互通,实现快速交通路网、疏港铁路、物流港航向东联接。打通了“大动脉”,汕尾区位优势尽显,为实现东承西接提供坚实的保障。
汕尾把握“湾+区+带" 区域发展新机遇,充分发挥汕尾作为东翼沿海经济带承东接西战略支点的作用,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加强市场要素对接,加强资金、技术、人才引进,主动承接“湾+区+带”高端辐射,承接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延伸和功能拓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