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缘来缘去 于 2022-8-13 10:04 编辑
拆除围墙 敢于面向辖区子民的底气从何而来
陈治赠 2022年8月12日
据河南《大河报》7月23日报道:近日,河南省信阳市拆除市委市政府大院围墙后,市民争相游览参观。现场视频显示,傍晚的信阳市委、市政府大楼前,有不少市民在这里散步,还有一些市民在“遛娃”,三三两两地聊天,在大楼、花坛、水池旁拍照,一些小学生在玩滑板车……。
市委、市政府大楼前的“禁区”,变成开放式公园,供市民悠闲、游览、参观。一股清风正气扑面,亲切感油然而生,令人感慨万端。
市、县、镇三级党政及其配置的职能部门,是传达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治国的方针政策,落实为人民服务的具体单位,与百姓心心相印的最前沿。政府大院拆除围墙栅栏,拉近了政民交流沟通的距离。市、县主官时时到镇调研,听汇报的情况究竟有多少句真实?笔者不敢妄加评议。笔者只知,能有心情悠闲的市民,当属基层社会中看事看人较为客观的中性群体,他们来自四乡八里,与家乡故土血脉相连,经历了酸甜苦辣,有太多的话题倾诉。主官们若能放下架子与他们闲聊攀谈,对社情民意,百姓的诉求和希望的信息,相对于官官汇报的资料,可能会更加真实可靠。带着第一手信息再到实地考察,践行以人民利益为中心的初心使命,将更加有实效。当然,这些话是对有志为地方造福的父母官而言。对昏官、庸官、贪官来说,无异对牛弹琴。
时下,我们革命老区的市、县、镇政府,以及县级配置的不少职能机关,除了围墙栅栏与民间隔离之外,大门口都配置保安站岗加强防守,戒备森严。办公大楼前场地,属于机关私用的“禁区”,充满神秘。可能是在提防敌人破坏,保卫基层党政机关的安全。
中国社会发展到今天的新时代,谁是我们最主要的敌人?稍有头脑的正常人都清楚,一是亡我中华之心不死的境外政治势力,二是国内官场中的贪官污吏和内奸。这些主要敌人,无需进入基层党政机关搞破坏。百姓无事,谁会进入党政机关?冒昧进入基层党政机关造访的人,大多数是因合法权益受侵害又得不到解决的个人或集体,祈求面见主官投诉,是迫于无奈。拒绝访民进入基层党政机关求见主官,无非是不想直面问题,放弃担当职责,或者将问题当成足球。
古代社会有“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免进来”的传说,但“击鼓鸣冤(或报官投诉)”,闻鼓升堂的规矩似乎没有绝种。新时代基层党政机关不是衙门,雇请保安严密设防为哪般?
据报道,蔡松涛在任兰考县县长期间,因力推行拆掉政府大院围墙受到关注。赴任信阳市委书记不久,就要求将政府大楼外边的栅栏拆掉,显示了基层党政机关在“阳光下办公”的信心和决心。蔡松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是一个正常的工作,没有什么稀奇的。未来这个地方就是或者说是开放式的办公场所,供群众休憩、停车、活动”。当被问到未来市委、市政府大楼的安保工作如何安排时,蔡松涛称:“我们就正常工作,正常开展,没什么影响”。
信阳广播电视台称:市行政办公区拆墙向市民开放,是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执政为民、行政便民”理念的具体行动。拉近了政府与群众的距离。市行政办公大楼前场地将成为便民停车场,设新能源充电桩,口袋公园等公共设施,实现共建共享,充分利用现有公共资源,更好地方便群众、服务群众。
信阳拆除市行政办公区的围墙,敢于面向辖区子民的底气从何而来?请听《河南日报》的评价:信阳拆掉市行政办公区的围墙,立起的是民心。过去一些机关怕群众闹访、怕有安全隐患,不愿轻易打开大门,用围墙一隔了之,同时也隔开了干群之间的联系。拆掉有形的墙,院内院外融为一体,红绿美景交相辉映,不仅方便了群众,更拆除了横亘在干群之间无形的墙。从“怕破防”到“不设防”,信阳“打开大门”的底气,源于扎实的基层治理工作。
(拆除围墙信息及图片来源:《河南日报》、《大河报》、信阳广播电视台、极目新闻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