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对很多老人来说,这种感觉首先来自与子女们那种随时间流逝而逐渐拉开的距离。对于一些亲子关系并不理想的家庭,这种“被抛弃”的感觉更为明显。
老人张秀英的两个孩子都出生于1970年代,那正是物资匮乏的时期。当地没有奶粉卖,张秀英节衣缩食,让亲戚帮忙从上海购买奶粉寄过来。儿女资质平平,她又想办法让他们进了自己的单位,“好歹有个稳定工作”。
可自从孩子们成家后,张秀英就觉得与儿女的距离越来越远。她与女儿的关系一向紧张,她觉得“这个女儿白养了”,女儿则认为父母“重男轻女”。这种矛盾贯穿半生,并在她的晚年愈加凸显,女儿几个月都不来看她一次,甚至逢年过节的团聚也经常缺席。
儿子儿媳虽然孝顺,但也只能每天下班后过来看一眼,送些生活物资。“他们现在也有一家人要照顾,我不可能任何事都跟他们说。”张秀英心中装着不少事,但很少告诉儿女。
同样遭遇的还有张秀英的同事,今年80岁的陈晓凤。她育有3个子女,孩子们也先后进了钢铁厂。上世纪90年代,钢铁厂效益不佳,两个孩子离开去外省打工,并在当地安家。孩子们处境艰难,几年才回来一次。留在身边的只有一个儿子,他也只是一名普通工人。
她50岁就从厂里退休,不久丈夫又去世,日子愈加艰难。那时她自觉身体尚可,去餐馆打工、端午节前帮人包粽子、自制八宝粥卖,经常忙到凌晨两三点才休息。刚睡三四个小时又起床,去菜市场捡剩菜,菜叶做炒菜,根茎则用来做腌菜,靠着这些才将孩子们拉扯大。
对于“养儿能否防老”这个问题,陈晓凤无奈的摇头,“靠不上,靠不上”。最近几年她住了4次院,外地的两个孩子都未能回来,医药费除了报销之外,全部靠她的积蓄承担。
从世俗意义上看,养儿防老面临一个悖论——如果子女越有成就,就越走得更远;若子女平庸,则要为生活付出更多时间和精力,即便留在身边也很难兼顾到父母。作为退休老干部,牟绍俊对此体会更深。他育有一儿一女,女儿事业有成,大学毕业后在上海定居,如今女儿和女婿都是公司高管。可儿子读书少,至今仍在一家公司打工,每月拿着2000多元的工资。虽然儿子留在身边,但对父母的回报有限,相反他和老伴儿一直在为孙子付出。
牟绍俊退休后不久孙子出生,这让他把精力全部转移到了孙子身上,“从幼儿园开始,2岁带到20岁”。他说,由于儿子工资低,孙子的学费、生活费等开支,绝大部分由他承担。没有钱的时候就告诉女儿,“1万、2万都在给”。
对于那些儿女优秀的父母来说,经济问题并不是晚年生活的主要困难,但有些困难却是经济无法解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