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2214|回复: 0

[汕尾] 广东医学子三下乡感悟稿:光阴流逝,信念未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8-24 12:53: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7月10日晚,在不知不觉间我和我们的队伍一起在汕尾市度过了5天。我所参加的队伍七里香三下乡志愿服务队将本次三下乡的地点定在汕尾市。在这个城市里诞生过被誉为“农民运动大王”的彭湃,也诞生过中国的第一个苏维埃政权,这是一座处处充满着红色文化气息的城市。
走访红色故地
我们旅程开始于汕尾市海丰县海城镇,不过做为一个在海丰县长大的人,从小受到家里的文化熏陶对红色文化如数家珍,尤其是其中关于彭湃组织领导的赤山农会的经过以及彭湃与周恩来两位伟人之间的友谊。在以前我认为这些事是十分普通的,但是在担任队伍中讲解员的时候,我详细了解后在讲解这些事迹时有一种自豪感,一种对于海丰地区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的自豪。
在我们参观红宫红场的同时外面的天气正阴沉地下着一阵又一阵的雨,我们看着展馆内的文物大多是当时人民组织反抗的武器,与同时代的所谓正规军的装备相比只能说是简陋,然而我们的先辈们依旧依靠这一些简陋的武器守护自己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外面一阵又一阵的雨好似当年革命先辈们的处境,反革命分子们一次又一次的冲击着中国第一个苏维埃革命政权,妄想打垮革命政权以维护自己的利益和统治。
而恰恰正因为被不断的冲击下彭湃提出了联合农民,分散组织农会的方针。这是属于朴素的无产阶级者的智慧,在后来为毛主席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方针提供了启发,为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道路提供了方向。
继红宫红场之后我们团队参观了彭湃烈士的故居,在彭湃故居里我窥见了那个时代先进知识分子在探索救国救民道路上付出的努力,也是在这里我看到彭湃在革命时期所使用的物品,有破碎后再去修补的簋,有扁平的铝制水壶。在这一些物品中我看到的是一个与他所领导着农民们一起为美好的未来奋斗,一起同甘共苦无数中国革命分子的缩影。
图片10.png
图为实践队参观红宫红场纪念馆内平民西医院。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陈心怡 供图
调研义教
在对海丰地区普通话推广普及率进行调研后,我们在荣港小学进行了普通话的科普及推广。在向小朋友们科普推广普通话的同时,我们也在思考探讨关于地区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关系。在海陆丰地区的日常生活中当地人们更习惯于用本地方言进行沟通,同时在海陆丰地区上的传统文化,如白字戏、西秦戏和当地的渔歌都是用当地的方言进行演绎,具有较强的地方文化特色。而在新一辈的教育培养下不少人渐渐忘却了我们自己的地方文化特色,但在老一辈的人当中又存在不少对于普通话一知半解的人。在这样冲突之下不少海陆丰本地的传统文化陷入了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
在课堂上我们更多的是引导小朋友们自己去思考,同时带领他们领略海陆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将解决问题的方法交给他们去思考和探索,正所谓“引而不发,跃如也”。
在引导小朋友们思考关于方言与普通话的问题时,我们也用话剧的形式向新一代讲述了一些如彭湃和黄旭华的故事。在这一天,外面的阳光如此的明媚,微风吹过我们的脸颊,越过了树梢,经过曾经无数革命烈士战斗过的土地,也轻轻地拂过烈士们的纪念碑。
图片11.png
图为实践队支教志愿者授课中。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晨 供图
图片12.png
图为实践队参观汕尾市博物馆合影。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陈心怡 供图
通讯员 黄子畅


楼主热帖
[汕尾资讯] 红色文化绕心间
[汕尾资讯] 三下乡之红色文化绕心间
[汕尾资讯] 广东医学子三下乡感悟稿:光阴流逝,信念未改
[汕尾资讯] 三下乡有感
[汕尾资讯] 广医携推普,七里伴香风
[汕尾资讯] 念国语,念古朴,念伟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