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改革,汕尾市医疗机构住院次均费用持续下降,患者自费自负费用增长率同步下降,正向结余的医疗机构数量不断增加,医保违规违法行为逐步减少,医保、医院、患者三方共赢的改革格局初步形成。那么,从医保、医院、患者三方角度来看,汕尾改革取得了怎样成效?
从医保的角度来讲,一是医保基金支付的可持续性得到保障。医保基金总额预算管理加强,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期间月度点值维持稳定,基本保持在70元-80元区间,为医疗机构提供了可参照的预期点值标准,医保基金运行安全可控。
二是病组控费初见成效。2022年上半年相比模拟运行阶段有325个DRG组费用下降或持平,占总费用80.64%,占总病组的62.5%;174个DRG组费用合理上升,占费用19.36%,占总病组的37.5%。
三是医保违规违法行为逐步减少。分解住院、频繁转院等现象减少,根据分析脑中风、肾衰竭等10个容易发生分解住院及频繁转院现象的病组病例,发现住院人头人次下降,同病组10天内再住院比例降幅达20%。
从医院的角度来说,一是正向结余的医疗机构数量不断增加。汕尾市实际纳入DRG结算医疗机构有52家,2021年第三季度正向结余的有32家,第四季度有31家;2022年第一季度有39家,第二季度达到42家,如海丰县彭湃纪念医院2021年下半年累计超支1429674元,2022年上半年已扭亏为盈,累计结余达到1824450元。
二是助推医疗服务水平提高。CMI指数通常用来衡量一所医院收治疑难危重症的技术水平和难度。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期间,汕尾市按DRG付费的医疗机构(深汕中心医院除外)CMI指数呈上升趋势,从2021年7月的1.14上升到2022年6月的1.2,2022年3月的CMI指数最高达1.28。
三是医疗机构住院次均费用和平均住院天数持续下降。2022年上半年住院次均费用为8917.13元,比去年同期(9144.96元)下降227.83元,同比下降2.5%;2022年上半年平均住院天数为6.13天,比去年同期(7.56天)下降1.43天,同比下降18.9%。
从患者的角度来看,汕尾DRG付费改革并未增加患者负担,反而出现了患者自费自负费用增长率同步下降的良好现象。2022年1月份个人负担住院的次均费用为3969.62元,6月份个人负担住院的次均费用为3102.81元,次均个人负担费用降低866.81元,降幅达21.8%,月均下降4.4%,群众就医贵问题得到缓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