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心无挂碍 于 2022-10-8 07:47 编辑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在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我们要进一步赓续中华优秀家训、家教、家风,以此塑造新时代文明新风。
10月5日上午,天朗气清,沙坑文化博物馆里,由广东省人口文化促进会健康与人文实训中心、赤岗人文研学基地、南汾小学主办,汕尾初心红色文化教育培训中心、樊登读书汕尾运营中心、聚阅书吧承办,广东省冠大工程顾问有限公司支持的《人文“三立”教学之旅》在汕尾市城区开展研学活动,红草镇南汾小学师生们正在兴致勃勃地观看展品,不时发出声声赞叹。
黄乐义老师向大家详述了沙坑文化的发现、保护过程和因此所打破了“南中国没有新石器时代”观点的重大意义,带领同学们参观从新石器时代到唐宋明清琳琅满目的展品,又参观了农耕馆、红色文化展馆,学生们在黄老师的启发下,纷纷猜测各种物件的用途和制作方法,尽情地发挥想象力,推测当年的生活情境。
黄老师说“我们从这些器物的形制、花纹、制作手法中推测出当时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情景,在器物的延续性和改进中可以发现不同时期的的器物,从实用性到加入“美的元素”的这一变化中,看到人类从实践中创新,从生活中创造的伟大进程。在这成长过程中,我们的先民和前辈,历经了千辛万苦,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甚至是宝贵的生命,才有了我们今天这么样的生活。我们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善待自然,因为,这一切都来自不易”。在跟同学们交谈中,得知他们阅读了很多书籍,甚至有些同学看过《史记》、《战国策》等经典书籍,黄老师兴之所至,即席挥毫,写了“知行合一”几个大字,赠与前来研学的南汾小学师生。
下午一行人来到赤岗人文研学基地,参观了中国人类学奠基人,中山大学人类学系的创系人,对我国民族学、人类学、民俗学、博物馆学等开拓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杨成志教授故居,品读杨氏家规家训,聆听杨氏“一乡三名师”“一门双教授”的事迹及其孤身远赴大凉山,融入当时对汉人抱有敌意的少数民族部落,与他们一起生活、劳作,并作为彝汉沟通的桥梁,这种不畏艰险的毅力和勇气,体现了他锲而不舍、自成一家的开拓精神及治学严谨的科学态度、爱国爱乡的崇高品德,值得学习。
参观杨成志故居后,举办由黄乐义老师主讲的《火种:汕尾-----红色火种保护地》专题讲座。黄老师从汕尾的历史源流、红色革命史、乡贤名人等多方面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更加激发同学们爱国爱家、立志立德的远大理想。讲座结束后,杨佳鑫老师带领同学们进行《三立:立德、立志、立规》主题实践活动,让参与的同学们在生动活泼的游戏和妙趣横生的引导中,动手动脑,体会“三立”对他们未来人生轨迹的重要性。杨老师说发起人文“三立”活动之旅,是基于我国人文精神和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用以传承人文精神和规范人的行为,进 而立大志,报国家。
这样令人耳目一新的难得的身心体验教育活动,让学生们受益匪浅,纷纷表示要努力学习知识,学会做人,学会处事,学会锻炼,励志强国梦,将来报效祖国,尊老爱幼,做新时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黄乐义老师表示:我们要注重校园教育,也要结合实际,多让孩子们融入劳动实践,学习更多有用的知识,同时也呼吁大家一起关注我们的下一代。“君子不器”,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它的核心是唤醒人格心灵,从人的心灵深处唤醒自我意识,发挥潜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求知、高尚、爱己及人成为一种自觉与习惯,树立神圣的理想。人文三立教育之旅正是从这个方面出发,以实践和启发式模式,让孩子们了解祖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从而提升他们的维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会感恩。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指出:“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希望我们的活动能够影响更多孩子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