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查看: 40679|回复: 1

[论汕尾] 供销社振兴之路 该从何处起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1-10 16:52: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缘来缘去 于 2022-11-12 22:15 编辑

                      供销社振兴之路     该从何处起跑

                     陈治赠   2022年11月10日

       最近,振兴供销社为社会高度关注。有书斋式的高谈阔论,有近地气的轻描淡写。笔者以海丰县供销社的前生今世为例,从另一角度实话实说,参与如何振兴供销社的讨论、探讨。真实的内情,只有在其位谋其政的人才能说得清楚。笔者凭直观直觉班门弄斧,从外型说现状。失言之处,祈望教正。

        一、从海丰县供销社的历程,看今后的发展趋向。

      供销社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全称:供销合作社。经历了从民间合股组建、集体性质的商业组织到成为国营单位,由兴旺到衰败的过程。

      1949年11月,中央成立了中央合作事业管理局,主管全国合作事业。1950年7月,中央合作事业管理局召开了中华全国合作社工作者第一届代表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作社法(草案)》、《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章程(草案)》等重要文件,成立了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统一领导和管理全国的供销、消费、信用、生产、渔业和手工业合作社。对民用商品流通,供销社似乎大权独揽。

      海丰县现镇级供销社(下称基层社)是由民间集资合股相继成立,独立核算,自负营亏。1951年间,基层社组成海丰县供销合作总社。1952年,全县有基层社21个,股民73557人,股金95054元,设立零售门市部44个。1955年8月,海丰县供销合作总社改称海丰县供销合作社(下称县社)。县社下辖14个基层社,162个门市部,47个分销站,16个批发门市,共有职工771人,股民76961人,股金117077元(数据来源:置县至改革开放前的《海丰县志》第501至504页。黄广蓬主编)。

      1955年前,海丰县民用商品市场,由供销社(集体)、商业局(国营)和个体商铺各显神通。1955年后,合作化高潮迭起,个体商铺组织成合作商店(又称综合商店),民用商品市场由供销社、商业局、合作商店 “三家鼎立”。

     1958年大跃进,海丰县供销社(含合作商店)华丽转身并入县商业局,基层社改为商业局旗下商店,供销社由集体化成国营。商业局独占商品市场。

      1961年7月,恢复供销社(合作商店归口供销社)。延用国家统购统销政策(全称“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粮油布匹等紧稍商品凭票供应,供销社、商业局垄断了地方商品市场。

      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锐不可挡的雷霆万钧之力席卷中华大地。供销社、商业局垄断民用商品市场的地位瞬间坍塌。供销社、商业局过上了听天由命,随遇而安的日子。   

       1982年2月,国家商业部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和粮食部合并,组建新的商业部 。保留了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牌子,设立了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保留了省以下供销合作社的独立组织系统。

       1988年,海丰县县社属下有17个基层社,7个县公司,6个综合商店,511个经营网点,共计职工2784人。1991年,海丰县供销系统发包门店411个,承包职工1610人。其中:县公司发包门店81个,承包职工623人,基层社发包门店330个,承包职工987人。2004年,海丰县县社属下基层社17个,县公司9个,代管乡镇综合公司6个,全系统干部职工3900人(数据来源:改革开放后的《海丰县志》第378至379页。蔡忠主编)。

      目前,海丰县县社及其基层社名存旗不倒,但曾经的辉煌和不可一世的雄风已成昔日黄花,风光不再。国家不可能回头再推行“统购统销”政策。供销社也不可能恢复原来的经营模式。其未来的发展,只能是另辟途径。

        二、从海丰县县社及其基层社面对的3个基本问题,看其未来发展之不易

       1、县社及其基层社处于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夾层的尴尬地位。

      供销社既是国家的行政单位,又是国营企业。具有既要执行行政指令,又要顺应企业规律的双重属性。头上两个“家婆”各有治家本领,媳妇难当。

      计划经济下日常生活必需品的供销模式,依赖于统购统销(计划分配)。统购统销的基础是国营和集体的计划生产。现在,日常生活必需品由私营和个体自主生产,供求受市场经济制约。国家没有实行统购统销政策。计划经济下的经营模式,再也不适应社会现实。县社和基层社双重属性,摆脱不了体制约束和计划指令,而市场经济的正常竞争又铁面无情。

      2、县社及其基层社的竞争对手林立,振兴无异白手起家。

      当前,商品流通领域,有大型综合商场,实体商铺,农贸集市,个体摊贩,电商网购,各有相对应的生存基础。县社及其基层社几乎是“三无单位”。一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原有的门店,有的产权已经转移,有的已经出租。供销社实际运作的经营门店,基本上消失殆尽,荡然无存。二是无资金积累。近40年来,正常的营业收入逐渐锐减,积累可能完全归零,堪称“一穷二白”。国家能拨多少启动资金,据说还是未知数。三是“手下无強兵猛将”。近40年来,基本上没有招工(1996年间曾有过内部招工,但没有实际安排工作),随着老员工不断凋谢,只存相对年青的行政人员充当光棍司今,支撑门面,系统内现有队伍,堪当先锋、挂帅的商业人才可能凤毛麟角。要招兵买马,好象没有下达编制。

      3、农村不再是县社及其基层社的广阔天地。

      依据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和2022年党的二十大精神,供销社的复兴,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县社及其基层社服务的主要对象是农村。供应种子、化肥、农药和生产工具,推动农副产品流通。农村现在连义务教育都找不到生源,县社及其基层社在农村设供销门市,无非是门可罗雀,多此一举。更何况本地的农副产品,能自我消费的不劳供销社费心,只有本地消费不了的农副产品,才需要供销社“统购统销”。

        三、从历史上的成功经验,因地制宜选择供销社振兴的起跑点。

       海丰县基层社是由民间参股,集腋成裘,开基发祥。现在的县社和基层社是经营萎靡不振的国企,再加上原来的股权事往日迁等原因,再发动民间个人集资参股发展供销社可能不容易。由供销社、企业和农民集体集资参股组建新型的供销体制,可能更符合新形势。

      近数十年来,县社和基层社在改革过程中付出了艰辛努力,与民营企业真诚合作,探索、打造和推出了不少农副产品的著名品牌,如:虎噉金针、海丰油尖、联安有机米……。其中,县社与广东中荣农业有限公司发展虎噉金针品牌的合作,不失是值得复制的优选模式。

      海丰县有太多的农副特产需要推出。现在,有的国企的户外作业时兴委托外包。县社和基层社长期积累和新探索的未竞发展项目,不妨供鉴、变通、尝试。
       ……

      条条大道通北京,路在脚下。供销社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战略决策,任重道远。祝愿海丰县供销系统不负众望,不误重托,不辱使命。

(三张相片来源网络。供销社从坐商到关门大吉到送农资下乡的深刻变化可见一斑)

微信图片_20221110122216.jpg

微信图片_20221110122222.jpg

微信图片_20221110122226.jpg


楼主热帖
[三唯论点] 日本強盗为何敢于侵犯我中华大地
[三唯论点] 老师,您好!
[三唯论点] 纪念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48周年
[三唯论点] 同心同德 携手并肩 奔向美好的明天
[三唯论点] 海丰县红城中学老师坚守军训现场
[三唯论点] 中共中央、国务院:支持教师积极管教学生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3 09:38:55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进入微信
供销社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全称:供销合作社。经历了从民间合股组建、集体性质的商业组织到成为国营单位,由兴旺到衰败的过程。

从海丰县县社及其基层社面对的3个基本问题,看其未来发展之不易。

多谢网友们关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