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商银行
查看: 14943|回复: 0

[汕尾] 汕尾某凉茶店被查出,往凉茶里违法添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7-3 09:01: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汕尾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3年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第六期)

  根据2023年汕尾市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计划,汕尾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近期组织开展校园、餐饮食品、特殊食品专项抽检,抽检餐饮食品、食用农产品、糖果制品、饮料、方便食品、冷冻饮品、调味品、粮食加工品、薯类和膨化食品、水果制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饼干、特殊膳食食品、速冻食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婴幼儿配方食品、乳制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等18种食品大类共589批次样品。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检验和判定,其中抽检项目合格样品574批次、不合格样品15批次,主要检出微生物污染、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等问题。不合格样品基本情况如下,其余具体产品抽检结果见附件。

  一、微生物污染问题

  (一)陆河县城百仕烫小吃店使用的麻辣烫碗(抽样日期:2023-04-25),陆河县河田镇邓坤小吃店使用的饭碟(抽样日期:2023-04-25),汕尾市红海湾遮浪新有记快餐店使用的餐碟(抽样日期:2023-05-05),汕尾市城区柳味螺蛳粉店使用的碗(抽样日期:2023-05-07),海丰县海城瑞峰椰子鸡火锅店使用的碗(抽样日期:2023-05-10),海丰县海城匠居美食店制作销售的厚切三文鱼刺身(抽样日期:2023-05-11),汕尾市海皇刺身餐饮连锁有限公司制作销售的原条三文鱼柳(生食动物性水产品)(抽样日期:2023-05-15),均检出大肠菌群项目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广东省科学院测试分析研究所(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

  (二)海丰县海城蛙小淲餐饮店制作销售的凉拌猪耳(抽样日期:2023-05-09),海丰县渝味坊小吃店制作销售的凉拌莲藕(抽样日期:2023-05-18),均检出菌落总数项目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广东省科学院测试分析研究所(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

  (三)汕尾市城区匠心寿司店制作销售的三文鱼刺身(抽样日期:2023-05-06)和希鲮鱼刺身(抽样日期:2023-05-06),均检出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项目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广东省科学院测试分析研究所(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

  (四)陆丰市城东第八号便利店销售的老香橼(标称生产企业:陆丰碣兴凉果厂;规格型号:480克/罐;商标:达兴宝及图形商标;生产日期/批号:2023-01-05)检出霉菌项目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广东省汕尾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

  二、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问题

  (一)陆河县河田镇邓坤小吃店制作销售的酸菜(抽样日期:2023-04-25),海丰县城品螺香小吃店制作销售的酸笋(抽样日期:2023-05-12),均检出二氧化硫残留量项目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广东省科学院测试分析研究所(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

  三、非食用物质和非法添加物

  (一)汕尾市城区宏壹凉茶店制作销售的咳嗽2号(凉茶)(抽样日期:2023-04-25)检出麻黄碱项目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广东省科学院测试分析研究所(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

  汕尾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已责成相关县(市、区)市场监管部门及时对不合格食品及其生产经营者进行调查处理,依法查处违法生产经营行为,督促企业履行法定义务,查处情况由企业所在地负责案件查办的县(市、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按规定公开,有关信息可在我市相关县(市、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上查询。

  汕尾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此提醒广大消费者:应当在正规可靠渠道购买所需食品并保存相应购物凭证,要看清外包装上的相关标识,如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和地址、成分或配料表、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等标识是否齐全并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不要购买无厂名、厂址、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产品,不要购买超过保质期的产品,不要购买公布的不合格产品。欢迎广大消费者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监督,关注食品安全抽检信息公布,如在市场上发现本次公布信息中所涉的不合格食品,请及时拨打当地投诉举报电话12345或12315。

  附件:1 监督抽检产品合格信息(2023年第六期).xls

2 监督抽检产品不合格信息(2023年第六期).xls

3 不合格项目说明.wps

不合格项目说明

一、微生物污染

(一)菌落总数。菌落总数是指在被检样品的单位质量(g)、容积(mL) 或表面积(cm2)内,所含能在严格规定的条件下(需氧情况培养基及其 pH、培养温度与时间、计数方法等)培养所生成的微生物菌落的数量,以菌落形成单位(CFU)表示。菌落总数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标,并非致病菌指标。其卫生学意义主要是:一是作为食品被微生物污染程度,即清洁状态的标志,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的卫生状况;二是预测食品耐保藏性。一般来讲,食品中菌落总数数量越多,食品腐败变质的速度就越快。如果食品的菌落总数严重超标,将会破坏食品的营养成分,使食品失去食用价值;还会加速食品的腐败变质,可能危害人体健康。菌落总数超标说明生产经营企业可能未按要求严格控制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条件,或者包装容器清洗消毒不到位;还有可能与产品包装密封不严,储运条件控制不当等有关。

(二)大肠菌群。大肠菌群是国内外通用的食品污染常用指示菌之一。其卫生学意义:一是作为食品受到人与温血动物粪便污染的指示菌;二是作为肠道致病菌污染食品的指示菌,提示食品被致病菌(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等)污染的可能性较大。食品中大肠菌群不合格,说明食品存在卫生质量缺陷,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危害。大肠菌群超标可能由于产品的加工原料、包装材料受污染,或在生产过程中产品受人员、工器具等生产设备、环境的污染,有加热处理工艺的产品加热不彻底而导致。餐饮具中出现大肠菌群超标的情况,一般是由于餐饮具的清洁消毒不彻底造成的,具体原因可能是消毒剂的浓度不足、消毒的温度设置过低、消毒的时间不足等等;也可能是由于消毒后,工作人员的操作不规范,如上完卫生间后洗手不彻底、个人卫生状况未达标、双手没有清洁彻底之前就摆放餐具等原因造成的。

(三)霉菌。霉菌是真菌的一种,以寄生或腐生方式生存。霉菌有的使食品转变为有毒物质,有的可能在食品中产生毒素,即霉菌毒素。食品中的霉菌含量一般以霉菌数表示。食品中霉菌数是指食品检样经过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计数所得1g或1mL检样中所形成的霉菌菌落数,通常以CFU/g或CFU/mL表示。

霉菌数是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指示性指标,其食品卫生学意义是作为判定食品被霉菌污染程度的标志。霉菌是常见的真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食品受霉菌污染后,不仅颜色、味道可能发生改变,其中的营养物质也会遭到破坏,降低其食用价值;且很多种霉菌能产生毒素,危害人体健康。

食品中霉菌超标的原因,可能是原料或包装材料受到霉菌污染;也可能是产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环境或生产设备卫生状况不佳;还可能与产品储运条件控制不当有关。根据我国现行有关标准规定,蜜饯类食品中霉菌数的限量标准为≤50CFU/g(CFU/mL)。

二、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

(一)铝的残留量(干样品,以Al计)。含铝食品添加剂(比如钾明矾、铵明矾)可用作膨松剂、稳定剂。按标准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但长期过量摄入铝可能与儿童智力发育障碍、软骨病、骨质疏松等疾病有关。铝残留量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个别生产经营企业为增加产品口感,在生产加工过程中超限量、超范围使用含铝添加剂,或者其使用的复配添加剂中铝含量过高,而在粉丝、粉条产品中,还可能是生产经营企业使用的原料受环境原因,天然含有较高含量的铝本底所致。

(二)二氧化硫残留量。二氧化硫是食品加工中常用的漂白剂和防腐剂,遇水以后形成亚硫酸。二氧化硫被氧化时可使食品的着色物质还原褪色,亚硫酸对食品的褐变有抑制作用,对细菌、真菌、酵母菌也有抑制作用,因此既是漂白剂又是防腐剂。二氧化硫进入人体内后最终转化为硫酸盐并随尿液排出体外。少量二氧化硫进入人体不会对身体带来健康危害,但若过量食用会引起如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

二氧化硫不符合标准的原因可能有,个别生产经营企业使用劣质原料以降低成本,其后为了提高产品色泽超量使用二氧化硫;也有可能是使用时不计量或计量不准确;还有可能是由于使用硫磺熏蒸漂白这种传统工艺或直接使用亚硫酸盐浸泡保鲜所造成。根据我国现行有关标准规定,腌渍的蔬菜中二氧化硫的最大使用限量为0.1g/kg。

三、非食用物质和非法添加物

(一)麻黄碱。又称左旋麻黄碱、麻黄素,是一种生物碱。临床用于预防支气管哮喘发作和轻症的治疗,消除鼻黏膜充血所引起的鼻塞等。不良反应包括:大量与长期使用可产生震颤、焦虑、失眠、头痛、心悸、心动过速、出汗及发热感;晚间服该药可引起中枢神经兴奋等。服用麻黄碱后可明显增加运动员的兴奋程度,属于国际奥委会严格禁止的兴奋剂。不合格的原因是可能是不法商家为了增加凉茶功效,吸引更多“回头客”,往凉茶里违法添加药物成分。

汕尾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3年6月29日

楼主热帖
[城事报料] 汕尾市政协原副主席邱晋雄被提起公诉!
[城事报料] 汕尾市供水总公司原党委书记、总经理邹海群接
[城事报料] 村民对村干部心存怨气散布不实信息被查处...
[城事报料] 城东镇公办小学2023年一年级招生入学工作方案
[城事报料] 海城镇新园小学2023年秋季一年级新生招生公告
[城事报料] 汕尾联动发展区与广东自贸试验区签署合作倡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