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戴镜兵 于 2023-9-4 14:45 编辑
满门忠烈垂千古 ——记赤坑沙大村曾氏一门四烈士事迹
海丰县赤坑镇沙大村梨园,耸立着一座庄严雄伟的烈士纪念碑。纪念碑正面镌刻着:沙港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碑上方镶嵌着五角星,纪念碑底座四周密密麻麻刻着100多位先烈的英名。这些先烈有的牺牲在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有的牺牲在抗日战争中;有的牺牲在抗美援朝时期。他们的英名与日月同辉,他们的革命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曾广世、曾昭孝、张杏、曾水宝四位烈士的英名,在沙港革命烈士纪念碑上赫然在目。他们是赤坑镇沙大村鹅地“曾氏一门四烈士”。
积善之家 向往革命 赤坑镇沙大村鹅地与石望村毗邻,村子四周群山环绕,只有一条羊肠小道与外面的世界相联系。20世纪20年代初,沙大村鹅地有二百多村民,偏僻的地理位置,在乱世之时,沙大村鹅地仿佛是一个“世外桃源”。 村子里的曾景溢和曾广世兄弟一家,他们三代同堂,人丁兴旺,家族资产也算殷实,他们拥有五栋大厝共20多个房间。曾氏兄弟不但开设了草鞋厂,还有一班锣鼓队和十多亩田地。他们分工不分家,曾景溢负责草鞋厂的生产与销售、锣鼓队的训练与外出表演,曾广世负责农业生产。
曾氏男人喜爱习武,祖祠成了他们习武的好去处。 曾氏兄弟性格开朗,喜欢结交社会上的仁人志士。每逢佳节,曾家总是高朋满座。 1924年大年初四上午,在海陆丰地区颇有名气的拳师曾桂甲和范乃昌、郭学敬、何键等人结伴来到沙大村鹅地拜访好友曾景溢兄弟。热情的曾家人见有客人前来,准备了丰盛的午餐招待他们。席间,客人们说起了海陆丰农民运动,又谈起了去年8月16日,王作新强行取缔农会,扣押杨其珊等农会干部,关闭海陆丰总农会的事。血气方刚的曾景溢、曾广世听了朋友们的叙说后,非常气愤地说:“农会为老百姓办实事,哪里有错?彭湃一心想着我们老百姓,真是个好人啊!”
1922年冬已加入农会的曾桂甲听到曾氏兄弟的表态后,心里暗暗欢喜,乘机对曾氏兄弟说:“农会是农民的主心骨,许多农民表示,死也要干农会,不知你们兄弟意下如何?”
曾景溢说:“我支持农会,用得着我们兄弟,绝不含糊!” 曾桂甲听后,端起面前的酒杯,对曾氏兄弟说:“我今天在此借花献佛,敬你们兄弟一杯,如若不嫌弃,沙大村的拳馆交给我来打理。” 曾景溢、曾广世兄弟纷纷从座位上站起,端起酒杯对曾桂甲说:“能得到您的指点,是我们沙大村人的造化,我们兄弟敬师傅一杯。” 从此以后,曾氏祖祠成了“仁兴馆”。曾桂甲一方面给沙大村青年传授武术,一方面向他们进行革命宣传。
坚定理想 投身革命 曾景溢兄弟七人,分别是曾广世(烈士)、曾敏幸、曾广琴、曾广九(张杏烈士的丈夫)、曾广舟和曾广有。 曾景溢是兄弟中的老大,他勤俭持家,处事公平,有担当。不但严格要求自己,勤俭持家,也绝不允许家族内的儿孙沾染不良嗜好,更不许以势压人。因此把曾氏家族管理得井井有条。
曾景溢的大儿子曾昭孝(1899—1930,烈士)和三儿子曾水宝(1905一1928,烈士)从小喜欢舞枪弄棒,更喜欢听长辈们讲民族英雄岳飞、文天祥的故事。他们性格开朗,好打抱不平,同情弱小群体,一身正气,跟其父秉性相同,是曾氏年轻一辈的佼佼者。他们自从跟随曾桂甲习武后,不但武术有了飞跃的进步,而且懂得了许多革命道理。 曾家女子也非常优秀,她们平日里在家族的草鞋作坊间制作草鞋或忙碌家庭事务,空闲时喜欢观看族中男人练习武术。自从曾桂甲等人进村后,曾家女子又多了一项爱好,那就是听曾桂甲讲外面的世界、讲革命道理。特别是张杏(曾张杏,曾景溢的六弟媳)、欧娥(曾水宝的老婆)、吴大莲(曾昭孝的老婆)、曾素告(曾景溢大女儿)和曾细二(曾景溢的小女儿),她们接受能力强,思想觉悟高,向往革命的愿望强。
1925年春,广州国民革命军东征军克复海陆丰,被迫取缔的海陆丰农会重新活动,更名为农民协会。在农民协会的领导下,成立了农会自卫军和妇女会、儿童团等社会团体。海陆丰进入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时期。海陆丰革命形势大好,曾广世和侄子曾昭孝、曾水宝参加了六区农民自卫军。 曾景溢的两个女儿曾素告和曾细二、六弟媳张杏、大儿媳妇吴大莲、三儿媳妇欧娥一起参加了“沙大村妇女会”。张杏被选为沙大村妇女会长。曾景溢对革命非常支持,他把“仁兴馆”腾出来当“沙大村妇女会”办公地点。 “沙大村妇女会”成立的当天晚上,曾景溢专门请了一个戏班到村头戏台表演海陆丰传统戏曲。在戏曲演出前,村民们热情邀请曾景溢上台讲话。
曾景溢面对乡亲们的盛情,只好上台发言,他说:“自古以来,农民都是无依无靠的,如今,我们不但有了农民协会,还有了妇女会和儿童团。以后,大家在生产、生活中遇到困难,受人欺负就有了靠山,大家说,是不是?”“是!”台下传来经久不息的掌声。 1926年冬,曾广世、曾昭孝和曾水宝都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张杏参加了共青团。从此以后,曾氏家族紧紧跟着共产党,沙大村成了我党坚强的堡垒村。 “沙大村妇女会”在张杏的领导下,办得风生水起,妇女会的工作经验经常被六区(现属赤坑、陶河、大湖镇)妇女会当作典型加以宣传、推广。张杏成了六区妇女们的学习榜样。
艰苦斗争 经受洗礼 1927年4月12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在上海发动了反革命政变。7月15日,汪精卫反共,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彻底失败。 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敢于斗争,敢为人先的海陆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动了三次武装起义。11月1日,第三次武装起义取得胜利后,共产党人彭湃同志,按照上级的指示,于11月21日,在海陆丰创立了中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同时宣告海陆丰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海陆丰革命根据地虽然建立起来了,但是四周都是虎视眈眈的国民党反动派,为了巩固、扩大海陆丰革命根据地,新生的苏维埃政府号召全民皆兵。把农民自卫军改为赤卫队,号召18岁至45岁的男人参军,妇女组建妇女会,有条件的地方组建妇女武装,儿童组建儿童团。 11月下旬,赖月婵在上级的指派下,来到六区组建妇女粉枪队。她以六区女子党团员为骨干,四处奔波,宣传革命,组建妇女武装。 群众基础扎实的“沙大村妇女会”成了赖月婵组建妇女粉枪队的首选地之一。她依靠张杏会长,发动沙大村妇女积极响应苏维埃政府的号召。 张杏接受赖月婵交代的任务后,积极开展宣传动员工作。最后,吴大莲、殴娥、曾素告、曾细二、曾施柚(张杏牺牲后,曾施柚为沙大妇女会负责人)等人都参加了沙大村妇女粉枪队。沙大粉枪队成立后,在张杏的带领下,投入到艰苦的训练。为了让姐妹们尽快掌握军事技术,赖月婵指派曾桂甲到沙大村训练妇女粉枪队。曾桂甲再次来到沙大村,开始了他更为辛苦的教练生活。
对党忠诚 献身革命 1928年2月下旬,国民党反动军队四路围攻海陆丰革命根据地。红二、四师官兵在海陆丰赤卫队的配合下,跟敌人进行了顽强的战斗,但是,由于敌我双方力量过于悬殊,3月1日,海陆丰苏维埃政府撤退到山区,继续领导海陆丰人民与敌人进行斗争。 5月3日,在省委委员赵自选同志的领导、指挥下,红二、四师在海丰全县赤卫队的配合下,发起了反攻海丰县城的战斗,但是,由于红二、四师配合不当等原因,反攻海丰县城之战无法取得胜利。敌人再次向海陆丰革命根据地增兵,同时,在当地土豪劣绅的配合下,组建了许多反动民团,然后,对红色村庄进行围剿。 曾广世、曾昭孝和曾水宝随六区赤卫队转移到山区,坚持与敌人战斗。 国民党反动军队和民团分子围剿红色村庄,其手段无所不用其极。所到村庄实行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还默许兵痞强奸妇女。一时之间,海陆丰许许多多的红色村庄成了一片废墟。
8月的一天晚上,沙大村妇女粉枪队成员正在曾景溢家的一间柴草间召开会议。由于叛徒的出卖,敌人出其不意地包围了沙大村。张杏会长挺身而出,指挥大家分散突围。为了掩护队员安全撤退,她故意鸣枪,吸引敌人的注意力。敌人缩小包围圈,张杏会长不幸遭敌人逮捕,狱中的她坚贞不屈,不久被敌人杀害,年仅17岁。
吴大莲为了焚烧文件,来不及撤退,被敌人包围在柴草间里。坚贞的吴大莲明白,一旦敌人闯进房间,自己丢了性命事小,身体遭到玷污才是最大的耻辱。她看看四周,找到一根绳索,悬梁自尽,年仅23岁。 曾素告在夜色的掩护下,从沙大村突围成功,一路狂奔,来到莲花山埔仔峒,藏在一间草寮里。天亮后,她毫无目的向北部大山逃奔,后来在一处山旮旯里被一户人家收留。直到解放后,才回到县城居委会工作,1964年与欧娥相会,1967年回家乡瞻仰沙港烈士陵园,1979年在海丰县城去世。 殴娥突围后向海边狂奔,在大湖海边遇到了一位热心的打鱼人,连夜把她送到陆丰潭西。殴娥不敢在潭西滞留,后来,陆丰后埔乡一户人家收留了她。她直至土改时才回到家乡重新参加了工作。她的一生勤俭朴素,工作认真,尽职尽责。1999年在沙大家中逝世,享92岁高寿。 曾细二突围后与家乡很长一段时间失去了联系。直至1958年在陶河镇杨古铺与殴娥相遇,才重新与亲人团聚。享87岁高寿。 曾敏幸当晚负责村头放哨,突围后下落不明,时年25岁。 国民党反动军队围剿沙大妇女会,只抓到张杏,逼死吴大莲。他们心有不甘,放火把曾氏五座大房屋烧毁。当晚,冲天大火映红了沙大村的天空,曾氏家产一夜之间化为灰烬。从此以后,曾氏家人四处逃亡,偌大的家族被战火捣毁。 在山区中坚持与敌人战斗的曾广世、曾昭孝和曾水宝,听说家人被杀害,家产被烧毁,他们恨得牙痒痒,发誓与国民党反动派势不两立,一定要为家人报仇。 1928年冬天,曾水宝参加了陆丰后仔石割仔战斗。战斗中,曾水宝奋不顾身,英勇杀敌。无奈,敌我力量过于悬殊,为了保存实力,指战员下令撤出战场。负责掩护战友们转移的曾水宝,顽强与敌人战斗,不幸中弹牺牲,年仅23岁。
1928年12月下旬,曾广世被赤卫队派回六区侦察敌情。由于叛徒的出卖,不幸遭敌人逮捕杀害,年仅37岁。
1930年3月,曾昭孝参加了陆丰县牛路头战斗。战斗中,他不怕牺牲,冲锋陷阵。为了突破敌人的最后一个阵地,他请命出击,不幸被敌人机枪击中,倒在了冲锋路上,壮烈牺牲,年仅31岁。 曾景溢的五弟曾广琴,1927年11月参加了广州起义。战斗中,他的两腿、背部中弹受伤,倒在了冲锋路上,后被战友从死人堆中救出,送往后方医院治疗,枪伤治愈后,他再次投入到党的地下工作中,直至1949年,广州解放后,他因身体原因,经党组织批准回沙大老家休养,享86岁高寿。 解放后,曾广世、张杏、曾昭孝、曾水宝被人民政府评定为革命烈士。 曾氏一门四烈士,正所谓:开泉掘井争得全民解放,饮水思源莫忘先烈功勋。 口述人:曾向标 文字整理:戴镜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