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查看: 27825|回复: 0

[论汕尾] 我们要用什么办法拯救农村戏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1-12 23: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们所说的所谓“农村戏”是指在农村演出的戏班以及他们的剧目,并没阶级区分。这些所谓的“农村戏”是海陆丰地区文化传承的坚实有力的力量之一,然而最近二三十年来,我们的农村大戏台下看戏的人越来越少了,有的农村真正做到人在台上演,台下只有神灵在捧场了。这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我们又该拿什么办法去拯救农村戏呢?



在汕尾市区或海丰县区里,由于人口比较密集,所以任何一个神庙演大戏,台下都不会缺观众。在汕尾的很多农村里,由于留守村落的人口稀少,所以农村里演戏,来戏台下捧场的人就寥寥无几了。有些农村晚上演大戏的时候,台下就只剩下几个神庙或村事务管理者们充充门面,基本上就没什么人来看戏了。而戏台上演员们也早已习惯这种自个儿表演并没有观众的夜晚了。他们唱戏权当唱给神灵看,他们接受演戏的邀请其实就是以庆祝某神灵诞辰为名目的。农村和市县区里相比,人口数量远远比不上,还有中老年人数量更比不上。现在汕尾市内很多戏班的观众来源就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们,一般的年轻人没有性情观看这种既古老又富有地方特色的艺术表演,所以拯救农村戏的第一个要素就是人口,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中老年人,这个阶段的人口要多。


海陆丰地区是一个非常有文化底蕴的地方,这里孕育了富有地方特色的戏曲表演形式,但是由于缺乏宣传和教育,我们的地方戏越来越没落,唱腔不匀称、表演过单一、表情动作太浮夸、剧目太老套等等,这都是没有进步的一种体现。我们看看潮剧、粤剧等等有被足够重视并真心实意推广和培育的剧种,它们从说念唱打到生旦净末丑的 表演,另外还有剧本的创作和新剧目犹如雨后春笋那样推陈更新,他们的戏曲从来不怕没有观众而且新颖有活力。哪像我们的农村戏那样,不是某某人中元就是某某人中元;不是叫苦连篇就是哭腔震天地,难道除了这些我们就没别的表演形式了吗?唱起曲来走调、武打开始后只是象征性的笔划笔划,这样怎么能吸引住观众呢?说句实在话,拯救农村戏的关键在于戏种本身以及戏班本身。角色青黄不接是一大遗憾,表演又十分随意,那就是自己把埋葬自己的泥土一点一点地往自己身上撒了。


因此没有观众或观众稀疏是情理之中的了,毕竟吸引不住年轻人,年轻人有他们的娱乐方式,千奇百怪、门类齐全,就单单一部电视、一部手机就能玩死一台戏、一个戏班。所以必须有比较好看的剧目上映,这样才能慢慢地把年轻人以及更多的中老年人吸引过来。无论是在表演方面还是在剧本创作方面,都是要努力取悦观众并且让更多的观众在戏台下驻足、观看。我们有时候真担心我们这个地方的本土戏曲会衰落到走入历史博物馆的地步,现在的年轻人不愿意坐下来看一场戏,他们将来也一样不会跑去戏台下捧场的。那么现有的一些中老年人就成为了本土戏曲最后一批倔强的观众了,而且他们的数量会越来越少,到时候哪怕是城市里的戏也会步现在农村没有观众的后尘。

楼主热帖
[三唯论点] 有条件的支持地摊,有条件的支持管理
[三唯论点] 我们支持摆地摊
[三唯论点] 父亲也需要爱
[三唯论点] 想过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摆地摊的原因吗
[三唯论点] 中专生的逆袭
[三唯论点] 少点编撰吧,多点实际观察观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