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昆明市区一学校,一个年级只招到4个娃!
“去年我们一年级招了9名学生,后来又转学过来2名,共有11名。我们以为,这只是暂时出现的问题与困难,今年应该会好一些。”杨天华说完这句话,停顿了一会儿才说:“但没想到,今年9月以来,我们学校仅招到4名一年级新生,这令我们很困惑,也很茫然!”日前,昆明市西山中元育英实验学校有关人士向春城晚报新闻热线0871-64100000反映:该校今年一年级才招到了4个孩子,遭遇招生困难。
“一年级,4人” 杨天华是昆明市西山中元育英实验学校的投资人,该校位于昆明市西山区马洒营南片区,是一所经西山区教育主管部门批准成立的民办学校。校园占地6000多平方米,在校教职工32人,是一所面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上学的学校。
杨天华说:“我是2010年接手这所学校的,当时学校仅有100多名学生。后来,经过我们加大投资、对师资队伍进行打造和提升,学校得到了好的发展。学生人数最多时达到700多人,解决了许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上学困难问题。”
昆明市西山中元育英实验学校校长陆正位说:“今年我们很重视招生工作,很早就启动招生方案,还主动到小区内宣传,希望孩子们能就近读书。但是最后只招到了4个娃娃。”随后,陆正位向记者出示了一张目前学生就读情况表格,上面清晰地写着:“一年级,4人。”
陆正位说:“虽然一年级只有4个人,但我们还是非常重视,将他们编成一个班,有2名老师专门进行教学。”
“我们的教学不会放松,对每个孩子,我们都很重视。几年来,我们的教学工作也得到了家长们的认可。”陆正位补充说道。
说起学校学生总体情况,陆正位说:“现在六年级有3个班,一共126人;五年级3个班,115人;总的有300多人。高年级毕业了,以后学校继续办学,就会很难了。”
老师:人少能精准教学
11月20日,记者来到一年级一班,这个班里有许多课桌,只有4名孩子在里面上课,两名女孩、两名男孩。
其中6岁的邓同学父母是从大理到昆明的务工人员,现在住的地方,离学校很近,只要10多分钟就到了。
记者:“在这儿学习开心吗?”
邓同学:“开心。”
记者:“离家远吗?谁送你来上学?”
邓同学:“不远。早上是爷爷送,晚上是妈妈来接。”
7岁的马同学说,他家也在附近,他在学校学习得很开心。记者问马同学:“你们班上同学少,孤不孤单?”马同学说:“不孤单。”
班主任王艳清告诉记者:“这是她从教以来带的人数最少的班级,只有4名学生。在以前,最少都有50名。学生少对孩子来说,朋友会少些,不是很热闹。但有一个好处就是,老师在教学上,能精准辅导到每一个孩子的学习,而孩子多的班级,是很难做到的。”
王艳清说:“我也经常带孩子做游戏,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因此,从总体上来说,孩子们并不觉得孤单。”
随后,记者采访到古同学的妈妈,她表示:“班上人少挺好的。老师教得好,也辅导得好,我们根本就不用担心孩子的学习。孩子回家来也基本没有作业,在学校老师就辅导做完了。”
记者问古同学妈妈:“班上人少,会不会担心孩子孤独?”她回答:“不担心,我感觉孩子还是挺快乐的。”
负责人:两大原因导致学校招生难
说起两年来只招到15名娃娃入学,杨天华坦言:“这主要是社会环境发生了大的变化。”
原因一:现在公办教育在发展,公办学校办学规模大了,许多孩子(包括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入学的条件也放宽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只要有居住证,就可以免费读公办学校,这一大变化使得许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都不再选择民办学校就读。
原因二:一些外来务工人员流动性大,生源不稳定。 杨天华说:“虽然学生越来越少,但我们还是要坚持把学生教好,一个也不放弃。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做的本职工作。”杨天华说。
专家:树立品牌转换赛道破解困局 对于一个学校只招到4个娃这一现象,记者采访了昆明市人大代表、教育法制专家、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民办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李春光。他表示,近年来,许多民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都遇到了学生人数锐减、招生难的困境。像昆明中元育英实验学校这两年新生招生遇到的问题,使许多民办学校的举办者感到十分焦虑。 2021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出台《关于规范公办学校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通知》,该通知明确提出“新建居住社区配套建设的义务教育学校,应当建为公办学校”,各地政府大力发展公办义务教育学校,这使得许多生源流向公办学校。加之生育率不断新低,适龄学生在不断减少,这对民办学校招生可以说是雪上加霜。
民办学校可考虑从多方面“突围” 办出特色。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都是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公办学校天生具有一定“优势”,民办学校想要不同于公办学校,必须办出自己的特色,否则将面临淘汰。 树立品牌。各个民办学校之间可以相互合作,进行集团化办学,通过资源整合,办出具有一定特色的学校从而打响品牌,树立良好的品牌将有助于民办学校健康发展。
转换“赛道”。当招生困境难以破解时,各民办学校举办者可考虑从办学的“赛道”转到为学生提供服务的“赛道”。通过组织游学活动、提供兴趣培训等方式,给当地学生、家长提供优质的非学科类服务。(记者左学佳摄影报道;视频制作:周柯妤 刘权乐 王宇衡) 来源:春城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