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298|回复: 0

[陆丰] 绘就基层治理新“枫”景——东海街道推动“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综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6-4 15:55: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年来,陆丰市东海街道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准确把握基层治理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提档升级为抓手,解锁“一二三四”工作模式,全面推进“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促进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提质增效,绘就东海基层治理新“枫”景。近日,该街道“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工作受省委平安办通报表扬。
1048094.png
 进驻部门共同处理群众诉求。

  强化“一个架构”  把好基层治理“大航向”
  东海街道坚持“党建红”引领“综治蓝”,积极构建齐抓共管的综合治理指挥体系,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工作走深走实。
  开展“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以来,该街道认真坚持“党建红”引领“综治蓝”,以党工委领导、街道主导、综治协调为原则,专门成立“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全面完善由党工委书记牵头抓全局,分管政法副书记协调抓具体,综治、信访、司法、派出所等多部门齐抓共管的综合治理指挥体系。
  该街道落实每月召开安保维稳形势研判会议,及时分析社会稳定形势,强化工作部署安排,切实从源头上防范化解矛盾风险,确保合力推动“1+6+N”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工作走深走实。

1048094.png
 东海街道工作人员开展调解工作,化解矛盾。

  畅通“两个渠道”搭好基层治理“连心桥”
  东海街道以综治中心为主阵地,以“民情地图+全科网格”为主链条,畅通线上、线下两个矛盾纠纷化解渠道,实现矛盾纠纷第一时间调处、民生问题第一时间解决。
  在推进“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过程中,该街道着力解锁“一二三四”工作模式,首先做到提档升级,完善阵地建设,以高度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抓好社会治理(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高标准建成“一厅七室”,打造开放式“去窗口化”接访大厅,完善功能室硬件设施配套。
  该街道进一步落实综治、司法、信访等职能部门长期进驻,法庭、检察室、派出所等政法力量以“定时值岗、平时约岗、即时到岗”的方式进行轮岗,切实推动矛盾纠纷化解“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服务”;进一步加强做到数字赋能,织牢全科网格,通过街道设立了“大中小微”四级网格化管理,在173个小网格基础上,科学精准划分920个“微网格”,配备了214名专职网格联防队员,明确10项全科网格职责任务,构建全街道基层治理“一张网”。
  该街道进一步依托“民情地图+网格化”联动,加强监督网格日常运行情况和事件闭环处置,打通基层治理服务“最后一纳米”。去年,网格员上报自行处置矛盾纠纷235宗,100%化解在当地,实现“微事不出格、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

  健全“三项机制” 串好基层治理“聚能环”
  东海街道聚力健全“排查化解——受理流转——跟踪督办”闭环工作机制,着力加强沟通协调、强化调查核实、精细分类处理,进一步推动基层治理工作提质增效。
  该街道进一步健全排查化解机制,以实现“主动创稳”。街道常态化开展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每半个月集中开展1次有针对性的重点排查,全方位收集涉土地、劳务、经济等基层纠纷信息,捕捉风险隐患“弱信号”,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去年,主动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6宗,已建立销号式动态台账,化解率达100%。
  该街道进一步健全受理流转机制,以实现“快响快办”。街道接访大厅实施一体化联动,畅通“直通——分类——协同”全程办理机制,统筹整合信访受理、群众来访、六员上报、12345便民热线等各类渠道矛盾纠纷,流转至相关事权的进驻部门进行处置,打造“只进一扇门,解纷万家事”的形象。去年,该街道接访大厅共接待群众82批次,当场化解矛盾纠纷36件,其余事项均转由相关职能部门处置;各类渠道受理流转矛盾纠纷类事项共255件。
  同时,该街道进一步健全跟踪督办机制,以实现“提标提速”。通过对分流交办的事项明确责任领导、明确承接部门、明确办结时限,实行全链跟进、全程督办、全体考核,做到任务量化、时限具体化、责任明确化,确保各项任务在各部门“接得住、落得实、做得好”。去年该街道共收到上级转办信访事项83宗,已全部办结;受理上级部门指派的市民留言件53件、12345便民热线矛盾纠纷类事项37件,办结率100%。

1048094.png
 调解员为群众调解劳资纠纷。

  突出“四级联动”  唱好基层治理“合奏曲”
  东海街道按照“四级联动、多元协同”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四级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机制最大效能,凝聚基层治理合力,全方位协同推进,创新打造基层治理融合体。
  在开展“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中,该街道着力健全联动机制,以确保多层级功能联动运行。巧用网格员“移动探头”敏锐发现、精准排查和处理初级、简单矛盾纠纷,善用“一村一民(辅)警”强化基层联防联控,做精、做细、做实村级矛盾纠纷调解处理“前哨站”,着力打造镇街“主阵地”。同时配套落实“分级负责、分类处理”运行机制,定权定责,确保不漏一案,最大限度把各类社会矛盾风险发现在苗头、解决在基层。
  该街道认真统筹联动资源,以确保多维度资源融合支撑,通过“中心吹哨,部门报到”,发挥进驻部门和轮值部门等基层社会治理主力军作用,联动协调公检法司力量,对社区矫正执法活动进行监督、纠正,提升矛盾调解能力水平。同时,依托23个社会治理工作站和73个调解小组,有效整合“一村一法律顾问”、93名“法律明白人”“五老人员”等基层资源、专业力量,强整合、夯底座、聚合力,科学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筑牢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共同基础。
  该街道进一步提升联动服务,以确保多渠道推动齐头并进。街道坚持以综治中心为平台,建好用好吹哨报到、分流交办等机制,畅通“群众——村(社区)——综治中心——党工委”四级环链解纷流程,利用线上线下双渠道排查、受理的各类事项信息共享,各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同时,由司法、法院等部门不定期召开讲座和培训会,为调解员讲解矛盾纠纷高发领域法律知识,提升调解员法律素质水平,增强调解员依法化解矛盾纠纷能力,做到情理法并重,最大限度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该街道还进一步强化联动跟踪,以确保多流程业务跟踪督办。按照“受理登记——事项研判——制定方案——评估分拨——实地调查——组织调解——签订协议——司法确认——回访反馈——结案存档”十步流程,实行全链条跟踪服务,确保接诉即办、定时催办、超时督办,防止矛盾激化升级。此外,该街道积极推动诉讼与非诉讼对接,对适宜调解的纠纷,法院在立案登记前,按照自愿、合法原则,适当引导当事人选择诉外调解,去年,诉前调解210宗,大大节约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和优化司法审判资源。
  汕尾日报记者 李济超 通讯员 卢超雅

楼主热帖
[汕尾资讯] 陆丰市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 认真学习贯彻省
[汕尾资讯] 党建引领聚活力 乡村振兴焕新颜——陆丰市甲
[汕尾资讯] 陆丰内湖镇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
[汕尾资讯] 陆丰推进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
[汕尾资讯] 陆丰举行安全咨询日活动
[汕尾资讯] 碣石镇部署整治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歪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