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商银行
查看: 10316|回复: 0

[汕尾] 汕尾:加力提速推进“百千万工程” 赋能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6-13 10:54: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市民网-客服 于 2024-6-13 10:56 编辑

在5月9日召开的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暨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会上,通报了2023年度省实施“百千万工程”考核评价结果,其中,汕尾获评地级市优秀等次,陆河县获评消薄类县(市)优秀等次,海丰县入选省首批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试点名单。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为加快推动汕尾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是党的初心之源。习近平总书记有着深厚的“老区情怀”,多次提及老区苏区振兴发展。革命老区再出发、实现全面振兴,是新征程的“必答题”。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出台系列政策意见,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老区苏区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振兴发展。随着“百千万工程”加力,广东革命老区苏区发展正在提速。

当前,汕尾革命老区正深入开展“明珠系列”攻坚行动,以产业发展为老区振兴发展赋能,提升人居环境颜值,优化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持续推进改革,汇聚社会力量参与合力,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

微信截图_20240613095842.png


近年来,汕尾能源和装备制造千亿级产业集群加速崛起。图为汕尾(陆丰)海洋工程基地一角。汕尾日报记者 黄奕锋 摄


扭住产业发展“牛鼻子”
眼下,满弦开工的海陆丰大地,项目建设“热火朝天”。

汕尾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比学赶超、奋勇争先,努力实现换道超车后发崛起。2023年汕尾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为1430.84亿元,同比增长5.0%,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值得一提的是,全市新引进产业项目172个,实际到位投资额282.37亿元,新增开工项目140个,新增投产项目104个。

近年来,汕尾加快产业园区项目建设,规划20片海洋牧场,擦亮“龙龙金”甘薯、汕尾粉签、汕尾牛肉丸“土特产”品牌,打造晨洲蚝乡等10条精品线路、68家民宿,大力发展海上风电等产业集群,以实际行动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硬实力”。

大力推动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做大做强做优海上风电产业,加快谋划打造新材料产业发展平台……在产业发展赛道上,汕尾步履不停,争先进位,积极承接产业有序转移,着力构建完善现代化产业布局,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深圳致力于加快打造“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在产业版图上,汕尾愈发闪亮。汕尾积极对接深汕特别合作区,着力打造成为合作区新能源汽车零配件配套基地。

“转”出一片新天地。汕尾在推进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中持续发力。截至目前,全市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园区累计投入开发建设资金148.27亿元。

提升人居环境颜值
谈论起“百千万工程”与群众的切身关联,靓丽人居环境是最好的回答。

自实施“百千万工程”以来,汕尾市以“明珠一号”为抓手,攻坚改善生活空间,推动环境风貌双提升,不断提高圩镇建设品质,着力提升城乡颜值。

此前,汕尾要求各县(市、区)规划“绿美街景”布局,因地制宜,在每条街道适当选择种植适生范围广、抗逆性强、生态效益稳定、景观性好的优良乡土树种。

汕尾市农业农村部门数据显示,2024年全市行政村(社区)计划种植乔木822060棵,累计已种植乔木757213棵;全市行政村(社区)已完成740个绿美小公园建设;各县(市、区)村庄绿化美化工作共投入财政资金2113.63万元,获捐金额约6160.078万元,获捐苗木共计113266棵。

去年以来,汕尾以“明珠一号”攻坚行动为抓手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海陆丰大地掀起了人居环境整治的热潮。

人居环境优化提升后,直接受惠的便是群众。

走进红海湾开发区田墘街道内湖村,只见家家户户庭院整洁,房前屋后绿树成荫,湖光山色交相辉映。

类似焕“新颜”的乡村还有很多。2023年以来,汕尾共投入资金约28.8亿元,完成239个圩镇人居环境提升项目,让村村有美景,处处皆画卷。

实现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双提升


人口,是衡量城市发展的重要指标。在全国人口总量减少的形势下,去年,汕尾常住人口自2010年来首次实现正增长,达269.13万人。


“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汕尾聚焦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使群众真正成为“百千万工程”的受益者。

“奔向海陆丰,只需一粒钟”。随着广汕汕高铁的开通,汕尾正式融入广州“一小时交通圈”,与粤港澳大湾区的联系日益紧密。

在城区,32条断头路被打通,总库容7.5万吨的供销公共型农产品冷链物流网络建成;在陆丰市,3个高铁站和5个高速出入口架起“融湾”桥梁;在海丰县,1324.9公里的农村公路造就“四好农村公路”全国示范县名片……内畅外联的交通不断拉开城市框架,带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教育方面,去年,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含小区配套幼儿园)、新增公办学位和公办学校(含幼儿园)教室灯光改造被列入“十件民生实事”。

医疗方面,市民最直观的感受是深汕中心医院自2021年开业以来软硬件的不断升级,让汕尾从就医“流出地”变为“流入地”。

民生保障方面,近年来,幸福长者食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让村(社区)的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吃上“热乎饭”。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近年来,汕尾建立健全“1+6+N”基层社会治理体系配套工作机制,深化“田字型”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系,推动全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

改革赋能县镇村高质量发展
改革,意味着自我革新。

汕尾大刀阔斧,在改革创新上“率先冲锋”。为着力激发县镇村发展动力,4月11日,“明珠三号”启动。开展“明珠三号”集成式改革攻坚行动,是汕尾着力破解制约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障碍的迫切需要。

汕尾重点聚焦农村集体经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绿美生态建设、海洋强市、教育强市、科技创新、国资国企、社会治理、营商环境优化、要素市场化配置这十大领域深化改革,为全市推进“百千万工程”添动力增活力。

例如,过去一年,汕尾聚焦基层看得见管不着问题,推动755项县级执法权限和2579个编制下放到镇街,形成“一中心四平台”,推行“镇街吹哨、部门报到”机制,确保“放得下、接得住”。

改革取得不错成效,目前,汕尾共有1县3镇60村上榜全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县镇村。

汕尾的改革以顶层设计做实谋篇布局,注重场景应用,紧扣产业发展及群众普遍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谋划实施更多基础性、引领性、集成化改革项目。

今年以来,汕尾开展了“‘百千万工程’改革创新”“持续推进营商环境综合改革、更好承接产业有序转移”“谋划推出更多创造型引领型改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打造具有汕尾特色的改革品牌”等专题深调研,绘制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路线图”“任务书”。

汕尾还注重改革方法,健全容错纠错机制,鼓励支持基层开展首创性、差异化改革实践,打通改革落地“梗阻”,打造更多改革标志性成果。

社会力量积极参与

翻开汕尾市凝聚社会力量参与“百千万工程”的成绩单,一个个务实举措振奋人心。

近日,红海湾开发区遮浪街道水龟寮村的群众惊喜发现,有不少房屋绘上了色彩鲜艳的墙绘。红海湾遮浪海滨街外立面彩绘及艺术装置灯光建设项目是中铁(广州)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助力我市乡镇(街道)风貌提升建设工作的其中一项。

企业是实施“百千万工程”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汕尾市充分调动行业企业力量,创新“发一度电捐一分钱”机制,撬动能源企业投入建设资金2.94亿元。引导本地91家建筑业企业结对全市51个镇街,形成137个项目。

一招落子,满盘皆活。汕尾携手深圳设立了位于深汕合作拓展区的深圳市—汕尾市产业转移合作园,并于今年1月揭牌成立了园区管委会,标志着深汕两地合作迈上新台阶。随着深汕两市产业共建不断深化,深圳对口帮扶搭台引线,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选择“深圳总部+汕尾基地”产业共建模式。据了解,目前汕尾全市“1+4”产业园区中有55%的项目来自深圳。

双向奔赴,合作共赢。自去年8月“双百行动”启动以来,全省多支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奔赴汕尾田间地头,破解县镇村实际产业难题。
目前,陆丰市、海丰县与深圳大学、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陆河县与深圳技术大学、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已分别签订“双百行动”结对共建协议书,将高校院所人才优势、专业优势、科研优势、资源优势融入转化为结对县(市)的发展优势。

在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中,“百千万工程”正展现万千气象。越来越多回汕创业青年投身其中,用自己的力量建设家乡,以己之长给乡村带来新风貌。与此同时,随着绿美汕尾生态建设的持续推进,各地以“乡土乡情乡愁”为纽带,抓住乡贤、外出人员等回家过年契机,开展“返乡种棵树、新年更进步”等植树活动,号召乡贤为家乡凝心聚“绿”。

以“头号力度”推进“头号工程”,一曲城乡高质量发展的“百千万工程”“协奏曲”正在汕尾奏响。
来源:汕尾日报


楼主热帖
[热点资讯] 中国海警依法驱离日非法进入我钓鱼岛领海船只
[城事报料] 海丰县住建局加强住建领域安全管理 压实安全
[城事报料] 中共海丰县教育局党组关于巡察整改进展情况的
[城事报料] 汕尾未来几日的天气如何?一起关注......
[城事报料] 汕尾:加力提速推进“百千万工程” 赋能革命
[城事报料] 龙舟竞渡,“警”色守护!汕尾公安护你乘风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