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心无挂碍 于 2024-9-7 10:10 编辑
读过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的人都知道这样的描述:“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大概就是真正的乡村。
这种情况,在毛泽东时代就出现过。虽然后来遭受到“诟病”,却也为共和国积累宝贵的工业化资金,支撑起工业化大厦的地基。
现在新农村建设虽然一日千里发展:楼房多了,许多农村家庭弃房住楼。道路宽了,平坦了,水泥化了,笔直了;路的两旁也和城市一样,都种上行道树,但原来的田间小路、小溪流纵横交错不见了。燃气进户,厕所干净了,村容变靓了,村貌清洁了,费用却高得离谱,乡村的袅袅炊烟不见了。很多自然村合并,住上了几乎一模一样的楼房。一个乡,一个县,甚至一个地区;蓦然发现都一个样子了。
过去农村走亲访友,总有些特殊的标志刻在你脑海里。比如听到水田里的青蛙声,树梢顶上夏蝉鸣叫声,淙淙的小溪流游荡着小鱼等等,时不时听到“阿叔好!”“吃饭了吗?”“老婶走好”等问候语。但是现在不行了,有时候串个门记不住门道,原因都一样,千篇一律,似曾相识。
随着村庄的逐渐消失,继之而来的是许多过去传承千年、百年的习惯和风俗,也在不经意间消失殆尽。现在没有农民养鸡养鸭了,没有村妇养猪了,因为没有地方;总不能养在楼上吧?没有鸡鸭犬豚,那种纯天然的蛋肉都成为历史,成为回味无穷的回忆。没有人烧柴了,因为已经有煤气或天然气;也就再也吃不到柴草熬制出来的香喷喷稀粥和纯天然的烙饼了,更没有香喷喷、弥漫整个村子的狗肉和猪肉。现在的面食,连馒头一点滋味都没有。乡情没了,亲情淡了,因为已经没有机会在饭点儿的时候,端一大碗粥蹲村林大树下和同村人唠嗑了;或者摘一篮子龙眼、荔枝满村子里一把把分了;兄弟姐妹长大后,成家立业,各奔东西。
我们的乡村变化得太快了,快到令人目不暇接。即使是现代诗人余光中在1972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歌《乡愁》中所构建的意象:诗中通过“小时候” “长大后” “后来啊” “而现在”这几个时序语贯串全诗,如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实物,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在我们的现实中,又被“抽象”得一干二净。
乡村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是中华民族的衣食父母和精神家园,是红色政权的根基,是中华民族的腹地,是民族危机时候的最后依托,如果消失了,我们还剩下什么呢?故乡的袅袅炊烟不见了,已经没有人记住乡愁。因为你记忆中那个真正的“家”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