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无脚蛇 于 2024-9-11 21:39 编辑
海丰县莲花山红军墓始建于1958年5月;1986年6月重修;2012年2月由海丰县人民政府立项批准建设海丰县莲花山红军烈士陵园;2013年3月筹备动工;2014年6月正式动工;2015年5月20日落成并举行烈士遗骸安葬仪式。莲花山红军烈士陵园是在海丰县莲花山红军墓原址上进行重建,占地20199平方米。
海丰县莲花山红军烈士陵园是在海丰县莲花山红军墓原址上进行重建,总投资2000多万元,占地20199平方米。红军烈士陵园纪念碑高6.6米、宽3×1.8米,烈士墓1865穴,仿古式大门排楼高8米、宽11.5米。海丰县将原红军墓800多位红军烈士遗骸与海丰县内部分地方抗日抗战武装、“两纵”等1000多位零散烈士遗骸一同安葬;将建设成环境幽美、静肃、雄壮的红军烈士陵园,更好地突出了红色基地的重要功能,让英烈的革命精神激励广大人民向着和平、自由、美好的明天英勇奋斗,勇往直前。
1921年7月,彭湃同志在海丰传播马列主义,点燃革命火种。次年7月在海城得趣书室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农会组织“六人农会”,10月成立了赤山约农会,1923年元旦成立海丰县总农会,彭湃任会长,杨其珊任副会长,会员达10万多人。在彭湃领导下,海陆丰农民运动向周边发展,同年4月海陆惠农会员达到20多万人,此后农会继续向潮梅地区发展,先后成立惠州农民联合会、广东省农会和惠潮梅农会筹备处,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席卷全国。南昌起义失败后,于1927年10月初,周恩来、叶挺、聂荣臻、彭湃、贺龙、林伯渠、刘伯承、恽代英、吴玉章、李立三、谭平山等转战来到海陆丰。而叶挺的二十四师1300多人由董朗率领下,于10月9日来到东江特委驻地海丰朝面山,随后经中共中央南方局指示,改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二师第四团。
之后,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二师(简称红二师)正式建立师部,由董朗任师长兼第四团团长,颜昌颐为二师党代表兼第四团党代表,王备任二师参谋长。由海陆丰工农革命军中挑选人员成立第五团,由刘立道任团长,张寿征任党代表。红二师参加了海陆丰第三次武装起义,于11月1日和5日克复海、陆两县城。接着于11月中旬成立海陆丰苏维埃政府,创建了全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广州起义军失败后,于1928年1月5日,由叶镛、袁裕、徐向前率领的红四师到达海丰。同年8月红四师师长叶镛牺牲后,徐向前接任师长。红四师为巩固发展海陆丰苏维埃政权作出了贡献。
1928年4月,海丰县委把各区农军赤卫队组成10个营,成立工农革命军独立师。1929年10月,海陆惠紫特委决定,中国工农红军第6军第17师第49团在朝面山成立,团长彭桂、政委黄强,下设三营。1930年5月成立红11军,下辖5个团,49团归红11军编制。同年11月1日改编红11军为红军第2独立师,辖第1、第2团,原49团改称第1团,彭桂为师长兼第1团团长,黄强为师政委兼1团政委。红二师、红四师和第49团、海陆丰农民武装部队同海丰人民一道,坚持了英勇顽强、艰苦卓绝的斗争,在莲花埔仔峒、召贡、赤石大安峒、黄羌、激石溪等全县各地多场次进行激烈的对敌战斗,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为巩固红色政权作出了伟大的贡献。1929年红二师和红四师撤离海丰后,红二师与红四师少部分红军与新组建的红军49团、海陆丰工农武装继续开展对敌武装斗争,取得了一次次的辉煌战果。
从1921年7月起,海陆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高举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旗帜,三次起义,创建了全国第一个工农民主政权。从1927年至1935年,红军战士与海陆丰人民坚持武装斗争8年,在中国革命史册上谱写了光辉篇章;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又涌现一批革命烈士,海陆丰人民再谱写出一曲曲英雄赞歌。
图片/无脚蛇
文源/搜索于百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