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学者型的驻村第一书记,“80后”林延斌在其驻地海丰县海城镇长埔村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才干、练本领,不断突破基层发展瓶颈,深获群众称赞、当地党政认可。2023年,他以其近三年驻地经验撰写的《以巩固深化基层治理“汕尾样板”赋能“百千万工程”》获汕尾市委主要领导批示。同年,他被省委组织部评为“百名南粤党员教育优秀讲师”。
2013年8月参加工作,执教于中共汕尾市委党校的林延斌,2021年8月到海丰县海城镇长埔村担任第一书记。驻村以来,他始终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以身示范团结带领全体党员干部,紧紧围绕市委、县委、镇委的中心工作,夯实党建根基,潜心真抓实干,倾情履职尽责,务实干净干事,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作为市委宣讲团成员、党校副教授、驻村第一书记,林延斌始终坚持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通过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参加集中研讨培训、出席各种省市理论学术研讨活动等形式,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能力,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具体驻村工作中,他通过常态化给基层上党课作宣讲,推进村党总支与市委党校签署党建共建协议,完善党建阵地软硬件设施建设,邀请党校领导专家、学员及其单位到村里调研、指导、座谈、授课、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并组织村“两委”干部到市委党校加强理论学习提升能力,全面夯实基层战斗堡垒。他切实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相长,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落实到武装头脑、对党忠诚、强化作风中去,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基层工作的具体行动,为县镇中心工作蓄力赋能。
驻村以来,林延斌坚持与基层同志同吃同住同劳动,周末也经常在村里加班,以不变的初心、满腔的热情投入到为群众办实事、为乡村谋振兴当中。他用脚丈量乡村每一寸土地,在街头巷尾、乡间田野、百姓家中倾听民众声音,汇聚民众智慧,解决群众难题。
驻村不久,林延斌通过深入基层调研,形成《长埔村发展情况报告》《长埔村集体经济发展问题与思路》等多份调研报告,汇编总结《长埔村基层治理典型案例》,推动理论更好指导实践。
驻村以来,林延斌先后争取市委党校党建共建、创文创卫、照明路灯、扶贫慰问等资金共约15万元用于村相应建设;联系市委组织部、市文广旅体局等,为2个村小组各争取了健身器材;发挥党校学员来自不同党政部门的独有优势,推进农贸市场、儿童游乐场等项目尽快落地生效,以及努力联系政府部门、企业和技术人员到村里开展农田调研、土壤化验,为农田复耕、集约化和规模化开发奠定良好基础。
林延斌时常联系市委党校、县气象局、县残联、县妇联及企业等,对长埔村困难党员和脱贫户进行走访,开展各种慰问活动;与村委干部一起联系相关企业单位赞助安装照明路灯,实现驻村所有小组用上了路灯,村民夜间出行更加安全、更加便利。林延斌还为群众帮办代办各种业务,比如为残疾群众联系办理残疾证等。在组织各种“我为群众办实事”志愿活动中,林延斌切实做到“群众身边无小事,一点一滴暖民心”。
此外,林延斌发挥公共管理学科专业优势,推动驻村“一中心四小组”体系完善,整合“一村一干警”“一村一律师”“一村一脱产干部”等资源,实行“每日巡、经常访、随手做、实时报”机制,发挥“一约四会”“五治一体”作用,成功协调化解多起村舍邻里矛盾纠纷,实现“微事不出格,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2023年,其文《以巩固深化基层治理“汕尾样板”赋能“百千万工程”》获汕尾市委主要领导批示。
同年,林延斌在理论宣讲上将“学者所思”“干部所能”与“群众所盼”有效结合,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在党校和驻村开展讲座,深入解读党的创新理论、讲述最美基层故事、展现汕尾新时代新风尚,由此触动干部群众对理论的“期望点”“兴奋点”,以达到理论转化为实践和信仰的效果,被省委组织部评为“百名南粤党员教育优秀讲师”。
汕尾日报记者 洪笳荣
通讯员 曾国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