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658|回复: 0

[汕尾] 脚步丈量初心 实干振兴乡村——记城区东涌镇宝楼村驻村第一书记李艳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9-24 09:39: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驻村的三年,是一段历练与成长并存的岁月,更是一段与村民同甘共苦、携手共进的时光。”初见到城区东涌镇宝楼村驻村第一书记李艳华,她便感慨地说道。
  2021年8月,来自市委办公室的李艳华被选派到城区东涌镇宝楼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驻村三年来,李艳华与村“两委”班子紧密配合,认真履行职责、主动作为,为宝楼村的村民办了不少实事,也见证了宝楼村的发展变化。对于她来说,驻村的日子已经成为她人生中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

  抓党建
  建强组织堡垒
  “驻村,必须先把自己的心驻下,才能更好地为村民服务。” 李艳华始终用行动践行着这朴实的想法。
  刚到宝楼村时,李艳华便把熟悉情况、摸清家底作为开展驻村工作的第一步。她和村“两委”班子一起走村串户,了解宝楼村的组织建设、经济发展、自然环境等情况,理清了作为第一书记的工作思路:乡村振兴,离不开基层党组织的强力引领。为此,李艳华坚持将组织建设摆在首位,通过理论学习、队伍建设和服务能力提升,持续建强基层党组织,着力打造一支思想过硬、业务熟练、服务为民的村干部队伍。
  驻村期间,李艳华常态化带领村“两委”班子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扎实开展“三会一课”、专题宣讲和主题党日等活动,推动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真正做到党建与日常工作相融合;制定了村级议事协商规则和决策程序,确保村级事务决策有章可循、公开透明,增强村党支部引领发展能力。结合“返乡走亲”“双报到、双服务”等活动形式,积极推动机关组织资源与村基层实际相结合,努力将各类帮扶资源引入村里。同时,她还积极发展党员、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在她驻村的三年里,共培养了3名新党员、5名积极分子和1名预备党员,为村党组织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她和村“两委”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宝楼村村级党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显著增强。

  盯产业
  夯实发展根基
  “宝楼村除了具有独特文化历史底蕴外,还有‘宝楼荔枝’‘宝楼生姜’两块‘金字招牌’。”李艳华认为,要做强集体经济,关键要把“输血”变“造血”,因地制宜谋求可持续发展道路。
  李艳华与村“两委”干部全面坚持党建引领,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产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引导农民利用资源优势,通过荔枝嫁接技术,种植清甜多汁口感好的荔枝;以“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产业发展模式,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引进城区第一家荔枝加工厂——碧泉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运用先进荔枝烘干技术设备,做好产品延伸;以荔枝馆为阵地,协助举办“靓荔明珠 E帆风顺”产品带货节,将宝楼荔枝、宝楼风光、宝楼文化等资源有效对接全国市场,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助推优质农产品的销售,形成了“荔枝+旅游”“荔枝+产品”“荔枝+美食”特色产业链,从而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以产业兴旺带动乡村振兴。
  宝楼生姜因外形肥大、姜瓣粗壮、姜味浓郁、辣劲足而闻名。然而,生姜在种植过程中易发姜瘟病,轻则减产,重则绝收。为解决这一问题,在镇党委的牵线搭桥下,李艳华和村“两委”干部积极与区委党校对接,开展结对共建,建立了一块近6亩的“党员试验田”,通过“科技+良种+园区”模式,改良土壤,科学引进防治病虫害的技术,把三四年“轮种”模式升级为每年“连种”模式,提升了生姜的产量。同时,村里还引进姜立方农业食品有限公司,推动建立“企业+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与农户签订生姜种植合同,企业为农户提供种子、化肥、技术,农户负责种植,企业则按保底价回收,降低了种植风险,增强了农户增收的信心。三年来,李艳华还多次协调派出单位及相关部门,采取“工会采购”“食堂采购”“个人订购”等方式开展消费帮扶,累计销售生姜3000斤,进一步拓宽生姜及各类农副产品的销售渠道,确保农户种植无忧、销售无忧。
  在李艳华的引领下,经过村干部和村民的共同努力,曾经集体经济薄弱的宝楼村,如今已焕然一新,产业兴旺,村民收入大幅增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有盼头了!”村民们高兴地说。

  办实事
  为民排忧解难
  “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谋幸福是党员干部的初心,也是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李艳华时刻牢记这句话,并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她的诺言。驻村期间,她始终做到深入村民家中,了解群众的所需所盼,尽己所能为他们排忧解难。
  “一到收成季,大家需要用摩托车把农产品一车车运到快递点,既不方便还增加了成本。”村民余大叔说。受制于物流瓶颈,宝楼村收成的农产品难以及时出村成为了村委和村民最为“头疼”的问题。得知这一情况后,李艳华便马不停蹄地与市邮政部门对接沟通,在她的努力下,成功在村内设立了电商快递服务点,在推动生鲜冷链物流建设的同时,大大提升了农产品的销售效率和保鲜能力。
  在日常巡查中,她发现村里的个别田间小路没有安装路灯,村民夜间出行极为不便。于是她向驻镇工作队汇报,申请安装15支太阳能路灯,为村民夜间出行提供便利,真正实现了“点亮一盏灯,照亮一段路”。
  当得知村党建公园要进行升级改造时,李艳华积极向深圳对口帮扶协作汕尾指挥部和市委办公室等部门争取到50多万元资金,使村党建公园得以顺利完成升级改造。如今,村党建公园已成为了党员干部和群众开展党性教育、文化娱乐、集体活动的重要场所。
  ……
  “李书记实打实地为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我们亲眼见证了村里的变化,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村民余大叔笑着说。
  面对如今宝楼村的欣欣向荣,李艳华深情地说:“三年的驻村时光让我难以忘怀。这段经历让我与村民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虽将挥手告别,但宝楼村的每一次蜕变,都凝聚着我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爱与责任!”
  汕尾日报记者 张文滨

楼主热帖
[汕尾资讯] 侨兴街道携手中国电信打造“数字乡村智慧管理
[汕尾资讯] 侨区普法进校园 帮助学生系好人生“第一颗纽
[汕尾资讯] 侨兴街道社工走访慰问特殊群体
[汕尾资讯] 遮浪街道:“理论+实践课堂”推动“入户联心
[汕尾资讯] 红海湾旅游巡回法庭揭牌启用 涉旅纠纷实现快
[汕尾资讯] 红海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打造宜居美丽乡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