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查看: 11760|回复: 0

[论汕尾] “兵运英雄”戴永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0-21 22:27: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兵运英雄”戴永良
◎戴镜兵
遭遇无奈与困境
戴永良于1895年一个平凡日子里在海丰县西坑陂坑村这个风景秀丽、民风淳朴的地方呱呱坠地。自幼年起,他便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天赋与品质——聪明伶俐,好学不倦,仿佛每一本书、每一个字都能触动他内心深处的求知渴望。他刻苦奋进,不畏艰难,无论是炎炎夏日还是凛冽寒冬,总能看到他勤奋读书的身影。
戴永良不仅才智过人,更有一颗宽广而温暖的心。他自小就心怀大志,不仅仅满足于个人的学业成就,更时刻将目光投向那更为广阔的天地,关心着民间疾苦,渴望能为百姓做些什么。他热心助人,无论是邻里间的琐事还是远方陌生人的求助,只要他能做到的,都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
然而,青年时期的戴永良却遭遇了时代的无奈与困境。尽管他满腹经纶,才华横溢,但时局动荡,国家蒙难,他空有一腔热血和报国之志,却难以找到合适的舞台去施展。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他无奈地选择了受聘于黄羌双圳圩的一间私塾,成为一名默默无闻的老师。
在私塾里,戴永良展现出了他作为教育者的卓越才能。他认真负责,对待每一个学生都如同自己的孩子一般,耐心教导,循循善诱。他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为这个国家培养出更多有识之士,为民族的未来播撒下希望的种子。
然而,他并没有因为身处私塾而与世隔绝。相反,他一边认真教育学生,一边密切关注着社会的动态。他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时局的变化,思考着如何能够在这个动荡不安的年代里,为国家和民族做出更大的贡献。他的心中始终燃烧着那团不灭的火焰,期待着有一天能够迎来属于自己的机遇,去实现那早已在心中生根发芽的伟大理想。
1922年的深冬,寒风凛冽,大地被一层厚厚的白雪覆盖,显得格外寂静而肃穆。在这个寒冷的季节里,双新官背洋发生了一起因租地而引发的风波,事件的主角是余坤等六位朴实的农民,他们与海城的地主朱墨之间因为土地租赁问题产生了激烈的矛盾。
这场风波的起因是朱墨地主对农民的剥削日益加重,不仅租金高昂,还常常以各种借口克扣农民的收成。余坤等六位农民不堪重负,决定联合起来,向朱墨提出抗议,要求合理降低租金,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然而,朱墨地主却仗势欺人,不仅拒绝了农民们的合理要求,还威胁要对他们进行报复。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戴永良出现了。他早已听闻了这场风波,心中充满了对农民的同情和对地主的愤慨。他深知,这场风波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租地纠纷,更是农民们对封建剥削制度的反抗和斗争。于是,他毫不犹豫地站到了农民们的一边,积极参与了整场风波的策划。
戴永良利用自己丰富的知识和敏锐的洞察力,为农民们出谋划策,指导他们如何更好地组织起来,如何更有效地与地主进行斗争。在他的带领下,余坤等六位农民逐渐从一盘散沙变得团结一致,他们开始有组织地进行抗议活动,向外界传递着农民们的诉求和呼声。
同时,戴永良还积极联系海丰农民运动的领导人,向他们汇报了这场风波的情况,并请求他们的支持和帮助。在他的努力下,海丰农民运动的领导人很快便派来了工作人员,与农民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沟通。他们鼓励农民们要坚定信心,继续斗争下去,并承诺会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援助。
最终,在戴永良的带领和海丰农民运动领导人的支持下,余坤等六位农民成功地加入了农会组织。他们成为农民运动的一员,开始更加积极地参与各种斗争和活动,为争取农民的权益和解放而努力奋斗。这场风波不仅让戴永良有机会接触到海丰农民运动的领导人,更让他深刻体会到了农民运动的伟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组建十三坑农会
1923年的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里,余坤等六位农民在海丰总农会的坚定支持下,经过不懈的努力和斗争,终于迎来了他们官司的胜利。这一消息如同春风一般,迅速传遍了整个乡村,给农民们带来了极大的鼓舞和信心。
戴永良与余坤等六位农民在这场官司中并肩作战,共同经历了无数的艰辛和挫折。他们深深地感受到了农会组织的强大力量和重要作用,也更加坚定了为农民争取权益、推动社会变革的信念。
胜利之后,戴永良与余坤等人满怀激情地回到了他们的家乡。他们深知,要想让更多的农民摆脱封建剥削和压迫,就必须将农会组织的力量延伸到更广阔的天地。于是,他们着手组建黄羌十三坑农会,并得到了广大农民们的积极响应和支持。
在筹备过程中,戴永良凭借其卓越的领导才能和深厚的群众基础,被推选为十三坑农会的首任会长。他深感责任重大,但也充满了信心和决心,誓要带领农友们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光明大道。
十三坑农会成立后,他们选择了十三坑孙屋作为办公地点,这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便于与农民们进行沟通和联系。同时,他们也明确了自己的宗旨和任务,即受海丰总农会的领导,为农民们争取更多的权益和福利。
戴永良带领农友们迅速展开了行动,他们向地主老财们发起了猛烈的攻势,要求减租减息、改善农民生活。在这场斗争中,他们充分展现了农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也赢得了广大农民的支持和拥护。
经过一系列的斗争和协商,地主们终于被迫让步,同意了农民们的要求。这一胜利不仅让农民们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也极大地提升了农会组织的威信和影响力。戴永良和农友们深感欣慰,他们知道,这只是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和机遇等待着他们。
从此,十三坑农会在戴永良的带领下,成为农民们心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了他们前行的道路。他们将继续为农民争取权益、推动社会变革而努力奋斗,直到迎来一个更加美好、更加公正的世界。
激情燃烧的岁月
19255月,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革命的浪潮在中华大地上汹涌澎湃。在这个关键的历史时刻,戴永良经过深思熟虑和不懈奋斗,终于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一决定不仅标志着他个人政治生涯的重要转折,也预示着他将肩负起更加艰巨而神圣的使命。
加入党组织后,戴永良深感责任重大,他深知自己必须为党的革命事业贡献出全部的力量和智慧。他认真研读党的文件和指示,深刻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不断提升自己的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
同时,戴永良也积极投身于党的实际工作中。他深知,要推翻封建剥削和压迫,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就必须依靠武装斗争。于是,他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着手筹建黄羌双圳农民自卫队。
在筹建过程中,戴永良充分发挥自己的领导才能和群众基础,深入乡村、田间地头,与农民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他耐心地向农民们宣传党的政策和主张,激发他们的革命热情,引导他们加入自卫队的行列中来。
在选拔自卫队队员时,戴永良十分注重队员的素质和能力。他亲自深入基层,了解农民们的实际情况,选择那些身体健壮、勇敢果敢、忠诚于党的得力干将。在他的精心组织和选拔下,双圳农民自卫队迅速组建起来,成为一支充满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队伍。
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卫队的战斗能力,戴永良还积极组织队员们进行军事训练和演练。他亲自指导队员们学习使用各种武器和战术,提高他们的战斗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在他的带领下,自卫队队员们逐渐成长为了一支训练有素、纪律严明的队伍。
通过戴永良的辛勤努力和无私奉献,双圳农民自卫队不仅为党进一步开展武装斗争准备了充分的人才和物质基础,也成了当地农民们心中的一支坚强后盾。他们深知,只要有戴永良和自卫队队员们在身边,他们就有了战胜一切困难和敌人的信心和勇气。
从此,戴永良和他的双圳农民自卫队成为党的革命事业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将继续在党的领导下,为推翻封建剥削和压迫、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努力奋斗,直到迎来一个更加美好、更加光明的未来。
风云突变的日子
1927412日,那是一个阴霾笼罩、风云突变的日子,蒋介石在上海悍然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向中国共产党和革命群众举起了血腥的屠刀。这一事件犹如晴天霹雳,震惊了全国,也给海陆丰地区的党组织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
然而,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狰狞面目和残酷镇压,海陆丰党组织并没有被吓倒,而是迅速认清了形势,展现出了坚定的革命意志和顽强的斗争精神。他们深知,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才能打破国民党反动派的阴谋,保卫革命成果。
于是,海陆丰党组织迅速行动起来,组织起了一支支有生力量,准备发动农民武装起义。在这场生死存亡的较量中,海陆丰的农民们展现出了惊人的勇气和决心,他们纷纷拿起武器,与国民党反动派展开了生死搏斗。
1927年的夏天,海陆丰第一次农民武装起义如火如荼地展开了。在党组织的领导下,打破了国民党反动派妄图在海陆丰“清党”的企图。这次起义不仅彰显了农民们的革命热情,也极大地鼓舞了海陆丰党组织的斗志。
紧接着,第二、三次海陆丰农民武装起义也相继爆发。在这两次起义中,中国共产党展现出了强大的领导力和组织能力,他们精心策划、周密部署,确保了起义的顺利进行。同时,起义也锻炼和考验了中国共产党,使他们在实践中逐渐成熟起来,为后来的革命斗争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在这三次起义中,戴永良都积极参与其中,并发挥了重要作用。虽然他并不擅长冲锋陷阵,但他的组织能力和策反能力却是非常强大的。他深知,要想取得起义的胜利,就必须充分发挥农民军的战斗力,同时也要尽可能地争取国民党官兵的支持和加入。
因此,戴永良在起义中积极组织农军,加强训练,提高他们的战斗能力。同时,他还深入国民党内部,进行策反工作,成功地争取了一些官兵的支持和加入。这些官兵在起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起义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戴永良的出色表现赢得了党组织的认可和赞誉。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忠诚和担当,也为海陆丰地区的革命斗争做出了重要贡献。
走上党的领导岗位
1927111日,那是一个值得海陆丰人民永远铭记的日子,海丰第三次农民武装起义取得了辉煌的胜利。这场起义不仅是对国民党反动派的一次沉重打击,更是海陆丰地区革命斗争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起义的胜利,为海陆丰人民争取到了宝贵的革命成果,也为后续的革命斗争奠定了 坚实的基础。
起义胜利后,彭湃同志深知,要想巩固和扩大革命成果,就必须尽快筹建苏维埃政权,让人民真正当家作主。他积极响应上级的指示,全身心投入到苏维埃政权的筹建工作中。他深入基层,广泛听取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为苏维埃政权的建立提供了有力的群众基础。
经过紧张的筹备,1121日,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海丰苏维埃政府终于宣告成立。这一天,整个海陆丰地区都沉浸在一片喜庆的氛围中,人们纷纷走上街头,欢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海丰苏维埃政府的成立,标志着海陆丰地区革命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也为后来的全国苏维埃运动树立了榜样。
紧接着,为了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海丰召开了第一届党员代表大会。这次大会汇聚了海丰地区的优秀党员代表,他们共同商讨党的未来发展大计,为革命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在这次大会上,戴永良同志因其出色的表现和卓越的领导能力,被选举为海丰县第一届党委委员。
戴永良同志深知这一荣誉的来之不易,他更加坚定了为革命事业奋斗终身的决心。他深知,作为党委委员,自己肩负着更加重大的责任和使命。他不仅要继续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还要积极投身于党的各项工作中,为海陆丰地区的革命斗争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戴永良同志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斗志和饱满的热情,他深入基层,了解民情民意,为农民群众排忧解难。他积极参与党的各项工作,为苏维埃政权的巩固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928123日,正值寒冬腊月,海丰这片饱经风霜的土地上再次迎来了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第二届全体党员代表大会的召开。这次大会不仅是对过去一年革命斗争的总结,更是对未来革命道路的展望和规划。在这次大会上,戴永良同志凭借其坚定的革命信念、出色的组织能力和卓越的领导才能,成功当选海丰县第二届党委常委(当时未设书记一职),并兼任兵士委员会主任。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誓言要继续为革命事业奋斗,为海陆丰人民的解放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戴永良同志在兵士委员会的工作中,展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领导力。他深入基层,与士兵们打成一片,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积极为他们争取权益。同时,他还致力于提高士兵们的政治觉悟和战斗能力,使他们成为革命斗争中的中坚力量。因此,他被誉为“兵运英雄”,深受士兵们的尊敬和爱戴。
“兵运英雄”永垂不朽
然而,革命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192831日,海丰县城及各集镇不幸失守,这对海陆丰的革命斗争造成了巨大的打击。面对这一严峻形势,红二、四师在海陆丰农军、赤卫队的紧密配合下,迅速展开了多次反攻行动。尽管战士们英勇无畏、浴血奋战,但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反攻行动最终未能取得成功。
面对挫折和失败,海陆丰的革命者们并没有气馁。19284月,广东省委高度重视海陆丰的革命斗争形势,派出了省委常委张善铭和省委委员赵自选两位同志亲临前线,指导反攻海陆丰县城的战斗。他们与红二、四师及地方武装共同制定了周密的反攻计划,誓要一举夺回失地。然而,由于红二、四师在反攻战中配合不当,加之敌人防守严密、火力凶猛,反攻县城的计划再次落空。
面对重重困难和挑战,戴永良同志没有退缩。他深知,只有继续策反国民党官兵,削弱敌人的力量,才能为革命斗争赢得更多的胜利。于是,他毅然决定深入国民党设在河婆的兵营,进行秘密策反工作。然而,这次行动却遭到了叛徒的出卖。19286月的一个夜晚,戴永良同志不幸被捕。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和威逼利诱,他坚贞不屈、宁死不屈,最终惨遭杀害,年仅33岁。
戴永良同志的牺牲是海陆丰革命斗争史上的重大损失。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却为革命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英勇事迹和革命精神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为革命事业奋斗终身。


楼主热帖
[三唯论点] 历史与现代交织的梅陇农村
[三唯论点] 正气凛然耀千秋 ——记海丰县赤坑镇赤花雅兜
[三唯论点] 追寻红色记忆,黄羌在行动
[三唯论点] 一饭千秋,名垂万古
[三唯论点] 革命英魂的璀璨与陨落 ——记革命英雄董良史
[汕尾资讯] 用生命书写忠诚的烈士 ——记陆丰上英镇浮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