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查看: 15509|回复: 0

[论汕尾] 教育:寻回本心之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0-22 14:46: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育:寻回本心之旅
◎陈龙
微信图片_20241022143253.jpg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有人频繁前往寺庙、道观,虔诚地祈求神佛的庇佑,渴望自己和家人能够拥有安康富贵的生活。然而,其中或许存在着一种误解。曾有人不无讥讽地说道:“仅仅花费十几元的香火钱,怎么可能换来价值上亿的福报呢?”这看似调侃的话语背后,是否隐藏着更为深刻的含义呢?
当我们踏入佛堂,实际上是在追寻一种觉悟。佛,即觉者、悟者。有人将“明心见性”这四个字作为座右铭高悬于家中,这无疑是对觉悟的一种深刻认知与感悟。仔细剖析“觉悟”二字,拆开来看便是“明心见性”。“觉”字从水旁,寓意着智慧如同清澈的泉水一般,源源不断且纯净澄澈;“悟”字从心旁,则着重强调内心的觉醒与领悟。
在这个纷繁复杂、充满诱惑与挑战的世界里,我们需要适时地低下头,静下心来,认真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当我们真正能够做到明心见性,达到觉悟的境界时,我们也就成为自己心中的那尊“佛”。正如如来佛祖曾经所言:“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佛,归根结底不过是觉悟了的人;而我们,依然在不断探寻着佛的境界,努力走向觉悟的彼岸。
微信图片_20241022143247.jpg
毛主席也曾说过:“七亿人民尽舜尧。”舜与尧,皆是古代备受尊崇的圣人。在印度语中,“佛”的含义正是圣人。
再来看“孔孟之道”,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深刻的智慧和道德准则。孔子大力倡导“仁”,他认为仁爱是一种源自内心深处、不求任何回报的真挚情感。孟子则着重强调“义”,他觉得道义是对仁爱最好的诠释与践行。见义勇为、救死扶伤等行为,皆是道义之举,无需回报,方能彰显出仁爱之心的纯粹与伟大。
孟子有云:“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他深刻地告诫我们,仁是人的本心所在,义是人的必行之路。如果偏离了这条大道,失去了本心却不去努力找回,实在是一种悲哀。学问之道,其核心就在于寻回我们曾经失去的本心。
民族英雄文天祥在他的衣带背后留下了一首绝命词:“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这正是指明了学习的方向
微信图片_20241022143235.jpg
中华文化认为,人具有本心和习心之分。本心是先天就具备的道德意识和价值观念的根源,它纯净而美好;而习心则是后天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心理习惯和思维方式,它可能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偏离本心,当然,也有可能在本心的引导下不断地进行修正和完善。
关于人性的本质,孟子主张“人性本善”,他认为人天生就具有善良的本性;而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他强调人的本性中存在着恶的一面,需要通过后天的教育和修养来加以改变。然而,《三字经》已经为我们给出了答案:“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这清晰地表明,教育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寻回我们失去的本心,让人性中善良的一面得以彰显和发扬。
微信图片_20241022143242.jpg
那么,真善美又究竟是什么呢?科学知识的运用,应当是真心实意地服务于人类社会,为人类谋进步和发展贡献力量,而绝不是用来制造危害和灾难。所有的教育形式,包括宗教教育在内,都在致力于寻求善的本心,努力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和谐。艺术则是对美的追求,它通过美的行为来追求心灵的宁静与满足,见证社会的美好,帮助我们找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真善美,正是支撑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的基本内核。教育,无疑就是这场寻回本心的神圣旅程。
微信图片_20241022144400.jpg
作者简介:
陈龙,广东演讲学会副会长,广东省国学教育促进会德育专委会专家委员、首席讲师,汕尾市演讲与口才学会会长。


楼主热帖
[三唯论点] 历史与现代交织的梅陇农村
[三唯论点] 正气凛然耀千秋 ——记海丰县赤坑镇赤花雅兜
[三唯论点] 追寻红色记忆,黄羌在行动
[三唯论点] 一饭千秋,名垂万古
[三唯论点] 革命英魂的璀璨与陨落 ——记革命英雄董良史
[汕尾资讯] 用生命书写忠诚的烈士 ——记陆丰上英镇浮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