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含绿量”?
构建全业态绿色能源体系红海湾旅游区,两座高耸的烟囱矗立在广东红海湾发电有限公司(下称“红海湾发电公司”)生产厂区。作为汕尾市的骨干发电企业和重要电源点,红海湾发电公司总装机容量达2578.5兆瓦。它虽是燃煤大户,整个厂区却绿植环绕、干净整洁。去年,该公司被省政府评为广东省节能先进集体,是当年全省唯一获此荣誉的火力发电单位。
生产一度电需要多少克煤炭?在红海湾发电公司,答案是300克左右,约等于6颗鸡蛋的重量。
“我们一直秉承‘克煤必省’的节能生产思想,积极开展降能耗科技攻关,大力推进汽轮机通流改造、热力系统改造、燃烧器改造等一系列节能改造项目。”红海湾发电公司副总经理、正高级工程师陈庆辉说。近年来,红海湾发电公司加强科技攻关,引领传统能源产业不断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升级,三年来投入约4.5亿元对现有的四台汽轮机实施通流部分的节能增效增容改造,改造后每台机组供电标准煤耗预期可降低8—10克/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煤约12万吨。
走进红海湾发电公司运营一体化平台的智控中心,只见在“一体化管控平台”显示屏上实时更新着各项污染物排放数据,每项数据都远低于国家规定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得益于静电除尘、湿式电除尘、石灰石湿法脱硫、SCR烟气脱硝等技术的创新应用,红海湾发电公司的烟气排放达到超洁净水平,并实现全厂废水“零排放”。
眼下,红海湾发电公司正高效推进5、6号机组扩建工程,计划建设两台1000兆瓦节能高效、清洁环保的超超临界煤电机组,努力将每克煤“吃干榨净”,降低“含碳量”,提升“含绿量”,实现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的双赢。
科技创新是加快能源转型、发展能源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红海湾发电公司的绿色转型是汕尾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一个生动缩影。作为省定位的电力能源基地,汕尾电源总装机容量达917万千瓦,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占比达28.95%,初步构建“风光水火核储”一体化、全业态新型综合绿色能源体系。
新型电力系统是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打造能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载体。“我们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以保障电力安全供应和推动电力绿色低碳转型为主线,多措并举推动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建设。”南方电网广东汕尾供电局总经理谢秉恩表示,目前该局已建成500千伏粤港澳大湾区外环东段工程、500千伏陆丰输变电工程和粤东中南通道改造等广东500千伏目标网架关键工程,提升全省电力供应保障能力,同时,统筹优化海上风电、核电、新增煤电等电源基地送出通道,建设汕尾北、中、南送电三大能源输送通道,对粤港澳大湾区负荷中心送电能力提高至3000万千瓦。
如何挖掘“新增量”?
打造海上风电全产业链基地当风速大于每秒3米,位于陆丰市后湖海域的91台“大风车”便会转动起来,巨大的叶片转动一圈能产生7.6度电。这些电经由海缆送达海上升压站,通过海底电缆输入电网,最后送往千家万户。
“汕尾甲子二项目风机的叶轮扫风面积相当于4个标准化足球场,叶尖转速超过‘和谐号’高铁时速。”中广核新能源海上风电(汕尾)有限公司生产准备部有关负责人许晓敏介绍。海风带来的经济效益在这里有了具象的表达,可以被精确量化,风机状态、发电量、桨叶角度、机舱、发电机和变频器等数据信息在智能化的大屏幕上尽收眼底。
“我们在汕尾已建成投产14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其中包括后湖50万千瓦、甲子一50万千瓦和甲子二40万千瓦。”许晓敏介绍,汕尾后湖项目投运之时是国内最大的海上风电项目,也是粤东地区首个海上开工、首个并网发电、首个全容量并网发电的海上风电项目。三个项目的建成投产,每年可提供清洁电能超过45亿千瓦时,可等效节省标煤约14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350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约9000公顷。
电,从海上来;机,从陆上来。距离后湖海上风电场约18公里的汕尾海洋工程基地诞生了三个“全球第一”:全球最大的18兆瓦海上风力发电的主机、全球最大的16兆瓦漂浮式海上风力发电的主机、全球单支叶片最长的128米叶片,逐步发展成为我国海上风电科技创新聚集地。
作为全球清洁能源的新竞争场,海上风电有望带动我国形成万亿元级规模的海洋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汕尾海洋工程基地集聚了明阳智能、中天海缆、天能重工等海上风电关键制造头部企业,实现了风机主机、叶片、塔筒、导管架和叶片等五大关键部件的本地化生产制造,是全省产业链条最为齐全的海工装备制造基地之一。去年,汕尾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产值超130亿元。
从最初的5.5兆瓦到如今的18兆瓦海上风电机组下线,从最初的76米到如今长度141米的叶片诞生,大国重器频频上新,产业园风电机组制造技术迭代升级,不断刷新亚太地区乃至全球海上风电装备制造纪录。
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是核心要素。未来,随着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汕尾分中心、大型漂浮式风机装备制造项目等加快建设,汕尾海上风电产业将从点到线及面,正式迈入“全链条”“集群式”发展新阶段,成为集技术研发、设备制造、检测认证、运行维护于一体的风电装备全产业链生产基地。
如何打好“集约牌”?
探索“海上粮仓+蓝色能源”模式在一排排迎风而转、化风为电的风机群中,有一台海上风机与众不同,它被安插在一个钢架纵横的白色长方体平台上。
这就是全球单体最大抗台型风渔融合网箱平台“伏羲一号”,由中广核(广东)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于2023年8月开工,总投资2亿元,全部依靠绿色能源供能。建成投运后,预计年产优质海水鱼类约900吨,年产值达到5400万元。
过去提及深远海养殖,风高浪急往往让养殖企业和渔民望而生畏。而“伏羲一号”偏偏“向风而行”。该平台不仅可以正面抗击17级超强台风,还能把风能利用起来,探索“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的融合发展模式。
为什么要把养鱼和发电放在一起?“伏羲一号”风渔融合项目科研主管刘固固介绍,风电场的设备和电缆等设施所占用的海域面积,一般不会超过整个风电场规划总面积的10%。这也就意味着,风电场有90%左右的海域面积闲置,导致海洋资源利用率不高。
虽然汕尾拥有全省第一的2.39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全省第二长的455.2公里海岸线,但要实现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在开发利用海域时也要“精打细算”。
为此,汕尾坚持以新质生产力赋能“蓝色经济”,积极探索部署多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包括“深远海养殖+智慧风电场”“海上风电+休闲海钓”“海上风电运维+渔业运输加工”等,着力打造“海上粮仓+蓝色能源”融合发展新样板。
“风渔融合项目在国际上讨论了很久,但真正落地还比较少。‘伏羲一号’风渔融合示范项目在国际上都具有一定的探索意义。”特拉维夫大学海洋生态修复专业博士杨波评价道。
新模式的探索离不开强大的科研技术支撑,这就不得不提到红海湾实验室。该实验室的全称为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汕尾分中心,是由汕尾市在2020年注册成立的新型科研事业单位,其既是广东省政府推动建设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也是汕尾市与中广核加强产学研融合、开展科技孵化的重要载体。“汕尾正加速形成以企业为主导、市场需求为牵引、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协同创新体系,不断拓展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增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华南师范大学材料与新能源学院副院长汝强说。
智能投喂设施、水下机器人、自动洗网机器人……走进红海湾实验室,各种智能装备令人大开眼界。正是这些装备为深远海智能网箱的无人化作业提供了保障,在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装备技术的支撑下,仅需几名工作人员就可以轻松远程养殖上百万条鱼。
新质生产力正推动汕尾“耕海牧渔”驶向更广阔的天地。未来,“伏羲一号”不仅将集成网箱养殖、光伏和风力发电等功能,还具备新能源制氢、水下储能等实验装备。“红海湾实验室将利用‘伏羲一号’重点开展海上风电与海洋生态互作机制研究、渔业养殖可持续生态环境建设研究等系列科研项目,助力广东打造海洋新质生产力。”中广核(广东)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潘天国说。
专家问策
华南师范大学材料与新能源学院副院长汝强
汕尾建设国际绿电创新试验区大有可为
“汕尾拥有丰富的绿电资源,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有利于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任务的实现,进而推动广东绿电高质量发展继续走在全国前列。”汝强介绍,能源是工业的粮食、国民经济的命脉,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是我国能源革命的主攻方向。
汝强认为,汕尾海域面积广阔、海上风电资源丰富,并具备毗邻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的地缘优势,建设国际绿电创新实验区大有可为。“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对清洁能源的需求将不断扩大,汕尾能源产业未来具有无限想象空间。”
他认为,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要充分开发可再生能源,进一步培育开拓配套电力系统和绿色低碳技术,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效率,支持新能源产业集聚发展,并加快培育氢能、储能、智慧能源等新兴产业,加快推进向粤港澳大湾区输送清洁电力的通道建设。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