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流山 于 2025-2-6 11:33 编辑
一个小小的粤东,因为发展需要,分成汕头、揭阳、汕尾、潮州四个地级市,但是,由于基础薄弱,缺乏雄厚的工业支撑,加上法治落后,所以,四市发展至今还差强人意,经济总量还比不上一个东莞,所以,如何急起直追、加快发展,就自然而然成为四市的时代主题。
发展首先要做好科学规划。粤东四市,最理想的行政规划,就是海丰、城区并入深圳,成立深圳市海丰区和深圳市汕尾区,陆丰、陆河并入揭阳市,潮州并入汕头市,深圳市每年各自支付500亿资金给汕头、揭阳,作为发展基金,助力两市发展。现在可行之路,就是汕尾与深圳的合作越来越深入。从深汕合作区、深汕合作拓展区的发展实践来看,深汕两地的合作、甚至走合并之路,是大势所趋,是两地发展的需要,是特区与老区携手一起奋斗的需要。
深圳自从1980年从东莞分出来之后,就成为经济特区。当时划给深圳的土地面积是1997.47平方公里,在那个时候,算是很“大方”了,毕竟,办特区还没有先例,一无经验,二无资金,三无管理知识,四无人才。所以,特区只是一种实验,如果成功了,就继续扩大开放,如果失败了,关掉就行,无伤大雅。当时的深圳,也只是一个“加工特区”,主要承接三来一补产业,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
但是,广东干部没有辜负中央的期望,硬生生杀出一条血路来。经过短短几十年,小小的深圳,去年GDP居然达到34606.4亿元,仅次于上海、北京,而且深圳的创新能力超越北京、上海。深圳产业不断升级。先后经历了“深圳代工”、“深圳仿制”、“深圳制造”和“深圳创造”几个阶段。近年来,深圳科技创新方面突飞猛进,获得的PCT国际专利数量在全球遥遥领先,基本上跟德国相当,超过英国。2024年8月27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了《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先期报告。以深圳为主帅的“深圳-香港-广州科技创新集群”,名列全球第二。现在,深圳已经成为一座国际大都市,可以说,是人类发展史上堪称史诗般的奇迹,但是,在北上广深四大城市中,深圳的面积最小,还小得可怜,现在的深圳,几乎都开发出来了,特别是土地储备,少之又少,已经接近极限,如果再不拓展,深圳想要再高质量发展,已属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如果想和上海、北京、广州3个国内一线城市一决高下,发挥深圳的“国家创新型城市”、“全国性经济中心”、“对外开放门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作用,深圳就必须想办法扩大城市面积,获得宝贵的土地资源。
汕尾恰好是深圳所需,深圳也是汕尾所需。从最近十年来,深汕合作日益密切来看,合则两利,共创共赢。从近期来看(10年内),合并的可行之路是:先设立深圳市海丰区,把海丰全部归入深圳,投桃报李,深圳每年要帮扶汕尾市500忆以上的产业,弥补汕尾因为海丰割给深圳所带来的GDP损失,条件成熟的时候,城区与红海湾合并,设立深圳市汕尾区,成为深圳第13个区。陆丰、陆河并入揭阳市,深圳也必须每年给揭阳市500忆,安置、扶持陆丰、陆河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