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商银行
查看: 7044|回复: 0

[汕尾] 集体亮“军令状”!汕尾各县(市、区)、部门表态,开年将这样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岭南春来早,发展要争先。2月6日,汕尾在乙巳蛇年第二个工作日召开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暨推进现代化产业发展部署会。


会上,各县(市、区)、功能区、各部门和企业代表纷纷围绕现代化产业发展作表态发言,立下“军令状”,将以产业体系的迭代升级,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支撑。


640.jpg



汕尾市城区委书记肖勇科
奋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滨海新城

640 (1).jpg



新的一年,城区将在“百千万工程”中争先进位,在西承东联中比拼赶超,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力争2025年GDP增长6%、总量超过370亿元。

今年,城区争取完成重点项目投资32亿元以上;投入深圳光明—汕尾城区共建产业园资金不少于5亿元,力争全区引进项目不少于15个、投资不少于30亿元;推动红草镇跻身千强镇。

同时,力争新增经营主体1.15万家;培育新质生产力,布局低空、绿能等新兴产业,力争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做强海洋渔业,启动马宫现代渔业经济产业园配套建设,推动海兴农现代海洋种业产业园、“海胆+”水产综合产业示范园运营投产,力争渔业总产值增长6%;做大滨海文旅,以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为抓手,加快西片区连线成片建设运营、东涌圩镇风貌提升、品清大道改造提升,加速海滨大道西、品清湖南岸、小岛渔村等开发建设,力争旅游收入、社消零分别增长6%、5%。


汕尾市委常委、陆丰市委书记陈伟明
奋力打造加快构建县域现代化产业体系

640 (2).jpg



陆丰将全力以赴兴产业、拼经济、谋发展,加快构建县域现代化产业体系,力争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以上、总量突破485亿元,打造碣石千强镇。

新的一年,陆丰将以“一园多区”发展模式创建省级产业园区,加快五金配件产业园、星都工业园、海工基地二期、三期基础设施建设。

推动核电生产配套设施等21个项目建成投用,启动恒明盛电缆等26个项目建设,力争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力争全年引进项目50个以上、投资总额70亿元以上,新增市场主体超1.5万家。

加快推动核电、宝丽华火电等重大能源项目建设,推动核电3、4机组核准开工,力争全市并网和在建发电能源项目装机容量达到1000万千瓦;以中船海洋装备制造基地项目为牵引,力争海工装备制造业产值增长20%;全力推动华电海洋牧场建成投产,新引进海洋牧场项目4个;加快建成华润希望小镇,联动玄武山等景区,打造黄金旅游带。


海丰县委书记郭文炯
加快构建具有海丰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640 (3).jpg



新的一年,海丰县将以“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为主抓手,加快构建具有海丰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力争2025年GDP增长5.5%以上,总量达到500亿元,梅陇镇全力冲刺千强镇,持续巩固“创先”成果。

提质升级3个省级农业产业园,加快食品谷建设,确保培育“国字头”等名牌农产品3个以上;完善深汕合作拓展区配套设施,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以上;提速推进时尚美都和3个镇级产业园建设;力争全年引进超亿元产业项目50个、到位资金75亿元以上。

稳扎稳打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52个新型城镇化项目建设;优化教育、医疗、就业等基本公共服务;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新城。

建设运营好6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和2个“连线成片”示范片区;全面推广“强村公司”“股票树”“股票田”等合作模式,加快盘活农村闲置土地、房屋、厂房等资源;力争全年游客数量、旅游收入分别增长6%、4.5%以上,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7%以上。

陆河县委书记程永东
打造“万亩千亿”大平台

640 (4).jpg



新的一年,陆河县将坚定不移走工业兴县道路,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力以赴拼经济、抓项目、促发展,力争全年GDP增长5.5%以上,超160亿元。

打造“万亩千亿”大平台,完善“一区多园”发展格局,加快推动高新区优化整合、镇村产业园建设,推进(国际)品牌酒店、电商平台、粤东现代物流产业园、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平台建设;全年计划投入产业平台开发建设资金超10亿元、承接产业有序转移项目13个、新动工产业项目9个、新投产产业项目9个。

围绕“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主导产业强链延链补链精准招商,力争全年新引进项目36个以上、投资总额60亿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以上;推动服装产业“扩量提质增效”,实现“村村有工厂、户户有就业”,力争新办富民兴村中小微工厂600个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5%;进一步打好“重法治、优服务、提效能、降成本、解难题”组合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推市场主体茁壮成长,力争新培育“四上”企业40家以上;全年安排重点项目45个、实际投资超55亿元。


红海湾经济开发区党工委负责同志谢振锋
加快打造“五区一园一基地”

640 (5).jpg



新的一年,红海湾将布局一批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力争GDP突破80亿元、同比增长5%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8%以上。

以全域街村典型示范建设为抓手,推动社会力量集成导入,力争28个村(社区)全部建成美丽宜居村。

加快打造“五区一园一基地”,培育壮大临港制造、绿电产业、高端养殖、粮食储运、生物制药等五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力争电力能源产值超54亿元,工业投资增长8%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以上。

力争谋划重点项目超25个,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推动三文鱼、百草堂等重点项目在2025年全面铺开建设,确保新招引产业项目10个以上,实际到位投资超20亿元。


华侨管理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林永长
全域推进典型示范创建

640 (6).jpg



新的一年,华侨管理区将拉高标杆、乘势而上,力争2025年GDP完成8.3亿元、增长7.2%以上,推动高质量发展提质增效。

以华电储能、物流配送中心等重点项目为抓手,华侨管理区力争重点项目投资7亿元以上,带动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全面盘活土地资源,力争引进果蔬深加工、鲜果包装等产业项目6个以上、投资额12亿元以上。

做好“土特产”文章,推进华侨省级农业科技园提档升级,打造更多“国字头”“粤字号”品牌,农业总产值增长8.5%以上;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力争规上工业增长10%以上,新增经营主体180家。

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全域推进典型示范创建,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美丽镇村典范;力争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以上,其中税收增长15%以上。


汕尾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詹响锑
全力争创国家级高新区

640 (7).jpg



新的一年,汕尾高新区将全力争创国家级高新区,力争全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450亿元,增长25%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66亿元,增长15%以上;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70%以上;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4亿元,增长10%以上;工业投资42亿元,增长10%以上。

围绕信利和比亚迪两大龙头企业,引进一批上下游配套项目,做强电子信息产业和新能源汽车零配件产业;力争全年新增规上企业10家以上,引进产业项目36个以上;力争全区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超300亿元,增长10%以上;新能源汽车零配件产业产值超130亿元,增长60%以上。

推动25家企业开展技术改造,15家企业数字化转型,实现全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超30家,科技型、创新型中小企业超85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超15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实现突破。


汕尾市发改局局长陈建华
打造一批标志性工程和改革典型

640 (8).jpg



汕尾市发展和改革局将紧扣“1+2+9”工作安排,全力以产业发展之“进”,促经济大盘之“稳”,蓄高质量发展之“势”。

全力抓项目促投资,谋划一批投资规模大、综合效益好、辐射带动强的优质项目和一批补短板、打基础、利长远的民生项目,争取各项资金落地超100亿元;滚动推进新建一批、竣工一批、储备一批,力争328个市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495亿元以上、支撑全年固投增长5%以上。

全力抓现代产业升级,加快建设中船科技等装备制造项目,推进陆丰核电、红海湾海上风电等能源项目;以红海湾绿电产业园为牵引,打造新能源汽车高地;前瞻布局新型储能、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推动一二三产增加值分别增长5.0%、5.8%、4.7%;建设中国·东盟海上风电实证基地,用好红海湾实验室创新资源,实现优势产业集群成本最低、配套最好、服务最优;力争全年新增培育“四上”企业200家;全力抓改革促发展,持续推动营商环境提档进位,打造一批标志性工程和改革典型。


汕尾市科技局局长林博府
点燃科技创新新引擎



新的一年,汕尾市科技局将聚焦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大抓四个能力提升,点燃科技创新新引擎,助力全市高质量发展。

深化创新岛2.0模式,将推动企业研发投入超19亿元,高新技术企业同比增长10%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同比增长15%以上、规上科技服务业企业营收增长10%;全力打造“链主企业+高校院所”创新联合体,推动创新岛新增入驻企业及创新团队60家。

推进全国首个海上风光氢氨储一体化和“研发+测试+检验+认证”功能一体化的海上综合能源岛示范项目实施;推动深汕中心医院、信利省重点实验室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联动华师本部资源,建设华师大汕尾校区新能源储能材料广东省重点实验室。

导入大湾区名校大院优质科创资源,建成中山大学汕尾海洋科学院;今年将培养培训各类人才300人次以上,联合龙头企业开展技术研发、成果孵化10项以上,打造一批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全力推进新质科教城建设,打造科技引领的发展先行区。


汕尾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黄宝俊
构建先进制造业产业体系



2025年,汕尾市工信局将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确保规上工业增长6%、工业投资增长5%、技改投资增长5%;实现产业平台开发建设资金超40亿元,主平台承接产业有序转移项目50个,新增“小升规”企业40家。

聚焦经济发展主线,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推进特色产业镇建设,完善镇域产业平台;加快典型镇、典型村“三线”整治,推进城乡风貌及人居环境提升新面貌。

聚焦产业集群壮大,构建先进制造业产业体系;抢抓新能源汽车风口,集聚成势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发展新型储能、“人工智能+”产业,构建新兴产业发展新格局。

聚焦园区品质提升,开辟产业发展新空间;加大园区土地收储,盘活低效用地,提升用地效能;加快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厂房、交通、水电等配套设施。

聚焦企业引强培优,助力大中小企业量质齐升;实施“百企增量”增资扩产专项行动,服务比亚迪、中船科技等一批重点项目落地建设。


汕尾市商务局局长钟雪欢
打好“五外联动”组合拳



汕尾市商务局将统筹打好“五外联动”组合拳,全力实现社消零增长3%、外贸进出口增长3.5%、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的年度目标,奋力实现一季度“开门红”。

加力扩围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力争新能源汽车销售量增长20%,完成商贸限额以上企业培育80家任务,举办汽车、家电家居、特产美食等主题促消费活动20场以上,全力推动消费稳步增长。

积极培育壮大外贸主体,争取全年围绕优势产业培育10亿级外贸龙头企业5家以上,超1亿元企业15家以上;全力挖掘新增量,实现全年进口增长6%;争取中间品贸易占外贸总量40%以上。

出台新一轮鼓励利用外资政策措施,提升外商投资吸引力;推动陆河启发食品、海丰润华实业、市区誉福大都会等一批重点外资项目加快建设进度,争取实现实际利用外资2.5亿元以上。


汕尾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郑进铅
持续提升旅游知名度



2025年,汕尾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将勇担使命,力促全年接待游客1200万人次,同比增长30%;实现文旅综合收入120亿元,同比增长20%。

推动更多旅游项目落地:重点引导企业对长沙湾片区、红海湾片区、莲花山片区等进行整体规划开发,加快推动小岛渔村、白天鹅酒店、金台山观山海、陆河乡村温泉酒店群等重点旅游项目建设。

不断挖掘旅游消费潜力:不断优化跳岛游、“冲浪+”等滨海旅游产品供给;推动红宫红场旧址连片申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带动新增A级旅游景区4家、市级旅游集散中心1个;加快市城区—红海湾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省级试点建设,串联金町湾—品清湖—红海湾打造滨海旅游黄金海岸;计划培育文旅特色镇2个、文旅特色村4个。

持续提升旅游知名度:计划新打造2个省级滨海旅游度假区,努力跻身“中国滨海旅游目的地TOP10”榜单;持续擦亮“坐着高铁来赶海”“冬养汕尾”等文旅品牌,计划举办“领鲜节”、“周末游”、马拉松赛事等特色IP活动。


来源|南方+

640 (9).jpg
640 (10).jpg
640 (11).jpg
640 (12).jpg

楼主热帖
[城事报料] 祥狮登高齐献瑞 ——海陆丰虎狮汇演见闻
[城事报料] 深切缅怀!汕尾家乡人民赶赴武汉送别黄旭华院
[城事报料] 集体亮“军令状”!汕尾各县(市、区)、部门
[城事报料] 海丰这场“狮王争霸赛”超有看头
[城事报料] 海陆丰虎狮在汕尾“炸街”
[城事报料] 汕尾本地贺岁歌曲《迎新春贺新年》,快来听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