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普宁英歌遇上甲子英歌, 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2月7日,作为汕尾市2025年新春 民俗文化系列活动的其中一项演出, 万众瞩目的“英歌相聚 战舞齐腾” 陆丰甲子英歌与普宁南山英歌新春 交流展演活动在汕尾市城区“炸街”, 现场喝彩连连,掌声雷动!
约2小时的演出,两支英歌队从有凤来仪牌坊一路巡游至凤山妈祖广场大舞台,每一秒都是亮点。激昂的鼓点、灵动的舞姿,游客们纷纷掏出手机,记录下每个精彩瞬间。
本次展演队伍分别为陆丰甲子英歌队、普宁南山英歌队。两支英歌队一东一西,同根同源却各绽异彩。
普宁英歌
在今年除夕夜, 这支队伍登上了央视总台春晚舞台, 在《潮起舞英歌》节目中惊艳亮相, 这也是英歌首次登上春晚。
表演正式开启前,普宁南山英歌队队员陈华林表示非常期待这次演出。“之前甲子英歌的教练有带队员到普宁来交流,这是我们第一次到汕尾和甲子英歌同台演出。我们是快板,甲子英歌是中慢板,不过看起来都很酷!”
据普宁英歌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普宁南山英歌队教练陈来发介绍,英歌舞过去有“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的传统,扈三娘、孙二娘、顾大嫂这些女性角色也都是由男性反串扮演。为了更好地传承英歌,2017年,陈来发打破“祖训”,抓住“非遗进校园”契机,组建了一支少年英歌队,不论男生、女生,都可以学习英歌。
2024年,普宁南山英歌传承基地在南山社区建成揭牌,时年13岁的陈锦珊入选南山少年英歌队,如今已成长为南山英歌队“孙二娘”的扮演者,在春晚舞台与中国非遗馆惊艳亮相。
“今天是两个国家级非遗之间的交流,不仅能增加甲子英歌队和南山英歌队的感情,还能共同提高演绎水平,希望大家能喜欢今天的演出!”陈来发说。
普宁南山英歌队出场。
与普宁英歌相比, 甲子英歌的节奏偏缓慢, 气势依旧豪迈。
甲子英歌甲子英歌扎根汕尾陆丰,明初自福建传入,历经武术改良,形成梁山好汉乔装智取大名府的戏剧化表达。2011年,甲子英歌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甲子镇宣传委员李志坚介绍,甲子英歌是中板和慢板的结合体,服装和节奏也有着自己的特色。“大家可以注意,在鼓声的起点有一段较为紧凑的节奏,能带给人激昂的感觉。”
“这些年来,甲子英歌秉着交流学习的心态,积极开展与潮汕英歌的交流活动,互相切磋技艺,不断提高展演水平。”李志坚说。
陆丰甲子英歌队出场。
无论快板还是中慢板,两支英歌队都倾尽全力,为游客送上最真挚的表演。真诚的心,在演出中得到传递。 这两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学生许柏章来汕尾游玩,得知有英歌表演后,他第一时间奔赴现场。观看完全程表演后,他说:“两种英歌各有各的强项,普宁英歌让我感受到了击鼓的节奏和紧张刺激感,甲子英歌带给我的更多是人声鼎沸的震撼感,今天的演出非常精彩!”
南山英歌的疾风与甲子英歌的古韵在此碰撞,每一记槌响都是对传统的致敬,每一次腾跃皆为民族精神的赓续。愿甲子英歌和普宁英歌,以非遗之名,继续舞动时代,震撼世界。
来源|南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