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商银行
查看: 10577|回复: 0

[汕尾] 花海摆成了潜艇的模样,“他一定会喜欢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月7日,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因病离世。连日来,人们纷纷自发前往黄旭华曾奋斗的地方献花吊唁,缅怀这位为国家核潜艇事业奉献一生的功勋科学家。


640 (1).jpg


对于中国人来说,黄旭华是“中国核潜艇之父”,是为国“深潜”的无名英雄,他的名字,与共和国核潜艇事业紧密相连。但在家人的眼中,黄旭华不仅仅是共和国的脊梁,更是慈爱乐观的父亲、相濡以沫的丈夫、引以为傲的儿子。


01
不言“送别”
小女儿哽咽追忆黄旭华

在小女儿黄峻的眼中,黄旭华是一个乐观勇敢的人,受他的影响,笑对人生也成为了全家人的信条。

640.jpg



在黄旭华生命的最后时刻,ICU里却传出了阵阵歌声。家人知道,黄旭华一生乐观,每次探视,病房便开起“家庭音乐会”,黄峻清楚地记得,有一次,妈妈唱了三首歌,爸爸才微微睁眼看了看妈妈。黄旭华最爱《送别》,但唯独这首歌,成了全家心照不宣的禁忌。“妈妈说不能唱《送别》,因为只要不唱它,爸爸就永远在我们心里。”黄峻说。在黄峻记忆中,父亲是那种会鼓励孩子,不干预孩子选择的家长,他愿意微笑着倾听家里每一个人的想法。黄峻表示,父亲最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对于学习,对于求知,我永远是鼓励你们的,我会尽一切的努力去支持你们。”

虽然极少言爱,黄旭华却用三十年隐姓埋名的背影,教会孩子们何为“以身许国、大爱无声”。离别时刻,黄峻表达了对父亲的爱与思念,“爸爸,我们永远爱您。长亭外,古道边,我们山海重逢!”


02
每一步都是不舍
夫人李世英含泪送别黄老

黄旭华院士吊唁仪式上,夫人李世英拄着拐杖前来告别。她走到灵前,取下帽子整理好头发,站在遗像前依依不舍,默默擦泪。

微信截图_20250212094706.png



黄旭华与夫人李世英于1956年结婚,相伴69年来,他们始终相濡以沫,携手前行。为了支持黄旭华的事业,李世英一人承担起家庭的重担,她说:“虽然很累,但习惯了。国家的核潜艇事业,要无条件支持,家里有困难就自己想办法。”



在夫人李世英眼中,黄旭华始终是个“有时候有点傻”的大男孩,嫌理发店排队浪费时间,他让妻子给自己剪了几十年的头发。2020年,黄旭华获得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采访的记者捕捉下这样几个瞬间,夫人李世英为他整理好衣服,然后转身默默离开;工作人员与黄旭华合影,夫人怕影响拍照,默默站到一旁等候;黄旭华被扶着下楼梯,夫人顾不上自己,却一直注视着他。


640 (1).gif



在中国船舶集团719所设立在武汉市中山路院区的悼念厅里,黄旭华生前的秘书向李世英介绍:“您看,我们把花做成了潜艇和海浪的造型。”李世英说:“他一定喜欢,一定会满意的。”

640 (2).jpg


03
“对国家的忠
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为了中国的核潜艇事业,黄旭华院士隐姓埋名,30年不曾回家,甚至不曾透露自己的工作。1987年,黄旭华给母亲寄去一篇报告文学《赫赫而无名的人生》,文中有一位不能透露姓名的中国核潜艇总设计师。到这时,黄旭华母亲才终于知晓“不孝”儿子沉默三十年的秘密。

640.png



再见时,母亲已93岁,黄旭华说:“对家里,我内心是有愧疚的。但事业需要我这样,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母亲去世后,遗物里的一条围巾成为了黄旭华思念的寄托。每到冬天,他只戴母亲的围巾:“有这条围巾,就如同母亲跟我在一道。”

640 (1).png



黄旭华曾说:“我非常爱我的夫人、爱我的女儿、爱我的父母。但是我更爱国家,在核潜艇事业上,我可以牺牲一切。”

也正是因为背后有着家人的爱和支持,黄旭华才能忘我地工作,使我国得以从无到有,在没有任何外援的情况下,成功研制出核潜艇。


黄旭华的一生

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致敬黄老!

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



楼主热帖
[城事报料] 花海摆成了潜艇的模样,“他一定会喜欢的!”
[城事报料] 汕尾六桂园举行“人类非遗 春节文化—汕尾大
[城事报料] 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暨推进现代化产业发展部署
[城事报料] 汕尾市海丰县委书记郭文炯:努力当好汕尾“深
[城事报料] 二马路人山人海...
[城事报料] 【活动预告】“客韵飘新城 山水入琴音”20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