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域经济活力迸发,特色产业风生水起,美丽圩镇建设日新月异,宜居宜业建设蹄疾步稳……近年来,陆丰市甲东镇以扎实有效的举措、奋勇争先的劲头和真抓实干的作风,靶向施策、精准发力,不断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实现甲东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进步。 甲东镇新建成的桥头公园。
激发产业发展新活力 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甲东镇强化统筹规划,挖掘发展潜能,坚持抓产业、增特色,进一步激发“产业脉动”高质量发展新活力。 工业强镇,园区建设掀热潮。该镇立足“新型工业镇”定位,加快推进两个“百亿千亩”园区建设,汕尾市新材料产业园已完成指挥部办公楼建设,拟建设高性能合成材料产业园;“三甲”工业园区万洋电镀城已开工建设厂房约11.8万平方米,其中2.4万平方米的定制独栋厂房已封顶。同时,该镇在招商方面“干劲十足”,不断拓宽招商渠道,精准发力,全面提升招商质效。去年该镇招引广东德力实业等17家意向企业。 农业增效,特色品牌促增收。该镇聚焦“农渔特色镇”,发展两个现代农业产业园,走“农场升级”路径,重点推进现代农业田园综合体项目和广润休闲农旅项目,培育“普薯32”“富硒红米”“蓝葆紫菜”等“一村一品”品牌。立足海洋优势,加强高位养殖场管理经营,着力推进海马和龙虾养殖产业,发展壮大紫菜、龙虾、海胆、鲍鱼“甲东四宝”产业经济。 该镇还聚焦“新业态”,激活民间烟火气,打造网红地打卡点,进一步释放市场新活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截至去年底,新增市场主体281家、个转企完成8家、培育2家“四上企业”;启用桥头文化驿站,打造“三甲营地”和大学生创业基地等新主体,发展海鲜电商点、微商点5个。此外,该镇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方面,积极探索特色种养、投资分红等实招,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增添后劲,其中已建成岱头微产业园,预计增加岱头村年收入15万元;建成石清农贸市场,预计增加石清社区年收入20万元;谋划洋美、长青、旺厝村微型产业园。
甲东镇开展植树活动。
扮靓镇村风貌“高颜值” 乡村振兴发展,生态宜居是关键。甲东镇持续抓建设,换新颜,使环境变干净、整洁、有序,全力提升乡村风貌,扮靓美丽圩镇“颜值”。 该镇不断加强人居环境整治,全力推进“明珠五号”和主干道风貌提升及环境整治攻坚行动,提升乡村颜值。去年以来,共拆除广告牌、街招、伸出墙体铁皮175处;清理门前乱堆乱放233处;清理路边砂土石、久置杂物堆55处;清理杂草、垃圾等66处107.5吨;整理三线108处;建立16个村(社区)垃圾收集点,打造建筑垃圾收集点2个。此外,该镇还建设完成桥头公园、蓝湾驿站、党建长廊、禁毒广场、七君子纪念公园等,修成桥头至莲花山5公里公路。 该镇把绿美生态建设作为推进“百千万工程”工作的重要抓手,凝聚各方力量参与乡村绿化工作,推动全镇上下逐“绿”前行,厚植和美乡村底色。去年共筹集绿美资金232万元,种植乔木26633棵、灌木7103棵;建立绿美管养长效机制,成立“党员护绿队”17支,设立“党员绿化岗”97个。该镇还着力培育典型镇村,树立振兴标杆,紧紧围绕典型镇“1+4+7+9+N”,高标准编制《典型镇建设规划》和长青、石清、洋美、新兴四个村的《典型村建设规划》,以村典型推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等,提高乡村整体品质。
甲东镇党员干部开展人居环境整治。
绘就幸福民生新画卷 甲东镇聚焦民生福祉,全力以赴办好民生实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项项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让民生福祉既有“温度”又有“质感”。 该镇坚持党建引领“入户联心”,推行“讲、看、听、问、帮”五字工作法,发动广大群众成为“百千万工程”的见证者、参与者和受益者。在推进“入户联心”活动中,全镇划分“微网格”428个,统筹基层党员、志愿者等多方力量856人作为联户人员。截至目前,累计印发联心卡18257张,走访群众11万户次,收集并解决邻里纠纷、巷道改造、五保低保申办等大小事件共315件;深化开展“入户联心”助力“百千万工程”、医保征缴、农乱整治、禁毒、“双反”、矛盾化解等重点工作。 该镇持续开展特殊人群帮扶救助工作。全镇现有540户困难家庭1737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219人享受特困人员供养金、61户133人享受低保边缘保障、9户49人享受支出型贫困家庭保障。此外,该镇进一步抓好抓实教育,补齐教育资源短板,利用深圳对口帮扶资金分别扩建洋美小学、岱头小学教学楼;成立甲东镇教育促进会,共筹集捐资400多万元,发展会员73名;联合该市教育局持续开展督学工作,推动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化、科学化和规范化。 民生保障得到全面加强的同时,该镇坚持抓安全,保稳定,着力维护社会平安新局面,切实加强宣传教育,全方位多举措做实做细各项措施,常态化开展消防、安全生产隐患、燃气、校园等领域风险排查,全力筑牢“多重防线”,确保安全生产工作长效常治。着力推进禁毒斗争,守护无毒家园。去年累计开展专项清查行动108次,出动人员5400余人,牢牢守住禁毒“五个不发生”底线;建立“双反”工作“四三三”四级联动机制,拟打造3个前线集结部和10个执勤点,已率先完成1个集结部和3个执勤点建设。进一步加强渔船监管,持续开展“清港清湾”专项行动,守护海洋渔业秩序。去年,该镇加大力度打击“三无”船舶,累计打击取缔“三无”船舶173艘。 汕尾日报记者 曾佳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