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过泉州的人都知道面线糊是泉州的传统小吃,其实在我看来面线糊应该叫米线糊才名副其实,因为面线糊就是用比米粉还细的米线加水熬制而成,再根据个人喜好添加各种各样的配料如:鱼丸,虾米,肉卷,香菇,油条,青菜,葱花等等。
春节期间我们到达泉州的第一餐就是在泉州西湖对面的一家小吃店吃了面线糊。这家店的面线糊是糊和配料分开算账的,一碗纯面线糊的价格再加上各种配料的价格,所以如果配料加得多价钱就会更多,我们要了几样配料,一算一碗就要25元了。但因为那家店的面线糊特别稀,吃了个底朝天肚子都没有一点饱涨感,好在从家里带了些糕点出来,拿了个板栗饼吃下去才有了饱的感觉。在这家店的这一餐让我们对面线糊没有任何好感,觉得还不如我们汕尾的鼎溜粿,我经常在新城路吃的鼎溜粿一碗才需要8元,大碗的也才需要10元,都吃得又好又饱。
没想到画风在第二天早餐时发生的突变。我们住的酒店提供的自助早餐蛮丰富,有各种各样的选择,面线糊是他们当地的特色,他们理所当然需要提供,这也是宣传他们传统美食的最便利的途径,而对于绝不放过美食的我来说当然得品尝啦。因为有其他的东西,所以我舀了小半碗,没抱太大的希望,纯粹就是品尝一下,(⊙o⊙)哇,一品尝却发现这才是泉州地道的面线糊,味道跟第一天吃的完全不一样,让我对面线糊的好感顿增。首先来说说这个糊,也是跟配料分开的,但糊煮的很稠,也不是纯米线糊,而是加了香料下去熬制的,能尝出来的一样香料就是胡椒粉,估计还有其他,反正特别稠特别香,不用放旁边的配料:猪肉(用生粉加配料炸过的再切成条状)和葱花都可以吃得很开心很满足。
由于第二天早餐的面线糊太诱人了,第三天的早餐我又毫不犹豫地舀了小半碗,但这次的糊做得没上次的稠味道也没上次的好喝,看来厨师做饭的水平也像大海的波涛那样起起伏伏。至此,我对面线糊的印象就停留在了第二天的那顿早餐里。总算没白来泉州一趟,地道的面线糊终于让我品尝到了。到当天中午我们在西街游逛时其他店的面线糊已经不入我的法眼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