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鼓励这里的孩子们努力读书,老生常谈了。读书为的不是别人,也并非单纯为了父母或家庭,读书仅仅是为了自己的未来,怎么能不全力以赴?我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既没有权势,也缺乏财富,未来的道路,注定只能依靠自己一步步去开拓。家庭无法提供人脉资源,也没有现成的生意门道可供借力,用句通俗的话说,既不能出来当官也没办法做老板,在这样的情况下,认真读书几乎是改变命运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我们和某些人有着天壤之别,那些人即便书读得不好,也丝毫不影响他们靠收租维持优渥的生活。要是家里有田产地租、铺面房子用于出租,经济来源稳定,或许还能有不读书的底气;要是家境富裕,能轻松安排孩子出国留学,或者有家族产业等着继承,读书与否似乎也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但可惜的是,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并没有这样的好命,既然如此,又有什么理由不好好读书呢?
在广东,高考的竞争尤为激烈,重点大学的录取率偏低,这对广东的学子来说,确实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公平。可也正因如此,我们更没有理由懈怠,反而应该以更加勤奋的姿态投入到学习中去,用汗水和努力去争取那有限的机会。
有些人总觉得自己不是读书的料,这其实是自我贬低的表现。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家长也在不经意间起到了负面作用。他们给孩子灌输诸如 “活得开心就好”“不会读书或者不想读书就不读了”“孩子不会读书或者不读书就不要逼他”“以后自己赚钱自己花” 之类的观念,这些话无疑是在怂恿孩子放弃读书。在他们眼中,读书仅仅是一项不得不完成的义务,甚至只是养育孩子过程中的一个普通环节,想着与其让孩子早早踏入社会,还不如在学校多待几年。这种短视的想法,很可能会让孩子错失改变命运的良机 。
在我们这片地区,官方应率先垂范,于全社会播撒尊重知识的种子,点燃求知的火焰,让学习的氛围如春日繁花,肆意绽放、馥郁满盈。
学校与家庭,作为培育人才的摇篮与港湾,更需牢固树立 “学习至上” 的理念,将其融入思想深处,化作切实的行为准则,以严谨认真的态度投身治学。
我们目标笃定且清晰:助力更多孩子踏入高等学府,继续深造。高考成绩哪怕仅提升一分,都是我们拼搏征程中的一座闪耀里程碑;每年多输送一名学子进入重点大学,地区的教育水平便如登一阶,向着更高峰攀登。我们致力于降低孩子进入大学,尤其是重点大学的门槛,源源不断地培养栋梁之材,他们不仅能在未来收获优渥的物质回报,更能充分实现人生价值,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磅礴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