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4年汕尾市常住人口数据出炉:2024年末,汕尾常住人口达270.11万人,较上年新增0.98万人。这是继2023年后,该市常住人口连续第二年实现正增长。这座现代化滨海新城正以独特的“活力密码”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前来工作、创业、定居、游玩。
产业引擎驱动人口集聚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人口增长数据反映了一座城市经济发展的“含金量”。2020年至2024年,汕尾GDP五年平均增速5.5%,居全省第一,2024年迈上1500亿元新台阶。
制造业是汕尾的“底盘”,提供庞大的就业机会。随着比亚迪电池研发基地、中船高端装备制造等136个湾区项目加速落地,汕尾已形成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海上装备、海洋牧场、食品加工等新兴产业集群,去年带来5万余个新增就业岗位,城镇登记失业率持续低位运行。
深汕合作拓展区比亚迪项目39天落地、华发集团70天建成度假酒店……“汕尾速度”正重塑产业版图,并缔造了连续4年在省数字政府改革建设评估中位居粤东西北第一的成就。
一座城市的营商环境究竟如何,归根结底要看企业“用脚投票”的结果。过去一年,汕尾市场主体呈现爆发式增长:登记在册市场主体数、新设企业数分别以11.9%和76.5%的增速领跑全省。今年前两月,两项指标更以104%和288%的增幅再创新高。
作为新晋旅游热门城市,去年,汕尾不但入选“春节假期城市入境深度游客量TOP20”榜单,还在暑期港人内地旅游最受青睐目的地排行榜和暑期“亲子游”热度飙升榜中排名全国第6,暑期、国庆接待游客量均创下历史新高。
幸福之城吸引人才安居
人才是城市发展的“第一资源”。从长远看,人口“流入”只是第一步,要想形成长期稳定的人力资本红利,还要做好“留住”文章。近日,汕尾启动“英才来汕”安居计划,为来汕尾求职的大学生及各类优秀创新创业人才提供15天免费住宿、人才周转房、最高30万元人才房票等全链条优惠住房政策,以真金白银破解人才“无房忧”。
交通、生态、医疗、治安……过去几年,汕尾在这些方面投入巨大,每一项都事关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01交通方面 厦深、广汕高铁构建“1小时湾区生活圈”,在建的梅汕高铁、汕湛高铁将在未来形成“米”字形铁路网,深汕西改扩建工程等119公里路网建设,让“双城生活”成为可能。去年,汕尾站客流量屡破新高,累计到发旅客851.4万人次、增长56.6%。
02生态方面 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汕尾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全省十连冠,国省考断面优良水体100%达标,黄江河入选全省美丽河湖案例。滨海大道西海洋绿美长廊、品清湖南岸碧带等工程,将300公里海岸线打造成生态画廊。
03医疗方面 家门口看名医不再是梦。目前,汕尾拥有3家市属医院、1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多个公立医院门诊部。深汕中心医院以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为牵引,与陆丰市和红海湾经济开发区分别共建人民医院,与11家基层医疗机构开展5G远程诊疗。深汕中医医院一期项目门诊楼、住院楼完成封顶,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托管运营深汕中医医院和汕尾逸挥基金医院“一院两区”。
04安全方面 安全是城市发展的根基。从过去被误解的“天上雷公,地上海陆丰”,到如今在全省率先实体化设立市、县、镇三级社会治理中心,汕尾积极推动全市平安建设工作从被动保平安向主动抓平安转变,连续4年刑事治安警情数处于全省低位,粤平安指数持续保持全省第一梯队。 当“奔向海陆丰,人生更成功”的城市宣言遇见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的浪潮,汕尾正以人口“净流入”印证发展“高质量”,在南海之滨续写活力新章。
来源|南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