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查看: 2521|回复: 0

[论汕尾] 有时候我都不知道要怎么说他们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前天 19:51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汕尾的市井街巷间,不少担任“买手”角色的人,对商品连最基本的认知都十分匮乏,这使得他们在消费过程中极易落入骗局。


一些骗术可谓简单粗暴。比如,有人把鸡场批量饲养的鸡所下的蛋,随意丢在草堆上,便信誓旦旦地宣称这是农家鸡产下的草鸡蛋,一枚售价两元。令人咋舌的是,居然有不少人深信不疑。而相较于这类低级骗术,更隐蔽的骗局出现时,这些人同样不加分辨,不仅心甘情愿地大把掏钱,即便旁人指出问题,他们还会竭力维护自己的错误判断。


以服装为例,一件在普通店铺仅售四十元的衣服,一旦被挂进装修高档的店面,价格瞬间飙升至一百八十元。消费者买下后对比,才发现二者毫无差别。可即便如此,他们仍会自我安慰道:“我买的这件,质量肯定更好。”面对这番言论,我也只能笑着敷衍:“对对对,您说得都对。”


再看看食用油售卖现场,有人推出一台所谓的花生榨油机。五十斤一袋的花生,仅消耗了三分之二,竟神奇地产出几十桶,每桶重达十斤的食用油。汕尾的部分消费者,仅仅看到现场榨油的场景,便不假思索地纷纷抢购。暂且不提五十斤花生究竟能榨出多少油,单是这种甘愿被哄骗的消费心理,若还称他们懂生活,简直是对“生活”二字的亵渎 。


在市场交易的大环境中,有这样一群令人匪夷所思的消费者,他们似乎对受骗有一种奇特的偏好,反倒对诚实守信的商家嗤之以鼻。在街头巷尾的买卖往来里,诚实经营的理念,竟成了商家拓展生意的阻碍,这实在令人唏嘘。


有些商家仅仅靠几句虚假宣传,或是夸大其词的话术,就能引得众多消费者蜂拥而至、竞相抢购。作为同行,或是同样在市井中谋求生计的一员,很多时候即便看穿了这些骗术,也不敢轻易拆穿。因为一旦戳破骗局,不仅可能招来麻烦,还会破坏原本的市场“潜规则”。于是,只能眼睁睁看着那些消费者被骗子牵着鼻子走。


目睹这一现象,内心五味杂陈。一方面,为这些消费者的愚昧感到悲哀,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沦为骗局的受害者,还浑然不知;另一方面,又觉得他们的行为十分可笑,轻易就被虚假宣传迷惑,对显而易见的真相视而不见 。

楼主热帖
[三唯论点] 离开这里去外面多看看世界
[三唯论点] 有时候我都不知道要怎么说他们了
[三唯论点] 谁说小本生意赚不到钱了?
[三唯论点] 了解一下这样的一群孩子
[三唯论点] 我觉得买东西只知道要便宜的,好可笑
[三唯论点] 古之少年意气,今之青春何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