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查看: 10788|回复: 0

[论汕尾] 深圳为什么选择汕尾不要河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深圳为什么选择汕尾不要河源?一言以蔽之,深圳本土开发强度突破50%警戒线,而深汕合作区可利用土地是前海的18倍。当河源能提供的开发空间仅相当于深汕的1/5,深圳的选择早已注定——宁要468平方公里的星辰大海,不要100平方公里的锦上添花。
在区域协同发展的浪潮中,深圳与汕尾的深度合作格外引人注目。为何深圳在区域合作时选择汕尾,而非河源,这背后有着地理位置、产业协同和政策创新等多维度的考量。
汕尾49.png

从地理位置和空间资源来看,汕尾具有独特优势。汕尾处在粤港澳大湾区最东端,与深圳地理距离较近,为两地开展紧密合作提供了天然的区位优势。同时,汕尾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绵长的海岸线,这为深圳产业转移和拓展发展空间,提供了广阔的承载平台。相比之下,尽管河源积极融入“融湾”“融深”,构建了较为完善的交通网络,但地处山区的地理特征,使其在土地资源和空间布局上,难以与汕尾相媲美,限制了大规模产业转移和开发的潜力。
汕尾51.png

产业互补和协同发展,是深圳选择汕尾的又一关键因素。近年来,深圳与汕尾通过共建产业合作园区、出台招商政策,在产业协作上成果丰硕。汕尾创新岛的设立,形成了“研发设计在深圳、转化落地在汕尾”的创新生态,有力推动了两地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与此同时,深圳助力汕尾提升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水平,打造菜篮子基地,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实现了全方位的帮扶协作。反观河源,虽然也在积极承接深圳的产业转移,吸引了中兴通讯等企业落地,但在产业协同的紧密程度和多元化方面,与汕尾和深圳的合作仍存在一定差距。
汕尾47.png

此外,政策创新和体制机制优势,为深汕合作注入了强大动力。2011 年设立的深汕特别合作区,作为“飞地经济”的改革试点,在管理权限、财政体制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形成了深圳、汕尾两市政府高层领导小组决策,特合区管委会管理,建设开发公司运营的三层管理构架,极大地激发了合作区的发展活力。而河源在探索“深河特别合作区”的过程中,仍处于机制完善和模式创新的阶段,尚未形成像深汕特别合作区那样成熟且高效的合作模式。
汕尾48.png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深圳与河源的合作无足轻重。河源凭借优美的生态环境、便利的交通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部分深圳企业投资兴业,在农产品产销等领域与深圳的合作也不断深化。但综合来看,深圳选择汕尾作为深度合作对象,是基于对地理位置、产业协同和政策创新等多方面因素的全面考量,这一选择不仅推动了两地的高质量发展,也为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成功范例 。


楼主热帖
[三唯论点] 深圳为什么选择汕尾不要河源?
[三唯论点] 做官不贪能行吗?
[三唯论点] 校服380元,可以还价到80元,这校服含水有多
[三唯论点] 需要大力挖掘海陆丰历史人文资源
[三唯论点] 新任官员,要主动接受监督,走稳走好履新“赶
[三唯论点] 全力抓好专项整治,防范安全事故发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