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汕尾市城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区人大代表庄严按下表决键,10项社会关注度高、群众迫切期盼、影响力大的民生实事项目新鲜“出炉”。这些项目将在今年有序推进,持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汕尾市城区2025年十项年度民生实事,看看哪些与你密切相关!
推进就业服务平台搭建,提供就业权益保障
扶持高校毕业生求职创业补贴及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和政策宣传活动;新建标准化就业驿站,满足劳动者政策咨询、求职登记、职业指导、岗位推荐等就业服务需求,为用人单位提供用工需求登记、政策解读与指导、直播带岗、线下招聘等对接服务,提供就近、灵活、便民的求职招聘等公共就业服务;建设“骑手之家”“小哥驿站”等多功能室,进一步加强对快递、外卖小哥等新就业群体的关爱凝聚,推动新就业群体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助力基层治理。
推动优质教育均衡发展,落实教育资助
帮扶政策全力开展义务教育学位供给保障行动,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2所;全力开展初高中学位供给保障行动,用于加固海滨小学教学楼,加固后回迁海滨小学的学生,作为海滨小学临时教学点的田家炳中学教学楼可继续招生;提高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补助标准,保障困难学生受教权利;提高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生均经费标准。
提高特定群体补贴标准,保障特定群体生活需求
保障农村低保标准占城镇低保标准的比例、城乡低保补差水平均不低于现行水平;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不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6倍;提高特殊儿童群体基本生活保障;提高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
加强基本养老服务供给,提升养老护理能力
升级改造城区社会福利院,增加养老机构养老服务床位150张,进一步解决目前养老机构服务床位不足问题,较好地满足本地区特困人员及社会老年人的入住需求,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养老服务;推进养老机构公建民营运营服务工作,强化政府供养服务对象(特困人员)兜底入住保障,扩大对本地区失能、失智和高龄社会老年人开放,满足入住需求,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质、完善、安全的服务;继续推进幸福长者食堂运营,满足特殊困难群体助餐服务需求,增进老年人福祉。
开展食药农产品检测,筑牢安全防线
围绕重点区域及重点场所,重点加大对群众日常消费量大、关注度高、风险程度高的食品监管力度;购买第三方快检服务,采购快检设备和快检试剂,组织开展快检工作宣传活动,新增建立农产品快检室,继续开展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工作;围绕零售药店和医疗机构等场所,全面排查药品安全风险隐患,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定量抽检(包括例行抽检、监督抽检),排查农产品风险隐患,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开展出生缺陷筛查行动,优化生育支持政策
为孕妇免费提供产前筛查及为新生儿免费提供出生缺陷筛查。
改善生活生态环境,提升安居宜居保障水平
通过对大伯坑垃圾填埋场进行生态治理工作,促进当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增强居民生活幸福感;完成6个老旧小区升级改造的竣工收尾工作和10个老旧小区升级改造的开工建设工作,改善当地人居环境,提高社区整体形象,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人民生活幸福感。
完善交通设施,保障群众安全便利出行
建设四个立体停车场及充电桩等配套设施,改善群众出行环境,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实施8.513公里X131线宝楼经民群至民进单改双公路项目,满足群众出行需求,保障群众出行安全。
推进文旅建设,丰富群众美好生活体验
升级改造凤山片区基础配套设施,丰富周边居民人居环境,增强居民幸福感,传承发扬传统文化,打造旅游景点,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周边居民收入;升级改造新港现代文化旅游基础配套设施,有利于培育新港街道农文旅产业品牌,优化旅游配套服务,助力新港街道乡村旅游事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增加周边居民收入;打造捷胜现代休闲农业和文化旅游建设项目,有利于培育捷胜农文旅产业品牌,促进文旅融合发展,助力旅游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周边居民收入。
完善渔港设施,增加居民收入
推动捷胜现代三级渔港建设工程,发展成为集生产、补给、交易流通为一体的现代化渔区,将渔港打造成集避风、装卸、加工、交易流通和补给服务于一体的综合体,改善渔民生产环境,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居民收入;启动马宫现代化渔业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有利于汕尾加速推动融入大湾区建设,拓宽汕尾渔业经济发展新渠道与新空间,最大化发挥全省建设渔港经济产业集群的枢纽战略地位作用,同时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居民收入。来源:南方+记者 彭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