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订婚强奸案二审判决的余波,在社会舆论的湖面上掀起层层涟漪,也让无数人开始重新审视婚姻这一人生大事。一时间,婚姻的本质、价值与观念,成为大众热议的焦点。在此期间,有网友好奇地询问我家乡的婚姻习俗,这一问,恰似打开了记忆的闸门,让我得以细细诉说那一方土地上纯粹而美好的婚恋图景。
在我们这儿,“亲家”二字承载着沉甸甸的真挚情谊,绝非如冰冷的交易场般充满算计。儿女的婚姻,是以真挚的感情与纯粹的爱情为基石,如同精心搭建的房屋,每一块砖都浸润着爱意,而非用金钱堆砌的空中楼阁。当一对璧人决定携手步入婚姻殿堂,他们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满心都是如何经营好属于彼此的小日子,从未将离婚及后续保障当作婚姻的预设选项。这里没有令人疲惫的攀比之风,始终坚守着纯洁的婚恋观,传承着古朴而珍贵的婚姻文化。在我们的认知里,婚姻是神圣的结合,绝非买卖女儿的交易。正因如此,我也满心好奇,想要听听外地人眼中真实的婚恋现象究竟是怎样的。
一位江某省的网友向我讲述,在他们当地谈婚论嫁时,“见面礼”动辄五万八万;“彩礼”更是二十万起步,此外,“上车礼”“下车礼”“改口费”等名目繁多,三金、五金、车子、房子等物质要求一样不少,仿佛是一场精心筹备却充满压力的物质比拼。或许这样的情况在全国不少地方都普遍存在,只是各地在金额和具体要求上有所差异。而来自另一个省份的网友则提到,他们那儿的彩礼大约在两万元左右,虽然也有其他物质要求,但相对温和,不会给双方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倾听了众多网友的分享后,我愈发觉得家乡的婚姻观念宛如浊世中的一股清流,纯净而端正。在这里,没有因贪图高额彩礼而滋生的势利眼,没有令人厌烦的攀比之风,民风淳朴得如同未经雕琢的璞玉,一尘不染,也未曾被外界的浮躁风气所侵蚀。我们小心翼翼地守护着婚姻这片净土,这不仅是广东的风俗,更是海丰人世代传承的精神瑰宝。在我们这儿,那些在女儿出嫁时,为了彩礼、礼品而斤斤计较、讨价还价的行为,会遭到众人的耻笑与唾弃。因为我们深知,婚姻的珍贵在于感情的交融,而非物质的交易,我们绝不愿将家中的女孩当作商品般讨价还价。
对于外省那些高额彩礼、繁杂婚俗以及婚闹、拦婚车等现象,我是从头鄙视到脚,从脚又鄙视到头的。更令人无奈的是,有些人将卖女儿、借婚姻敛财的功利目的,用“彩礼只是考验男方的态度”“彩礼要得多是女儿将来的保障”等看似合理又十分可耻的借口加以粉饰。这看似冠冕堂皇的理由背后,实则隐藏着令人痛心的价值观扭曲,既可悲又可笑,更让人感到气愤。在对待婚姻这件人生大事上,我们有足够的底气坚持自己的原则,也有理由对那些错误的观念说不。而在家乡,婚姻是两个家庭因爱结合的美好见证。彩礼不高,也没有五花八门的杂费,当小两口喜结连理,双方家庭都会送上真心的祝福,并在生活中给予切实的帮助。大家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助力这对新人携手走向幸福美满的未来。坚守正确的婚姻观念,守护纯粹的婚恋净土,这不仅是对传统的传承,更是对美好爱情与幸福生活的不懈追求 。
那些外省令人咋舌的高额彩礼,以五花八门的理由索取红包、刻意刁难男方的做派,还有凭空杜撰、动辄数千上万的各类“礼节”费用,何尝不是一场对婚姻神圣性的公然亵渎?婚姻本应是两颗心的真诚相拥,却在这般利益纠葛中沦为明码标价的交易;传统婚俗里蕴含的美好寓意与温情脉脉,被金钱至上的冰冷规则践踏得支离破碎,这哪里是传承文化,分明是对传统文化的无情戕害与遗忘。
当婚姻被异化为利益交换的筹码,那些沉溺于索取的人,何尝不是在亲手撕下遮羞布,将自己的短视与贪婪暴露无遗?这不仅是对自身人格的贬损,更是家庭教育缺失的赤裸写照——在金钱堆砌的虚幻“保障”里,丢失了为人处世的根本,如同无根之木在风中摇晃,似无魂之躯徒留逐利的躯壳,可悲又可叹。所幸的是我们海丰汕尾能坚守得住婚姻的那一方纯洁之土,是为难得的伟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