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市民网-客服 于 2025-4-30 14:55 编辑
指导单位 海丰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海丰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 海丰县博物馆
展览时间 2025年4月29日—5月10日
展览地点 海丰县博物馆一楼流动展厅
前 言 为深入践行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赓续红色基因、凝聚文化力量,特举办“东方红城 翰墨飘香”郑义标书画作品展。
海丰是承载革命荣光的“东方红城”,红色血脉深深根植于这片热土。郑义标先生作为本土书画家,其创作扎根海陆丰人文沃土,以笔墨抒写革命历史、自然风物与乡土情怀,其作品兼具传统意蕴与时代审美,既是文化传承的生动实践,亦为城乡发展提供精神滋养。
书画艺术是助力“百千万工程”的独特载体。本次展览以书画艺术为纽带,融合红色精神与时代气象,旨在通过文化赋能助力城乡协调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艺术活力。以三大路径赋能发展:一是以艺术为媒,推动文旅融合,通过书画展示海丰红色资源与生态魅力,吸引外界关注;二是以美育为桥,深化公共文化服务,激发群众共建家园的文化认同;三是以创作为基,培育本土艺术品牌,促进文化产业链延伸。我们期待,这场展览能架起艺术与民生的桥梁,让笔墨丹青化作城乡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以此次展览为契机,共绘海丰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郑义标,号三尺斋,广东海丰人。现系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中国画学会会员,民盟中央美术院广东分院理事,汕尾市书法家协会监事长,汕尾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汕尾画院书法艺委会副主任,海丰县书法家协会秘书长,海丰县书画院副院长,海丰县硬笔书法协会副主席,海丰县美术家协会会员等。
2014年作品《渔家傲》获“广东省首届美术与设计教师作品双年展”银奖(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办);2021年作品《长松郁郁静无尘》入展“首届‘倪云林’全国美术作品展”(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2023年作品《南山秋晚》入展“轩辕情 中国梦”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2024年作品《草木自馨》入展“潇湘风华——中国山水画作品展”(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等。书画作品多次在国家级、省级、市级等刊物发表,多幅作品被国家级、省级等各级机构收藏。
[color=rgba(0, 0, 0, 0.9)] 红场[color=rgba(0, 0, 0, 0.9)] 97cm[color=rgba(0, 0, 0, 0.9)]×[color=rgba(0, 0, 0, 0.9)] 60cm[color=rgba(0, 0, 0, 0.9)]
[color=rgba(0, 0, 0, 0.9)] 纸本设色[color=rgba(0, 0, 0, 0.9)] 2025年[color=rgba(0, 0, 0, 0.9)]
[color=rgba(0, 0, 0, 0.9)]
有趣的灵魂——郑义标印象 文/陈映欣
海丰是我的第二故乡,我经常会回到这里,跟学生、画友们一起写生、喝茶、吹牛皮。每次参加活动,也总会有年轻人上来打个招呼。我有脸盲症,老记不住人,很长一段时间,对于郑义标我总是人跟名字对不上号,只记得他好像长着一张总是灿烂的笑脸。直到在县里一个展览上见到他的画和人同框,才算真正认识。他令我真正印象深刻的是:2019年我在华南植物园有个小个展,义标和一些画友从海丰赶来捧场,他在展厅外海报前来了一段“艳舞”,录了视频发在朋友圈。那“妖娆”的舞姿,灵活的身段,着实令人惊诧,让我见识了他有趣的一面——于我而言,一个人“有趣”与否是至关重要的。
义标写书法,也画山水,近年参展获得了不俗的成绩。相对于他的成绩,我更注重作品的趣味性,即是否“好玩”,是否打动人。我觉得他的书法和山水,好像在探索两条不同的路数:书法追求法度严谨,山水注重野肆放逸。书法方面我算不上有啥深入研究,未敢评判,只知道他早年浸淫于各体碑帖,早已能自由出入其间,创作起来得心应手,方正之外能别出机杼,紧中有松、方中见圆。
相对于书法的苦心经营,他画起山水来仿佛轻松畅快的多。
义标的山水画与其舞姿一样,令人耳目一新,有“惊艳”之感。我说“惊艳”,并不是说他有多着意笔墨的高超,或者画面结构的奇妙复杂。他的很多作品,画面中只有寻常无奇的景物,荒疏的笔触,简洁的构成,平面化的空间布局,清淡的设色,奇妙的是,这几样看似不起眼的因素重叠在一起,却产生了神奇的化学反应,生成一个炫目、丰富的境界:山非山,树非树,山亦是树,树构成山;线非线,形非形,线亦是形,形构成线;平面里,现空间;寻常处,见奇倔!动中寓静,险中有稳,跃动的笔触,呈现的却是一个安静的境界。
在义标的画里,总能见到路。这些路既是画面的气口,也具备某种隐喻的意义:有了路,就有奔头,有了路,就能到达更远的远方。 愿义标的作品更“有趣”,走的更远!
乙巳谷雨急就于红海湾畔
龙喷须瀑布 97cm×60cm
纸本设色 2025年
废纸三千,中得心源 文/林景南 昨夜,与同窗小酌,兴至酣处,标弟遣使相告,欲付梓其书,嘱余为序。余自惭才疏,恐负所托,然念及忘年之交,抬爱有加,固辞不恭,乃勉力为之,权作引玉之砖耳。
艺海茫茫,追光者众。标弟于书画之道,执着耕耘数十载,硕果累累。其作深植南粤沃土,海丰,史悠韵厚,文脉绵长,为其创作源泉,灵感汩汩不绝。其深知书道浩渺如沧海,邃密若渊薮,自经典法帖入手,朝夕揣摩张迁、李壁、张景、礼器、乙瑛、石门铭、张猛龙诸碑,临池不辍。然其师古而不泥古,广撷众长,熔铸己意。隶之蚕头燕尾,楷之端严整饬,行之流畅灵动,皆悉心参透,务穷其奥。
观其书作,诸体咸备,气韵贯通。《彭湃故里》《东方红城》笔力遒健,尽显红土豪情;《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节选》则见其于书论钻研之深;《李颀琴歌》《李清照渔家傲》融辞章之雅与书艺之妙,寄幽情于古典。观者既赏翰墨之美,亦悟典籍之精。其书线条刚柔相济,布局疏密相生,虚实互映,和谐中见变化,规矩内显奇崛。
标弟素擅书画,双艺并臻,尤工山水,敷色明丽,别具韵致,复融个人对自然、生活之独见,自成一格。其国画承古萌新,尽展丹青妙谛。《长松郁郁静无尘》《南山秋晚》《草木自馨》等作,笔苍墨润,境幽意远,文人画之清雅风骨跃然纸上。以纤毫之敏,运墨之灵,摹写山川静谧、风物清嘉,观者展卷,恍若身临林泉,暂忘俗世纷扰。此番所作,多取海丰人文风物为题材。《红场》绘革命圣地,庄肃热烈;尽现红场之威仪神圣,赓续红色薪火,令后人追思往昔峥嵘岁月;《赤山约农会》回溯历史,笔挟风云,带观者重返沧桑故地,致敬前贤。《绿美新山》《顾莲幽径》《梅园通幽》勾勒生态和洽之景,毕现于尺幅之间。《大美湿地》《圆箖玉米地》《春耕》状写田园诗意,尽显乡土生机,寄寓美好期许。
标弟艺臻妙境,复怀弘道之心。投身杏坛,倾囊相授,培育桃李无数。执教之际,不仅传授笔法墨韵、构图设色之技,更重涵养弟子艺术襟怀,陶冶审美情致。在其悉心栽培下,门生后学于书画赛事中屡获殊荣,渐成艺坛新锐。 溯其艺术造诣之成,皆源于赤诚之爱、执着之求。数十载间,常怀敬畏,孜孜矻矻。无论繁华市廛,抑或静谧乡野,皆凝神察世,将生活妙谛、自然灵韵融于笔端。其治艺秉持“温故知新”之道,精研古法,大胆革新。又广结艺林同道,切磋琢磨,取长补短。历年所获嘉奖荣誉,皆为艺林同侪、学界耆宿对其造诣之盛赞,亦为其耕耘之明证也。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天下之事,贵在有恒。标弟自蒙学始习书画,步步踏实,始终如一。“言为心声,书为心画”,书画之道,乃修身之途。标弟摒除外物之扰,融精气于笔墨,臻于人书合一、物我两忘之境。
方今新世,文化之力日显其重。今兹书画集付梓,乃海邑艺坛幸事,非独为标弟艺术成就之总结,更为书画同好辟研习交流之所。愿诸君展此集,领略标弟笔下墨韵丹青之妙,体悟其艺术生涯之精彩。寻得心灵之慰藉、情感之共鸣。“废纸三千,中得心源”,祝标弟艺途路上,步履愈健,佳作频出,再谱新篇。 二0二五年四月于一耕斋
赤山约农会97cm×60cm 纸本设色2025年
丹青问道
文/谢汉仁 在岭南文化的沃土上,海丰这座浸润着红色基因的千年古城,正以笔墨丹青书写新时代的文化华章。郑义标先生以书画双修之姿立于当代岭南艺坛。其笔端流淌着渔舟唱晚的涛声,墨色晕染着莲花叠翠的山影;于红墙烽火中镌刻革命史诗,在绿野炊烟里勾勒诗意家园。这种植根传统技法、彰显地域特质的艺术实践,不仅赓续千年文脉,更以创新性转化激活传统文化的当代生命力,为"百千万工程"注入深沉的文化动能。
书画同源的千年命题,在郑义标的艺术实践中获得崭新诠释。以书入画,非止于笔法互鉴,更在将书道之简静化入丹青气韵;以画入书,不囿于形貌取法,重在将画境之空灵铸就翰墨风骨。观其创作,可见篆籀笔意与水墨氤氲共舞,魏碑骨力同色块构成交响。这种突破媒介藩篱的艺术探索,暗合中国艺术"技进乎道"的哲学追求,在解衣磅礴间达成"超以象外"的精神超越,使传统书画升华为承载东方美学精神的综合载体。 近年郑义标于国画创作精进尤显,山水格局中可见宋元风骨与现代精神的奇妙交融。《长松郁郁静无尘》取法宋人全景式构图的雄浑气象,融汇元人写意笔墨的萧散逸趣:篆籀圆笔勾勒山形如铁,宿墨苍润晕染云气若蒸;魏碑筋骨撑起峭拔峰峦,敦煌藻彩点染斑斓秋林。至若《草木自馨》系列,传统山水的生长韵律与现代工业的构成美学相激荡,铁线银钩间机械美感暗涌,恰似岭南大地在传统与现代间的诗意栖居。
创作者更以东方智慧重构时空维度:《渔舟唱晚图》中,"三远法"与蒙德里安式构成相参,几何块面间气韵流转,垂直分割里乡愁隐现;《南山秋晚》多维透视的视觉革命,既是立体主义的当代演绎,亦是游子对故土的精神皈依。尤值称道者,其独创的"地质皴法"——以油画堆叠肌理为岩层,以鸡毛笔触作年轮,枯润浓淡间铭刻海陆丰大地的文化密码,堪称水墨语言的时代转译。 郑义标的艺术突围,已然突破传统书画的审美疆界。他将"可游可居"的山水意境升华为"可思可辩"的智性空间:《大美湿地》中斑驳的墨色阶谱,既是对水墨技法的突破,亦隐喻城乡融合的复杂肌理;《红场》里炽烈的色彩碰撞,既是表现主义的激情迸发,更是红色记忆的当代觉醒。这种将理性观察注入感性表达的创作范式,使每幅作品都成为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微观标本。
值此"百千万工程"全面推进之际,郑义标书画展的举办,不仅彰显海丰本土艺术家的文化自觉,更以创造性实践回应传统艺术参与当代建设的时代命题。这些凝聚着历史基因与现代意识的翰墨华章,恰似一江春水,既映照千年文脉的粼粼波光,更奔涌向文化创新的浩瀚海洋。我们深信,这场传统与现代的美学对话,必将为岭南文化的创新发展注入澎湃活力。 是为序。
茶园春色 100cm×80cm 纸本设色 2025年
梅园通幽 97cm×60cm 纸本设色 2025年
故园新绿 97cm×60cm 纸本设色 2025年
青山叠翠渔歌远 100cm×60cm 纸本设色 2025年
顾莲幽径 69cm×69cm×4 纸本设色 2025年
大美湿地 100cm×65cm 纸本水墨 2025年
联安围红树林 69cm×69cm 纸本设色 2025年
空山悦耳 69cm×69cm 纸本设色 2025年
春耕 43cm×60cm 纸本设色 2025年
圆箖玉米地 50cm×60cm 纸本设色 2025年
岁月如歌 50cm×60cm 纸本设色 2025年
水鸟之乡 70cm×70cm 纸本设色 2025年
湿地 56cm×15cm 纸本水墨 2025年
长松郁郁静无尘 220cm×143cm 纸本设色 2021年
南山秋晚 210cm×143cm 纸本设色 2022年
故园热土 220cm×143cm 纸本设色 2024年
草木自馨 220cm×143cm 纸本设色 2023年
晓来风细 220cm×143cm
纸本设色 2024年
东方红城 46cm×46cm 书法 2025年
彭湃故里 46cm×46cm 书法 2025年
李颀琴歌 138cm×68cm 书法 2025年
苏东坡上梅直讲书 103cm×22cm 书法 2025年
陆象山语录 140cm×9cm×2 书法 2025年
辛弃疾青玉案 98cm×46cm 书法 2025年
虞世南笔髓论一则 98cm×46cm 书法 2025年
王维诗一首 69cm×69cm 书法 2025年
黄公望题画诗一首 46cm×46cm 书法 2025年
曹操观沧海 69cm×69cm 书法 2025年
杜甫诗二首 69cm×69cm 书法 2025年
杜甫春夜喜雨 46cm×46cm 书法 2025年
陶渊明诗二首 139cm×54cm 书法 2025年
李清照渔家傲 139cm×50cm 书法 2025年
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节选 178cm×88cm 书法 2025年 |